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學校成功與否的標準。每一個部分都是環環相扣、不可缺少的構成要件,而在這個體系中若是把它分割開來可以明確地看出,它就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相加的總和。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環節中積極做事、認真工作,以符合社會的發展觀作為班主任的行為準則,把自己的事做細、把工作做到位,中學教學管理一定會得到整體的提高。
一 中學教學管理現狀
很多學校都制定了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有些學校要求各科的代課教師須提前一周甚至兩周備課;有些學校要求各班主任在每天學生上課前必須到班或在自己沒有課時任務時剛性坐班;更有甚者,在有的學校對每一次的測試結果任課老師必須填寫總結報告。對此我們不禁要問:“制度愈嚴就愈有效嗎?”教學常規管理中沒有制度肯定是不行的,但只有制度也是不可行的。制度無需羅列太多的條條框框,也不必增添太多的強制性,因為制定制度的本質就是要把教學的管理制度內化為教師的行為習慣。因此,不要為了規章制度才制定制度,因為制度的有和無、寬和嚴始終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而學校的管理制度所追尋的是沒有制度。然而縱觀當前大多數中學教學常規管理現狀,不難發現大多數學校在教學常規管理中存在著制度多而嚴,但始終得不到落實,或是重常規檢查而忽視對常規的指導,以及教學個案分析針對性不強、干部執行常規管理不夠和常規制度陳舊等問題。因此,要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必須加強中學教學的管理工作。
二 加強中學教學管理措施
1.正確把握中學教學管理的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根據“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積極推進基礎教育改革,以創建優秀中學為目標,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改變教育觀念,狠抓教學管理,特別是課堂教學及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質量意識,積極進行課題研究,努力推進課程改革,結合新教材內容和我校學生實際,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靈活扎實地搞好教學的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對外交流。
2.教學管理重在制度的落實
有句名言說得好:“再簡單的招式練到了極致就成了絕招。”以此引申到教學管理中,教學常規管理就是所謂的簡單招式,而是否能把這簡單的招式演練成絕招,往往決定大多數中學的教學管理的成績。
第一,要實實在在地抓細節,如培優補差的落實,教師應做到“三補、三落實”,三補即補知識、補方法、補信心;三落實即落實人員、落實時間、落實內容。
第二,要分清工作的主次,抓住工作重點。學校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就必須要深入課堂,只有在課堂中才能發現、捕捉更多的問題。有的班主任很敬業,按時或提前上班,也從未早退,甚至許多時候還是帶病上課,但是工作卻不出成績,正所謂是“敬業不如精業”。有的教師課備得很好,但上課時卻不能把理論和實際有機地聯系起來,備課好不等于上課好。所以,我們在提倡成立教學監控小組的基礎上采用機動聽課制。教學監控小組成員不定時、不按排序地展開聽課。聽課后,對當節課教師的講課效果及教案和作業批改情況等,給出嚴格評定,并及時地當面給教師反饋。
第三,要注重工作實效,杜絕形式主義。現在提倡教學反思,要求教案必須要有教學后記,這些都非常好。問題是怎樣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后記?有的教師在教案后記欄里寫道:學生興趣不高或學生反映很好等,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反思。真正的反思應是針對學生在學習中新生成的問題來反思備課中預設的內容和方法,針對這些問題,應該在教案中做出具體的補充、修改和增刪。
3.中學教學管理必須革新理念
校本管理是當代學校管理改革的潮流。由于受“外控型”學校管理體制的長期制約,中學普遍缺乏校本管理的傳統與實踐經驗,校本管理制度化運作仍需一個漸進的實現過程。隨著學校管理體制的不斷深入,中學的主體意識和能力逐漸增強,這又為校本管理的實施奠定了基礎。應立足我國學校的現實基礎,借鑒西方的校本管理,促進我國中學管理的革新與發展。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家長對子女教育越來越關注,不僅要求學校提高教育質量,而且參與學校管理的愿望和呼聲逐漸高漲。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一些企業也產生了參與教育的愿望,逐步形成了諸如投資取向、風險意識、利潤導向、契約原則的企業教育理念,這無疑為改革官僚化的學校管理體制注入了新鮮血液。中學教學管理工作革新理念將給教育事業帶來新的生機。
4.在教學管理中清醒認識堅持常規與改革創新的關系
堅持常規與改革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所謂的堅持常規,就是保持原來良好的學校管理制度及優秀的傳統文化習慣,或是原本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技巧等。而它不單單是一所學校歷史文化沉淀的基石,更是這所學校向前發展的強勁動力。堅持改革創新,要把這種思想充分體現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后勤服務等各環節中,在具體工作中要注重方法和策略的改進,提高工作效率,精益求精地搞好各方面工作。在學校管理中,不能把改革創新理解為全盤否定常規,這就違背了社會的發展規律,不切實際。因此,要認清社會發展趨勢,在符合社會發展觀的基礎上把堅持常規和改革創新有機地聯系起來,在堅持常規的基礎上必須創新,否則就會阻礙學校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