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日俄戰爭與《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

2013-01-01 00:00:00谷勝軍
日本問題研究 2013年3期

摘 要: 日俄戰爭為日本在東北實施輿論操縱、殖民文化、經濟統治創造了機遇、提供了土壤。《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吹起了日本向東北實施殖民統治的輿論號角,將日本對東北的殖民文化滲透在輿論宣傳上推向了極致。戰爭的勝利為該報賴以生存的環境注入了活力,為其長期的發展、存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加快加大日本在該地區輿論導向步伐的同時,也加快了東北淪為殖民地的進程,更為日后日本對東北實施武力入侵、經濟掠奪贏得話語權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聲援保障。

關鍵詞: 日俄戰爭;動因;文化滲透;《滿洲日日新聞》創刊

中圖分類號:K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458(2013)03-0053-06

1905年的日俄戰爭將日本在東北實施殖民文化及殖民統治的夢想變為現實,為日本在這個地區張目自身的價值觀、倫理取向創造了機遇,更為日本構筑區域性殖民文化框架搭建了平臺。加速日本全社會更加快速發展的同時,為日本資本主義邁向軍國主義道路打開了大門。在輿論導向、文化宣傳上,為日本在東北實施殖民方針、經濟統治、區域經營方面發揮功效、做出巨大貢獻的是滿鐵創刊的日文報紙《滿洲日日新聞》①。文章主要采用文獻調查的方法,對重要官方文件及相關史料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擬以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為指導,從社會文化學的角度出發,對日俄兩國以什么為文化認知、倫理取向、精神內涵為生存依托從而發動日俄戰爭以及《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背景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日本的自我認知與日俄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日俄戰爭”與其說是日俄兩國武力、國力的較量,毋寧說是文化、思想及意識形態的戰爭。繼英國工業革命以后,沙俄已經完成了本國的工業改革,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日俄兩國對東亞的文化滲透、武力擴張始于朝鮮。朝鮮問題是日俄之間發生摩擦、爭論的焦點。俄國人強烈要求朝鮮人學習俄語,接受在朝鮮人看來是一種完全不懂的新教——東正教。在俄國人看來,要同化朝鮮人,使他們完全相信東正教才是他們真正的救世主,而不是佛教,更不是大陸的東洋思想。為此,俄國對朝鮮實施小恩小惠。不但教授俄語,還為朝鮮人興辦了一些初等學校。這些策略在1870至1880年代的朝鮮政界以及財界頗受歡迎。由于當時朝鮮特定的國情決定,他們曾一度要擺脫中國的保護。但是對沙俄而言,要“保護”朝鮮并非易事,因為日本也在“保護”朝鮮,而且已經出兵。中國保護朝鮮的目的與日、俄不同,是要朝鮮真正地獲得獨立自由。中國和朝鮮都是沙俄遠東戰略目標、武力入侵、文化滲透、經濟掠奪的一部分。與朝鮮相比,沙俄對中國更感興趣。為獲得在東北的利益,沙俄承認了德國在膠州的軍事占領,為日后自己占領遼東半島尋找借口。

眾所周知,東正教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在布道方面雖然也使用類似基督教的語言,以宣傳仁愛、博愛為其主調。但俄國人對該宗教的信奉達到了極致的程度。在實際運用上,幾乎沒有什么仁義摯愛而言。俄羅斯民族、文化、價值取向在與歐洲各國交往、瓜分世界時并不受英美等國家的歡迎。其思維方式怪異、處事哲學偏執、行為詭秘、變化多端。集狹隘的利益熏心和大俄羅斯主義于一身,嗅覺極其靈敏,具有北極熊的特質,竭盡所能將世界為我所用。在國際事物中,全無道德而言。例如,1897年11月22日,在沒有事先通知中國,獲得清政府允許的情況下,沙俄擅自將艦隊開進了旅順,海軍登岸,強暴殺人之事時有發生。對此,俄駐京代辦巴布羅福(A.Pavlow)卻厚顏無恥地照會中國政府說,俄國并無奪取中國領土之意,占領旅大,系為保護中國免受德國之侵略。德國軍隊撤走之后,俄軍也立即撤退。沙皇在接見清政府駐俄公使楊儒時更是信誓旦旦地稱:“俄船借泊,一為膠事,二為度冬,三為助華,防護他國占領” [1] 187。俄國對世界的戰略意圖是在西方的利益不受損失的同時,也妄想把東方的霸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馬克思指出:“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還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2]81。近代以來,日本最大的成功就是自我意識的更新。這種更新不但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法律法規上得到過驗證,更從國民的思想上、觀念上得到了體現。將一系列法規、政策等實施開來的是日本政府。這種自上而下的變革使日本不但在國際事物中得到了認可,更從國際上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這種使人驚奇之處,似乎是在政治方面,而格外可以驚奇的卻在心理學方面” [3]1。從這個意義上講,日本的指導者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引領國民的意識形態、思想文化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內田康哉①在1890(明治23)年8月的日記當中,對亞洲的形勢做了如下的分析:“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冠以世界富饒之地的印度已在英國的統治下多年。支那徒稱老大。也被歐美驅逐在外。……日本雖然可以呈現一時昌盛,能夠期待幸福。但是其威力應該依托亞洲才能與歐洲抗衡”②。作為一名資深的外交官,內田的理論可以說是日本早期對亞洲的認知以及對日本在亞洲所處位置的說明。內田充分地意識到日本只有在亞洲或者說在東亞這個范圍之內才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可以及彰顯自己的特性和權威。“為了興亞,日清韓的結合是興亞的第一步。日本必須作為亞洲的指導者。日本應該作為亞洲人種的盟主”③。為了使亞洲各國承認日本,仰望盟主的地位,作為實現該策略之一手段,“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首先可能會出現一兩個國家間的爭斗。對支那而言,應該提倡和獎勵日本人移居亞洲各地”④。由此可以看出,內田的論說是日本對朝鮮的入侵以及對清政府開戰的理論基礎,也是日本殖民主義理論的雛形。

“從未損失過一條船,打過一次敗仗的日本,曾將中國的勢力摧毀過,造就了一個新朝鮮,將伊自己的領土擴大了,使東方的政治全部變了顏色” [3]1。近代的日本忘記了“瞬間的羞澀”,勇敢地面對歐洲的近代文明,“僅僅受到西方最初挑戰就主動做出強烈反應”,開國引進西方文明,較順利地進行了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的改革。舉國一致推行“殖產興業”路線,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由封建社會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這種新紀元的開拓都歸功于“明治維新的結構性變革”⑤。“殖產興業”路線的成功實施加速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日本對東亞的認知和自身價值觀的改變都來自于“代價很大的心力上的整頓,只在民族顯出特種力量的趨向上得到良好結果” [3]2。幕府末期,明治維新時,日本所面臨的歷史任務是,“對外要從歐美列強的壓迫下把日本國家和人民解放出來,建立獨立自主的主權。另一方面要廢除封建閉關自守的排外主義及其另一表現形式——凌辱侵略主義,并廣泛同世界各國建立互不侵犯、平等互惠的友好關系”[4]1。明治維新的另一個成功所在就是使日本擺脫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日本真正獲得了獨立自主的權利,登上了西方資本主義布置在東亞的最后一班船,成功地操縱了國內的輿論,比較順利地處理了國內的各種矛盾及事物。最令日本統治當局感到驚喜的是日本民眾達到了“言行一致”的高度。這些都為日本邁向資本主義道路,從而實現日本式的近代化國家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正如佐佐木高行①在1871年(明治4年)4 月28日的日記內寫道,“凡是稍有遠見的人都說:國內人民如果不能平等,就不能揚國威于海外。‘人人自立,其國自然獨立’”[5]84。

二、源動力驅使的戰爭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發展觀,任何一個事物、現象的演變都不是突然發生的,任何一個事件的生成和發展也都不是跨越式的,無論從表面看是多么突發的事變,都必定有其內在事物的漸次解構,進而得出向前發展的驅動力。從1898年開始,日本就已經進入對俄戰爭的準備當中。當時的總理山縣雖然采取了《北守南進》②的策略。并為此作了理論說明,“眼下我國的國情已經進入整理財政、軍備擴張時期。經過數年的積極整理財政、軍備擴張工作已經順利結束。但我國的外交政策仍然采取圓滿的方針,盡量避免與外國發生麻煩。③”但是,隨著東北時局的變化以及日本對大陸政策的調整,日本參謀本部已經將方針轉到了《北進南守》政策上來了。也就是說從1901年開始,日本對華的航線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青木周④ 在所撰的《東亞細亞列國的權衡》一書中論述了當時東亞的形式,“將俄國從亞洲踢出去對東亞人民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則。即東亞各國彼此唇齒相依、利益相關。日清兩國之間需要完全永久的協作”[6] 102-103。青木的論說與山縣的理論同出一轍,也是日本明治以來對華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面對西方列強對遠東的侵略,同文、同種、同教的日中聯盟能形成以東洋人的東洋思想為核心的東亞民族主義。當時的日本試圖在“構建”一個東亞社會的文化。即(以日本為首的)東亞社會中的群體有一種共同的基礎,這種(日本式的)文化基礎為所有成員共享,其思想、價值觀和審美趣味將他們聯系在一起。在日本看來,以西方文化為主流統治東方的格局應該在二十世紀初被打破。為了獲得清政府的同情和支持,山縣對自己的理論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如果我國的財政、兵力允許的話,應該與清國提攜”⑤。山縣的意見書成功地操縱了日本的輿論界,發揮了巨大的功效。輿論的轉型勢必操縱文化的轉型,使日本人對文化的認知發生了質的變化。整個日本民族確信要發展經濟,提高國民生產總值,以至于改變國家的命運,就必須按照山縣內閣的既定方針,一致對外。這樣,整個日本民族就變成了一部戰爭機器,積極為日俄戰爭做準備。

但是,日本清楚地意識到對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的文化滲透以及要達到后來的武力入侵并非易事。單憑日本自身的能量很難做到這一點。在當時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之下,日本要彰顯自身的價值,從而實現“作為亞洲人種盟主”的目標,沒有得到西方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是很難成功的。日本的實力還達不到同時對付俄國及其同盟國的程度。因此,它積極地尋求國際上的同盟者。依靠西方某一個列強是當時日本必須要實施的一項計劃。竭力爭取英國并且達成“日英同盟”⑥對日本至關重要。兩國中一方,若為此而與第三國開戰,“則他方應守嚴正中立,并努力防止其它國家參加戰事攻擊其同盟”。如果第三國的同盟國也參加作戰,“則他一締約國應予以援助,共同作戰”,直至兩國都同意媾和為止[1]145。日英同盟針對的敵人就是俄國及其盟國法國。英國確信日本是他們在亞洲真正的東方朋友。正如羅斯福后來在給他的密友,英國外交官普林·賴斯的密信中所說:“這場戰爭剛一爆發,我就以最有禮貌、最慎重的方式通知法德兩國,如俄、德、法三國再像1894年(應為1895年)那樣聯合起來反對日本的話,我就立即幫助日本。日本需要我幫助多久就幫助多久”①。羅斯福在寫給他兒子的信中也說:“日本獲勝,我極其高興。因為日本的做法對我們有力”②。日本在獲得英國如此有理的政治上和軍事上愿為其后援的保證后,便決心對俄國發動戰爭。

從人類近代發展史看,資本主義生產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勢必要將資本市場轉向海外。擴大國內外市場和補充原料是擺在近代西方國家面前的一個問題。特別是日本,由于國內正處于一個由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轉型階段,原始農耕制并沒有完全廢除掉,廣大農民生活水平還很低下。因此,資本主義生產得不到充分地發揮,產品并沒有一個廣大的市場。加之原材料短缺、盲目生產、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因素極大地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使日本自我意識更新除了政治、軍事、外交以及國際環境方面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經濟意識更新的理由。日本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敢于冒險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敢于與俄國抗衡爭奪東亞的所有權表明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已經具備了發動一場戰爭的實力。到了近代的后期,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到了膨脹程度,勢必要將“殖產興業”方針延伸到海外。這是由于日本社會內部矛盾以及國際社會的總體走向推動日本必須要走的路線。如果說“甲午戰爭”加快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步伐的話,那么“日俄戰爭”就將日本推向了軍國主義的道路。日俄之間在對東方的認知上雖然存在著差異,但基本相同。都想作為東亞的霸主。從這個意義上講,日俄價值觀均不可信。

三、《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

照搬、臨摹西方殖民主義思想是日本在對東亞實施所謂日本式的治理和統治時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為了將自己所代表的那種先進文化融入殖民地、澄清污濁的殖民地文化,以武力或者同化的手段兼并吞沒殖民地、奴化殖民地人民等一系列問題是近代以來擺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日本當局進行了長年累月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以便從敵對國或者其他國手中不斷地獲得一并能激發自己國家綜合國力的營養和要素,并且使這種綜合國力持久延長。

備戰與俄國的戰爭,竭盡全力向前推進富國強兵的國策、轉變國內的經濟危機使日本萌生了再創輝煌的念頭、造出了驅動力的杠桿,更使軍部抓到了對外擴張的機會。轉變政策也使外務省對輿論操縱、文化宣傳具體化了。“對報紙的掌控從原來的中性立場逐漸地轉向宣傳戰爭、宣傳日本的國威、宣傳日本的生命線的重要性”[7]上來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廢除了天津的《國聞報》③。1902年4月3日,日本駐清公使西德二郎在給外務省的報告里明確提到;“《國聞報》的論說和記事常常和改革派表達同一意思,傷害了清廷的感情,毫無益處可言。……外務省對日本在華經營報紙的方針是,《國聞報》單純作為我國外交上的一紙機關報紙,宣傳帝國政府經營的話,對清廷進行報道時,下筆要特別地慎重。不能背離善磷友誼的本意”④。之后,日本又把希望寄托在了在上海創刊的《同文滬報》⑤身上。外務省自1902年12月開始,每個月向《同文滬報》給予527日元的補助金,以幫助井手三郎順利管理該報社。此外,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提供了不少的資金。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外務省加大了補助金的投入。在原有的補助金之上,還增加了宣傳擴展費300日元。盡管外務省在日俄戰爭期間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添加相當數量的資金,以補該報經費欠缺問題。但是《同文滬報》卻是一紙沒有按照外務省的要求運營的報紙,并沒有因為戰爭的擴大而增長報紙的發行數量,對戰爭的報道做的也不到位。也就是說沒有完全按照外務省的精神發表評論。1907年8月10日,外務省電報通知了井手,表明補助金僅僅再給當年一年,接到這個通知的井手不得不在第二年的1908年2月將該報轉賣出去。這樣,《同文滬報》就結束了八年的經營歷史。

從以上的資料來看,日本外務省在對《同文滬報》的資金贊助方面投入了可觀的錢財,極力維護該報的生存,以便達到對華宣傳日俄戰爭的戰況、以及高唱日本在戰爭中所代表的正義立場,為日本奪取遼東半島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輿論支撐的目的。同時,也為日后日本在東北創辦《滿洲日日新聞》(關于該報的論調及價值取向,筆者將另撰文闡述。)摸索出了經驗,鋪平了道路。

從文化的視角探討《滿洲日日新聞》的話,“硬的經濟和軍事權利的增長會提高自信心、自負感”[8]92。日俄均想通過硬的軍事實力來創造大量的“閱聽人”,以此來加強領地建設。因為他們都清楚地認識到,“軟權利只有建立在硬權利的基礎上才成為權利”[8]95。在日本看來,俄羅斯文化極具侵略性。如果不從武力上戰勝俄國的話,日本自身難保。日本民族以及文化能否延續、生存下去就在此一搏。他們清醒地看到,文化“被看作是根植于物質上的勝利與影響時,它們就是有吸引力的”[8]101。日本自身的成功使他們相信至少在東亞圈內與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軟權利更優越,并試圖增大增強本民族文化和意識形態對其他民族的吸引力。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葉的世界,正是充滿戰爭武力的世界,這個時期也是確認“文化和意識形態具有吸引力,其他國家更愿追隨”[9]181-182其領導的時期。日俄戰爭正是日俄兩個列強為了爭奪在東亞的軟權利而通過彰顯各自的硬權利而發動的武力爭奪戰爭。日本并沒有因獲得戰爭的勝利而感到萬事大吉。此時的日本并沒有因為獲得南滿洲鐵路的所有權而感到高興。日本擔心自身的努力能否平息西方的輿論,自己所謂的新東洋思想、意識觀念能否得到西方的認可,特別是英美國家的認可直接決定了日本在東北能否站住腳,繼續生存下去。從這個角度看,當時的日本似乎在制定“亞洲憲章”,試圖從輿論上、精神上創造出大量的閱聽人和“追隨人”。 “戰爭是文化擴張的一種手段。在武力結束之后,實施文化擴張的方法是通過報紙等媒體來實現的。戰爭為報社和報紙的建立和發行創造了機會,反過來報社和報紙也為戰爭進行有利的鼓動和宣傳”[7]342。戰爭總能使報社的數量和報紙的發行量得到提升。所以,戰爭和報社是一對孿生兄弟姊妹。日俄戰爭之后,日本就試圖在東北創刊一部報紙來宣傳、彰顯日本的立場、倫理價值觀及精神取向。

《滿洲日日新聞》高唱日本在戰爭中所代表的正義立場,為日本奪取遼東半島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輿論支撐,借助該報紙將西方列強特別是俄國的媒體勢力擠出東北,從而達到在輿論上獨占東北的目的。作為“滿鐵”的機關報(關于滿鐵對該報的資金援助、人事任命、運營管理之事,筆者將另撰文論述。),社長森山守次①在當日創刊詞中開宗明義對《滿洲日日新聞》創刊的方針、意義、目的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逢天長節②佳辰之際,僅此滿洲日日新聞創刊,我等自知菲才、力薄才淺,然力圖將筆墨觸及全滿洲之各領域。雖恐招責,實感平息各方議論、發表己見之難,但我等竭力進取,期待充當我滿洲經營之急先鋒是也。所以然則因我等皆具忠誠愛國、憂慮眾生之資質也”③。

《滿洲日日新聞》以滿鐵雄厚的資金為后援和支柱,在長達近38年的存續時間里以其獨特的辦報方式和強大的輿論攻勢在東北的輿論陣地上獨占鰲頭。東北各地的許多報紙在輿論宣傳方式上幾乎以該報的論點作為理論支撐和話語表現形式。作為日本在東北實施殖民主義政策的“急先鋒”,該報規模之大、組織機構之完善、人員配備之整齊、專業化程度之高、宣傳面之廣等都無疑表明其它報紙都無法與該報抗衡和競爭。

日俄之間的爭斗無疑是人類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文化的衰退導致國家、民族的衰敗。當時的東北形勢是日、清、俄三國各占一部分,平分秋色,即俄據北、清據中、日據南。從這個角度來看,東北似乎成為了日俄的角斗場。對該地的政務,清政府好像沒有了發言權,幾乎被置身于世外。對日俄兩國在東北的所有權之事,英美等列強更傾向于日本。以大連為中心,采用輻射式方法是當時日本在東北地區辦報的特點。《滿洲日日新聞》是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出現的一份特殊報紙,是半殖民地的東北在無力掌控自我文化和輿論主導權的情況下出現的特殊產物。該報的論調為日后日本統治東北奠定了牢固的理論基礎。日本試圖通過該報將日本的立場、觀點從理論上向世界解釋、說明,加大加強在東北的輿論主導權,力爭在世界輿論陣地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說北京的《順天時報》和上海的《同文滬報》純粹是日本為了贏得日俄戰爭勝利而創刊及經營的報紙的話,那么,《滿洲日日新聞》就是這場戰爭的戰利品。

[參考文獻]

[1] 王云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3卷[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2] 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識形態[M]//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小泉八云.日本與日本人[M]. 胡山源,譯.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4] 井上清. 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第2冊[M]//井上清. 尚永清,譯. 日本軍國主義.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5] 津田茂麿.明治圣上和臣高行[M].東京:東大史料編輯所,1962.

[6] 青木周蔵.青木周蔵自傳[M].東京:平凡社(東洋文庫),1970.

[7] 谷勝軍.日本學[J] 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專輯,2012(17) :342.

[8] [美]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 周琪 劉緋,譯.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5.

[9] [美]Joseph S.Nye,Jr.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M].New York: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ly, 1990.

[責任編輯 敦 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日本精品影院| 999福利激情视频 |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朝桐光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天堂伊人|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亚欧美国产综合| 97在线国产视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V网站中文|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女人天堂av免费|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欧美天堂在线|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va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国产成人综合网|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黄色成人|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毛片a| 欧美区国产区| 毛片手机在线看| 午夜三级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毛片网站在线看| 欧美激情福利| 欧美笫一页|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99在线|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日韩中文欧美|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