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ERP是當今世界企業經營與管理技術進步的代表。ERP教學雖然在全國各高校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但存在著許多問題。各職業學校多數將ERP等同于財務軟件,軟件模塊部分成為擺設,閑置較多,相互間形成孤立分散的模塊,并未形成企業資源一體化的整體;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材建設嚴重滯后。ERP教學有利于學生對財會類知識的記憶、理解,也有利于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ERP ERP教學 財會類專業 教育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6-0043-02
ERP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縮寫,中文翻譯為“企業資源計劃”。ERP是當今世界企業經營與管理技術進步的代表。對企業來說,其價值在于通過系統的計劃和控制等功能,結合企業的流程優化,有效地配置各項資源,以加快對市場的響應,減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ERP教學是利用ERP軟件、ERP沙盤及其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的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然而,現實中對ERP的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和誤區。在未來ERP應用中,尤其是財會類專業的廣大師生,他們是關鍵群體、中堅力量,是主力軍,因此,充分認識ERP教學及其現實意義顯得十分必要。
一 ERP教學的時代背景
企業的所有資源包括三大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ERP就是對這三種資源進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統。概括地說,ERP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思想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系統化的管理平臺。
隨著企業信息化進程的加強,ERP越來越多地受到業界的認可和歡迎。因此,如何介紹ERP管理思想,營造一個模擬的企業動作環境,讓學生就業之前了解企業運作規律,熟悉企業運作流程,具備實際的動手能力和決策能力,以便走出校門后立即能與市場接軌,這已成為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和經濟一體化的飛速發展,以ERP為工具的管理現代化浪潮正席卷而來。在發達國家,ERP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經開始普及。現在,選擇ERP提升管理水平已成為眾多中國企業自發的需求。據調查,未來三年將是中國中小企業ERP市場快速成長的關鍵性時期。從2005年開始,中國的ERP應用將進入全新時期,ERP應用將從貴族式消費變成大眾消費,中國將進入ERP普及的時代。各類院校將ERP列為經管類專業、軟件專業及其他多學科專業的必修課。
二 ERP教學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及主要誤區
ERP實驗課程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部分。一是沙盤模擬演練;二是ERP管理軟件;三是與ERP相關的各種專業理論知識。三位一體的教學內容構架合理,內容豐富,充分體現了ERP的先進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ERP教學在全國各高校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沒有現存的經驗可以借鑒,只能一步一步地探索。就目前現狀看,主要存在六方面問題。
1.對ERP教學軟件認識上存在片面性
各校所使用的教學版大多以企業的財務模塊教學為主,多數學校領導和多數教師認為ERP系統就是財務軟件,甚至認為ERP專業課只需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開設,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沒有聯系,講授或學習ERP的教師應屬會計專業或從會計專業教師中進行培養。這種認識上的誤區會導致社會各界對該軟件的認識程度的降低或忽視。其他模塊如產、供、銷模塊的開發與運用還遠遠不夠,因此,各職業學校多數將ERP等同于財務軟件,更不用說興建ERP實訓室了,即使有,也不能算是真正ERP實訓室,充其量僅僅是個會計電算化或財務軟件教學室,或者沒有被充分地當做ERP實訓室來利用。
2.對ERP沙盤教學認識不足
這方面,許多學院重視不夠,實驗和實訓力度小,對于ERP系統實驗和實訓課程設置,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統籌計劃。不但課程所占比例小,而且效率低。同時,缺乏對實驗考核評價的良好方法。目前一般對實驗成績的考核只注重結果,缺乏對實驗過程的評價。對實驗完成的效果好壞缺乏區分度,實驗是誰完成的也不得而知。
3.優秀的復合型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ERP是一門新興邊緣學科,不但涵蓋的知識廣,而且實踐性極強,這要求專業教師不僅要具備系統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具有扎實熟練的操作技能和會計電算化的系統管理技能。然而由于其是新興學科,真正科班出身的專業人才非常少,大多數是通過自學或進修轉到該專業的,缺乏系統的學習和實踐,導致知識結構老化,實踐技能不強。師資力量不足嚴重影響了ERP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4.教材建設嚴重滯后
對ERP課程目標及內容的定位不規范、不準確。市場上缺乏較好的理論和實驗教程,特別是實驗教程,有的將操作過分細化,學生機械地照書操作完成實驗,結果合上書就一無所知。因此,好的實驗教程的編寫不能等同于軟件說明書。
5.注重傳統理論與實踐的學習較多,而學習與ERP相關的其他各種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生較少
很多學院的管理類、財會類專業的學習仍然以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教學方式居多。即使用到ERP教學,也因專業學習細化明顯,相互間形成孤立分散的模塊現象比較普遍,各模塊間并未真正形成企業資源一體化的整體。ERP教學中有些軟件模塊部分成為擺設,閑置較多,并沒有很好地充分利用。
6.學習上重視軟件輕視理論的現象嚴重
在ERP教學和學習中,尤其是高職學生,由于學生差異性較大,很大一部分學生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對軟件學習比較重視,而不太注意基本理論的學習,很多操作應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些問題與誤區的存在,是ERP推廣普及的攔路虎。對此必須有充分的認識并設法予以解決。
三 ERP教學是財會類專業性質和學生未來出路的需要
ERP教學是財會類專業性質和學生將來出路的需要,當然這并不是說其他專業的學生就不需要ERP學習。在企業運營中,財務數據可以將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評價和比較,因此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掌握財務管理技能和方法至關重要,優秀的經理人必須具備較為系統的財務知識和成本意識,并在決策和管理過程中全面考慮財務因素。沙盤實戰演練訓練將企業的整體運營展現于沙盤之上,學員通過對沙盤上各項經營活動的推演,把握演練公司的整體運營。圍繞財務管理進行企業經營是企業非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沙盤實戰演練訓練的最大特點,通過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深入分析,檢驗“企業”經營策略的成功與失敗。
ERP課程的教學目的有以下幾方面:了解財務技能精要;從財務的角度透視企業經營管理,體驗不同經營策略對財務狀況的深刻影響;學習預算和商業計劃的制訂、管理與控制;從財務的視角出發應對競爭與挑戰,合理平衡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與發展能力;提高財務分析能力和財務安全意識;理解財務決策對公司利潤的影響;更好地與財務人員溝通,參與財務政策的制訂等。
沙盤實戰演練訓練擺脫了財務課程晦澀難懂的局限性,通過演練運營使受訓者在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經營活動中,學習各種財務報表和財務分析的技巧與方法。輕松的環境、親身的體驗、激烈的競爭、切實的提高……使學員整個身心與課程融為一體,平時枯燥的財務專業問題通過參與性和趣味性的藝術處理悄然轉化為學員的管理技能;增強了預算制訂和控制水平;提高了計劃的系統性與周密性;“財眼”看企業,對企業整體運營的認識更加深刻清晰。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企業競爭的加劇,未來社會對ERP人才的需求將日益強烈。目前不同院校對財會類的教育目標有不同的敘述,但其本質并無差異,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財會類實務、教學、科研的高素質專門人才。財會類專業是應用型管理專業,是知識與技能并重的專業。從財會類專業的性質、學生將來出路來看,這類學生是將來ERP應用的關鍵群體,也是中堅力量。因此,高校要重視并加強ERP教學,使財會類專業的學生在ERP的學習上,較其他專業的學生學得更全面、更深入、更熟練。這是學校的神圣職責和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賦予學校的歷史使命。
四 ERP教學在學校方面的教育意義
ERP教學的意義有諸多方面,無論是對企業、對國家還是對社會都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本文著重就ERP教學在財會類專業中深入開展的意義作一個簡要分析。
1.有利于財會類專業教學效果的提高
在ERP系統中,企業的財務流程與業務流程相融合,建立起財務一體化的核算與管理模式,實現經濟活動信息數出一門、多方使用,達到企業內部財務和業務的協同。通過沙盤和軟件的學習,對較為深奧的如財務管理的成本管理和決策、控制等內容的理論學習,顯得更為直觀清楚和便利;也有利于學生對會計知識及財務管理知識的記憶、理解與提高;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有著重大意義。
2.有利于分化學生實習的困境
現階段,企業處理各項事務的工作非常復雜,多數企業已開始利用電腦進行事務處理和業務管理,對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一定的考慮,一般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即使接受也大多不愿意讓沒有經驗的人接觸系統。因此,學生基本上沒有參與工作的機會。伴隨著企業的物流,資金流時刻都會反映物流的變化。財會類專業也非常重視理論聯系實際,但與管理類其他專業遇到的尷尬相似,實習生不可能以企業財務主管的身份出現在實習單位,盡管教師也在授課時強調財務職能在于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但由于缺乏對實際工作的了解,很多學生畢業以后只能做事后算賬的“賬房先生”,做普通的會計工作,有的甚至于只能做某一行業的會計工作,適應能力差。至于企業財務預算、企業長期投資與籌資規劃,更是無機會也沒有能力去實踐。ERP教學提供對企業運作的全流程模擬,能實現營銷、財務、生產、物流、人力資源等各方面的實驗需求,能讓學生全盤掌握企業在各個環節中的應用,縮短了教育與實踐的距離。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就業能力
ERP教學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方式。學習ERP,學生能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是就業的“模擬演習”工具。有較強的模擬仿真效果。其主要模擬表現如下:
第一,模擬企業環境。提供真實仿真企業的業務處理環境的功能。這使學生有一個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業的實際環境中的感覺,它有別于學生在課堂上的感覺,促使學生去思考、規劃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步驟,主動加入群體活動中去。
第二,模擬職能崗位。學生分別模擬企業的各部門和各崗位,并獨立完成業務處理,達到熟悉其系統的功能,明晰不同類型業務處理流程,讓每個學生都有相應的“職業角色”的感覺。
第三,模擬企業流程。通過流程的模擬使每個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體會到自己在流程中所處的位置和應負責的工作,體會其基于流程的運作模式。ERP教學實現了對企業整體運營的逼真模擬,鍛煉了學生跨專業學習、研究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和適應能力。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效率,增加就業機會,而且對于提高其自身的應用能力、實際動手能力、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等都有重大意義。這一點對學生來講,不論是適應自己所學的同行業還是適應跨行業,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都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五 結束語
總之,ERP教學有利于財會類學生對其各個相關知識的記憶、理解;有利于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ERP教學能營造模擬的動態企業運作環境,使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體會企業工作流程,更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每個實驗者更深切地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體會到企業基于流程的運作模式。通過ERP學習,學生不僅能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及實際動手能力、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就業效率,增加就業機會。只有放眼世界,面對現實,認清形勢,認真搞好財會類專業的ERP教學,為社會、為國家、為企業培養出大批真正精通ERP的中堅力量,我國企業才能在世界經濟競爭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參考文獻
[1]殷建紅.財務主管與ERP[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朱春燕.ERP教育在中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周玉清、劉伯瑩、周強.ERP與企業管理——理論、方法、系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崔曉陽.ERP123——企業應用ERP成功之路[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趙水忠.信息主管與ERP[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