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起步相對較晚,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高等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地對傳統的實踐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使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崗位相適應,提高崗位工作能力,增加就業機會。
【關鍵詞】高職 藝術設計專業 課程設置 教學內容 職業標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6-0046-01
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觀念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求發生了轉變,在實用與美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生活的質量和品位。藝術設計作為文化、信息傳播的手段,是企業提高商品附加值,提高商品市場競爭力,實現商品銷售的重要手段,是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和審美需求的重要途徑。由于藝術設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近年來藝術設計類人才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和就業前景。廣闊的市場需求使得藝術設計類專業持續升溫,高等職業藝術設計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一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現狀
1.人才培養目標認識模糊
人才培養目標清晰明確,教學過程按照培養目標組織實施,是高職教育質量保障的基礎。國家制訂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這應是教師思考高等職業藝術設計教育定位的依據。然而,在制訂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時卻忽視了高等職業藝術設計教育的崗位針對性、層次性、技能性、實踐性和實用性等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培養目標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和認識,所以造成了圍繞培養目標的“教育過程”的行動偏移。一切都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導致把高職教育辦成了本科壓縮型教育,辦成了純學歷教育。
很多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計劃的培養目標中,都會強調培養學生的藝術創意能力,這樣的培養目標對于一個只有??茖哟蔚穆殬I院校的學生來說,明顯偏離了培養目標方向。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應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其目標不是立志做大師,而是立志做匠人,這才是藝術設計類崗位所大量需要的人才。
2.人才培養模式陳舊
高職教育鮮明的職業崗位針對性是其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當前高職教育的教學和管理走的卻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子。當前許多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設置,幾乎完全是按照普通高校的做法套用過來的。在調整專業方向時,不考慮行業依托,不與企業溝通;在課程設置上模仿普通高校的做法(教學模式以學科為中心,對職業崗位不作分析),沒有按職業崗位的要求去開發課程與教學。教學計劃甚至直接拿來,只稍加改動,變成了普通高校課程的壓縮版,從而使專業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企業和社會的要求。
企業對藝術設計人才類型的要求是各式各樣的,普通高校和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也應該各有特色。兩者應各有優勢、互為補充,前者偏重于培養理論型、創意型設計人才,后者應偏重于培養技術型、應用型設計人才,而教師把學生培養成了缺乏應用技能的低層次創意型設計人才。
3.專業師資力量薄弱,缺乏行業工作經驗
教師教學水平與質量也是影響高職教育的重要因素,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師資現狀不容樂觀。我國藝術設計學科發展的歷史較短,設計教育起步晚,缺少高層次、高學歷的骨干教師,既有企業經驗又有教學經驗的專業教師更是十分匱乏。有很多高職院校的部分教師雖然是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的,有較好的設計基礎,但由于是從學校到學校,其實踐動手能力較弱。還有部分教師畢業于美術院校的美術教育專業,分配到高職院校后,通過進修、培訓或自學的方式從事藝術設計教學,缺乏從事設計實踐工作的經驗,培養的學生必然缺乏實踐經驗和職業能力,這也是造成高職教育中教學與實踐脫節的主要原因。
二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改革建議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指出:我國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技術型、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應對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注重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加強學生的專業崗位實習和社會實踐,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等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對傳統的實踐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使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崗位相適應,提高崗位工作能力,增加就業機會。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一定要與其他本科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區分開來,以社會市場需要和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構建應對職業崗位群主要工作任務的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主動向行業和企業要求靠攏,要針對職業崗位群的需求進行培養。教學安排中要加強技能教育,增強教與學的針對性,突出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訓練。
在教學手段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到實驗實訓基地進行現場教學和實習,讓學生了解設計的全過程,參加現場的設計制作和流程管理。
課程體系的設置還要從職業資格認證入手,加強學生就業技能的培養。學生在校期間,教學主管部門要根據學生未來就業技能需求,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有關技能考試,使學生掌握未來所從事職業崗位的必要技能,獲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學生畢業時既能獲取畢業證書,又能獲得一個或多個對學生就業有幫助的職業資格證書。
藝術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統一,其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同時又與社會實踐密切相連。高等職業藝術設計教育要跟上時代,就必須根據市場的要求和職業崗位的需求,不斷調整課程設置,增加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市場的脈搏,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的藝術設計人才。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