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人才,職業教育是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而職業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存在著較大的誤區,職業學校面臨著巨大的招生和就業壓力。面對生源質量的日益降低和社會對人才的高要求,不少職業學校的教學工作陷入迷途。面對這種情況,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管理應注重對教學環境的優化以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 職業學校要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也是傳遞社會經驗并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具有促進人類發展、社會發展和選擇的功能。中等職業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最大限度地實現上述三種功能。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及構建教學體系的基本原則是使學生有能力勝任職業工作崗位現時的要求,適應職業未來的需要,并為發展學生的個性以及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創造條件。職業學校教師應明確認識到高素質創新人才除了要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和優化的能力結構外,還應有全面的優良素質。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時候,要給學生必要的自由時間和空間,使其能夠充分發揮想象,發展才能,開發潛能。
二 職業學校要優化辦學模式
2001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發展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逐步形成大眾化、社會化的教育體系。”面對如此的大好形勢,職業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應以此為契機,在辦學模式上進行合理優化。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動力
情境的創設,總的來說,可分為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兩大類。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因為知識是無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思維、教方法才是根本的舉措。教師應積極營造濃郁的求知氛圍,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學生提供一個創造性發揮智慧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良好的文化環境下學習生活。
2.增強教學評估的全面性
我國傳統的教學評估、學習評價只注重于教師講學生聽,不關心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分析和評判,不注重學生的見解和意見。因此,在學生評價體制上,應實行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制度,實行學分制,進一步完善和推進學分管理模式的改革,變單一的課程成績評價為綜合素質評價,在學生的評價體系和標準中要體現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導向和過程。學校應有計劃地在內容標準方式上對現有的考試模式進行改革。如獎學金制度、綜合素質測評等制度都要進行相應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培育創新人才的需要。總之,要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考查。
3.優化課程結構
學校應積極優化專業和課程結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及時地調整學生專業、課程的知識結構和課程設置,積極增加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新專業,使人才的知識結構更加合理。例如,學校還可制定校本教材和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有關教材。同時,增強學生選擇的針對性與靈活性,實行更為靈活的學分制。
三 職業學校要打造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學生行為的榜樣。創新教育中,教師發揮主要的作用。沒有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就難以培養出創新型的人才。
1.教師要有創新的教育觀念
教育目標的實現是通過教師來完成的,一支理論水平高、操作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礎。愛因斯坦說過:“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教育觀念,要以學生為中心,不能只注重于教材的講授,更要注重于學生能力、智力、情商的教育。
2.教師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
中專傳統的教材,強調知識性,著力于把最成熟最正確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自然是重要的,但在今天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遠遠滿足不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教師應強調教材的理論性,但對教材的全面要求,又必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踐的訓練。創新型人才,都是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發展成長并取得成果的。
四 職業學校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激發興趣
一個民族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學術自由是創新人才成長的必備的社會環境條件,壓抑的學術環境會阻礙學生的創造,也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每個學生的特長、個性、愛好、志向和興趣各不相同,而且學生的志趣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應該給學生不斷選擇的機會和自由,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發揮自己特長的專業方向,選擇最佳的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
2.強化實踐
強化實踐就是應用知識,既要完成鞏固知識,進行技能性的轉化,又要完成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任務。筆者認為職業學校在教學管理安排上,應在第二學年安排兩個月的時間見習,讓學生有一個真實的感性認識的過程。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加以利用,在生產實踐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真正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學生們帶著實踐中的問題又回到學校繼續去學習,這樣學生會越學越有興趣。到了第三年,學校則再一次安排學生頂崗實習,為學生成為優秀的技工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社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者,職校生擔負著無比艱苦的責任。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目前我國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十分嚴峻。因此,職業學校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職校生結合就業環境和本人實際情況聯系起來,制訂未來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而就業能否順利,則取決于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因此,筆者認為職業學校生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