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筆者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到成功的甘甜。
一 班干部的選擇與培養
由于初一新生間不熟悉,所以筆者讓每人寫上自己的興趣愛好,再在班級中自我介紹,從中選擇最初的班干部8名。經過一個月再由學生投票選舉,教師權衡確定。這樣做的好處有:既讓班干部有了群眾基礎,又為今后的工作帶來便利,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分配好班干部的職責后,筆者就可以很放心地讓他們去管理。但過了不久后發現,學生畢竟還稚嫩,有許多東西如果不指導,就不可能完成得好。如衛生監督力度不夠,總有死角存在;平時班級的紀律,連有些班干部自己也會違反。這些問題使筆者認識到,僅分配班干部完成任務是行不通的,還要制訂一系列班級規章制度。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干部有“法”可依,執行時才能更加明確。同時,筆者在與班干部的交流中,鼓勵他們做得好可以參加各類先進評比,也可鍛煉自己的能力,以此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真正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班主任對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還應該進行教育和培養。筆者經常教育他們培養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當然,選出的班干部畢竟不是完人,因此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時候。對班委會的工作要經常檢查,而且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既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將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給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筆者還堅持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訂計劃及具體措施,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并加以改進,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是非,及時阻止同學中的不良行為。而對班干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筆者決不姑息,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并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
二 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培養優良班風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要組織一個成功的班級,班主任首先要選擇一些品學兼優、責任心強、樂意為同學服務的學生擔任班隊干部進行培養和教育,使之成為同學們的榜樣,帶動其他同學不斷進取,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班風。作者的做法是:
第一,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道德素質教育。
第二,運用典型事例進行表揚和批評。
第三,組織好班會,要在班干部中首先形成一股良好的氛圍。
三 學習能力的培養
從初次接觸學生,筆者就嚴格要求他們能自主獨立地完成作業,并利用學優生與學困生結對子,每四人形成一個學習小組,互幫互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能開拓思維,鼓勵小組討論發言。這樣既鍛煉了內向學生的口才,又使成績優異的學生有了發揮的空間,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對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應有一顆寬容心。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是班級工作的重點。
首先要關心愛護學生,再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強集體觀念,培養高尚情操,形成一個遵守紀律、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集體。很多學生在小學時是各個班級的“問題學生”,除了具有一般學生所表現出生理和心理特征外,還具有品德行為偏常、普遍存在厭學情緒,甚至有嚴重違紀的表現。他們對正面教育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個性心理特點表現突出,如孤僻、易沖動、自暴自棄等。在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有的放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整個過程中都要有顆寬容的心,信任、關愛學生。
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來自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中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少數的班主任以“不出亂子”、“不出事”為目標,采用“盯、嚇、壓、罰”等方式管理班級,這樣持續下去只能使問題學生的神經繃得更緊,萬一有某件小事處理不及時可能會引發大亂子。所以,對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完成這項任務時,要先選擇突破口。品德行為偏常是問題學生的主要特點。除了實施一般的教育外,筆者特別強化了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養成教育,從培養他們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做起,從培養他們懂得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做起。在教育要求上,不求過高,但求具體。通過建立班級公約的辦法,約束每個人的言行。通過建立落實紀律要求的班級評比,約束集體行為。
其次,培養專業興趣。問題學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來自學習上的障礙。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存在厭學情緒,對學習有強烈的逆反心理。經了解,不少學生的數學知識僅停留在小學低年級水平。有的學生說,“只要不讓我學習,讓我干什么都行”。多數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時,就明確提出是讓孩子來拿畢業證的,沒有更高的奢望。對問題學生要適當降低學習要求,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他們增強自尊心,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會讓他們的學習逐漸步入正軌了。
總之,班級的管理需要抓好突破口,班主任要用細心、耐心、虛心、忍心、愛心和良心竭力培育,功夫才會不負有心人。在做班主任這半年來,筆者深刻體會到:做好班主任最主要、最關鍵之處即“勤”——勤入班、勤巡視、勤談話、勤蹲點、勤陪讀。總之,勤能補拙。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