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從四個模塊探討了積極師生關系的動態構建策略,從親密、信任、平等及減少沖突四個維度入手介紹了一系列干預策略,以此說明小學階段建立積極師生關系的具體操作方法,從而改善教育教學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積極師生關系 構建策略 小學階段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6-0091-02
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具有向師性,還沒有形成較為穩固的紀律意識和是非觀念,正是良好習慣培養的關鍵期。這一時期,教師采取一定策略,構建平等、信任、親密、少沖突的積極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終生發展打下基礎。積極的師生關系可以從很多不同的維度來考察,當師生之間呈現出平等、信任,甚至親密、默契時,就是一種積極的師生關系。
一 積極的師生關系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
中國教育有一句古訓是“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對教師親近、喜愛時,會傾向于注視事物美好的一面,教師對學生有平等的心態、發自內心的信任,則會極大地鼓舞學生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更多的美好體驗。
沒有良好、積極的師生關系,容易使學生產生悲觀意識,失去學習的希望與渴求。教師則容易對學生產生失望的負面情緒,更多地表現出斥責、冷漠、貶低等行為。由此,師生關系則會越來越多地產生沖突,并形成惡性循環,最終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導致其學業成績水平下降。
二 構建積極師生關系的策略分析
1.積極師生關系的四模塊動態構建策略
在不斷的實驗和反思過程中,不難發現積極師生關系的建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即使按照一定的模式建立起了較和諧的氛圍,也往往會因為多種因素而使關系發生改變。近幾年,很多年輕的教師走上工作崗位。這些教師觀念新、充滿活力、對工作充滿熱情,但對師生關系這個動態的建立過程卻往往束手無策。探索積極師生關系的動態構建模塊,可以使新手教師及班級情況變化頻繁時教師的師生關系策略有章可循。第一模塊:溝通控制。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保證以適宜的方式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當一名教師與學生初接觸時,必須讓學生把精力集中到教師這里來,才有可能實施后續的教學。而在接手一個新班級時,教師首先建立的不是與學生的親密,而是一種權威,一種控制。第二模塊:認知交流。經常可以觀察到這樣一種現象:越是知識淵博、侃侃而談的老師,越是能夠獲得學生的喜愛與尊重。積極的師生關系很快就能建立。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認知交流”這一模塊展開順利,教師可以逐漸放松權威的面孔,進入情感交流狀態。但是,一旦發生問題,則要回到第一模塊“溝通控制”。第三模塊:情感交流。有時師生間應有嚴肅的氣氛,有時又需要活躍的情緒,還有時需努力激發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的熱情。教師可通過聲音的變化、面部表情、手勢等這些非語言的行為向學生傳達自己的情緒。同時,當學生表現出悲傷、嚴肅、平靜或激動時,教師也要能“抓住”他們的情緒,并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他們的情緒。這樣,一種親密、平等的師生關系就會自然產生。但過分的親密會導致教師對學生無法控制,所以在這一模塊中教師要提高警惕,有時還需回到第一模塊,強調教師的權威,有控制才能有交流。第四模塊:逐步形成穩定的師生關系。親密程度、平等程度、信任程度都是師生關系中的明顯特征表現。接手新班時,親密程度低。為增加師生之間的親密程度,教師可以在熟悉班級基本情況并順利開始溝通控制、交流后,積極與學生進行非正式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關系。
試圖建立如下模型:
以上四個模塊,使動態交流成為可能(參見右圖)。教師可根據這四個模塊,隨時檢查自己處于哪一模塊之中,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可以說,積極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積極師生關系的干預措施是一項富有挑戰性與創造性的工作。
2.師生關系干預措施
第一,增加師生信任程度的干預措施。一是師生對話錄。這種對話以書面交流——作業本、日記、周記等為載體,所寫內容可以是遇到的問題、最近的感受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平時情況及所表現出的心理,做出相應的反應。二是QQ、微博。對于在現代化的信息環境下,QQ、空間、微博、手機短信等交流方式時尚、方便、即時,使師生交流更通暢、更隨意,也更易產生信任感。
第二,增加師生平等程度的干預措施。環境設置法:“舊式”的教學,教師站在高高的講臺上,師生之間距離很遠,學生非常敬畏教師,造成師生間顯性的不平等。在教室設置上,可以改變原有的格局,創造更易于師生平等交往的“新式”環境,讓學生在進入教室時心情愉悅。
第三,增加師生親密程度的干預措施。一是體態律動法。教師上課時,可以根據音樂律動或舞蹈動作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二是體態語。可以試著用身體語言去評價學生,讓他們有親密感,相信自己。如在他們犯了錯誤時可以撫摸他們的頭;在與他們進行談心時拉著他們的手與他們進行交流。這都能使學生很快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從而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三是師生游戲。教師可以利用與學生一起玩游戲等方式增進師生間的親密程度。
第四,減少師生沖突的干預措施。代幣法:為鼓勵學生與教師的主動交流,減少沖突,教師可以采用“代幣法”。具體方法是:放下教師的架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談心。如課上能順利回答問題或課下見了教師能主動問好,發一面小紅旗,十面可以換一張精美的賀卡等。用這些方式增加師生間的交流次數,化解沖突的發生。點歌臺:為了緩解一些小沖突,課上可以特設“點歌臺”來緩解不愉快,但點歌時要求學生說出緣由和祝福的話。這樣,生生、師生之間的矛盾在“點歌臺”一一化解和消除。智慧寶囊:現如今教師工作壓力大,班級學生多,有時難免會對表現不好的學生發脾氣。長此以往,容易積累成大的沖突。教師可以在教室懸掛一紙箱,上書“智慧寶囊”,如果誰有問題,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就可以悄悄地寫一個紙條放進去。教師會每天打開紙箱,逐一
解決這些問題。長期的堅持使學生對教師更加信任,有效減少師生間的沖突,使師生關系更和諧,更積極。
三 結束語
積極師生關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教師付出極大的耐心、愛心,點滴積累。積極師生關系的建立,不但使學生終生受益,也能極大地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易于產生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從而克服現在普遍出現的職業倦怠感。教師心中應有這樣一個信念:“讓每一片葉子翠綠”,在我們的眼中,大自然壯闊無比,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孩子都是森林中的一片葉子,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讓每一片葉子在陽光下散發出勃勃生機。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