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冷戰(zhàn)后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因素檢驗

2013-01-01 00:00:00謝曉光岳鵬
日本問題研究 2013年3期

摘 要:在影響中日關系的眾多因素中,結構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在梳理了之前學者對中日關系影響因素研究的基礎上,選取了幾項論及比較集中的影響因素進行檢驗,并對其進行了概念操作化,將其定量為可以分析的具體指標。在數(shù)據的選用上,文章選擇了1991年—2011年中日關系及各項影響指標的相關數(shù)據,并分別對每項指標進行二元回歸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矛盾是現(xiàn)實存在的,東亞格局的變化和中國的崛起都會使中日關系下降,而中美關系的改善不僅不能使中日關系得到改善,反而會加劇中日之間的矛盾和對抗,這一點與許多學者提出的“日本在對華戰(zhàn)略上跟隨美國腳步”的觀點相反。

關鍵詞:冷戰(zhàn)后;中日關系;結構性影響因素;二元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D73/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458(2013)03-0028-06

一、問題的提出

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國際社會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兩極格局終結,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在東亞逐漸崛起,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不前,這些都對國家間關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日兩國是隔海相望的鄰國,由于兩國都是位于東亞的地區(qū)性大國,這使得中日關系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自冷戰(zhàn)結束后,中日關系也出現(xiàn)了巨大變化,從冷戰(zhàn)前兩國關系不斷上升轉為不斷下降。兩國關系的下降使得中日在東北亞逐漸對立,增加了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因素,中日關系的惡化也對兩國政治互信,經貿旅游等產生了負面影響。尤其是自2012年中日釣魚島問題爆發(fā)后,兩國關系繼續(xù)惡化,東北亞地區(qū)籠罩在中日對抗的陰影下。

如果說釣魚島事件使得中日關系進一步惡化,那冷戰(zhàn)結束就是中日關系惡化的開始。根據以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中日關系分值數(shù)據庫為基礎繪制的中日關系年度分值折線圖可以看到,在冷戰(zhàn)結束的前23年里,中日關系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而自1991年冷戰(zhàn)結束后的21年里,中日關系急轉直下,開始走下坡路。(見圖1)雖然從2007年到2010年兩國關系有所復蘇,但緊接著2011年兩國關系再次下降,依然沒有改變整體下滑的趨勢。

圖1.中日關系年度分值(1968年—2011年)

數(shù)據來源: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對外關系數(shù)據庫,中日關系分值,http://www.imir.tsinghua.edu.cn/publish/iis/7522/2012/20120415185154180340685/20120415185154180340685_.html

那么自冷戰(zhàn)結束后,在結構層次上出現(xiàn)了哪些使中日關系發(fā)生變化的因素,使得中日關系自冷戰(zhàn)結束后就開始不斷下降呢,這些因素又對中日關系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為了探究其原因,筆者將在前人觀點的基礎上就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原因進行詳細分析和檢驗。

二、影響中日關系結構性因素的文獻回顧

提到中日關系的結構性影響因素,首先需要對“結構”這一概念進行認定。結構現(xiàn)實主義大師肯尼斯·華爾茲認為結構根據其組成部分的排列方式來加以定義。結構是這樣一個概念,它可以使我們說出預期的組織性效果如何,以及結構與單元是如何互動和彼此影響的[1]。 根據華爾茲對結構的認識,文章將結構性要素定義為:在國家層面之上的,由于國家間實力變化或重要國家調整對外政策而造成的雙邊或多邊國際地位的變化因素。

關于中日關系下降的原因,學者們眾說紛紜,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觀點,大多認為中日關系下降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這種綜合分析雖然面面俱到,卻也難免龐雜冗余,要點混淆。為了準確把握中日關系中的結構性因素,接下來筆者將排除影響中日關系的其他因素,集中對結構性因素進行分析。

(一)格局因素的視角

在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因素中,格局因素是最基礎的影響因素。20世紀70~80年代,兩極格局下的蘇聯(lián)擴張勢頭咄咄逼人,中日兩國為了共同應對來自蘇聯(lián)的威脅加強了相互間的聯(lián)系,這促成了中日關系在七八十年代的迅速發(fā)展。學者黃大慧認為,冷戰(zhàn)后,日本對華政策中原先“聯(lián)華御蘇”基礎的不復存在,使得原有的中日關系被削弱,而且在相當程度上影響日本公眾對中日關系重要性的判斷和認識[2]。 而清華大學的劉江永則從東亞格局的角度解釋了中日下降的原因。他認為冷戰(zhàn)結束后,東亞大國關系格局變化的核心是中美日三邊關系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已經完成了冷戰(zhàn)后防衛(wèi)重點從前蘇聯(lián)轉向中國的調整,因此劉江永認為,在中美日三邊關系中,美日同盟的矛頭恰恰對準的是中國,這是導致中日關系下降的重要原因[3]。

盡管已有學者對影響中日關系的國際格局,甚至是東亞格局問題提出過相關觀點,但這些觀點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是以靜止的眼光看待國際格局,忽視了格局變化的動態(tài)性。不論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單級格局的出現(xiàn),還是東亞中美日三邊關系,都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不能用靜止的格局來解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中日關系。第二是現(xiàn)有的研究通常把中國看做單一個體,沒有考慮到以中國為中心的新勢力的形成,最典型的就是中俄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礎之上建立的上海合作組織。這一新勢力的發(fā)展與傳統(tǒng)的美日同盟形成了對峙,在下面的分析中筆者會對其進行量化和賦值。

(二)美國因素的視角

在眾多的結構性因素中,學者們普遍認為美國因素是制約中日關系的重要因素之一。1951年9月,二戰(zhàn)后的美日在舊金山召開了對日媾和的會議,簽訂了片面的對日媾和合約,使日本在法律上獲得了獨立,但由于美國同時還與日本簽訂了《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從而使日本開始了在軍事和政治上依賴美國的時代,而這一時代直至今日尚未結束。日本獨立以后,其對華政策則由美國主導,日本順從。雖然隨著國際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和日本經濟實力的增強,美日關系對中日關系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在方式和程度上有所變化,但美國對日本的這種制約和影響作用至今未有太大改變。在一定意義上說,日本的對華關系只是美國全球戰(zhàn)略中對華關系的組成部分,是在對美不平等條件下的對華關系[4]。 例如,美國曾通過秘密改善中美關系的行動沖擊了日本對華政策。

日本在對華關系上之所以要看美國的眼色行事,根本原因是它始終沒有走出對美追隨外交的陰影。當前美日關系是一個包括政治、安全、經濟在內的雙邊關系整體,其中美日同盟是核心,它決定了日本對華政策不得不盡量與美國保持一致性。因此中美關系如果發(fā)展得好,中日關系也會隨之變好,相反,如果中美之間展開博弈與斗爭,日本則會成為美國對華計謀的配合者,中日關系也會因此下降[5]。 正因如此,學者龐中英認為,當前中日關系的根本癥結不在日本,而在美國。要推動中日關系進步,就要在中美關系上下功夫。防止中日關系進一步惡化的一個辦法是進一步改進中美關系[6]。

(三)中國崛起因素的視角

中國崛起是冷戰(zhàn)后東亞結構性變化中最突出的因素。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中國憑借其快速發(fā)展的經濟動力,其國內生產總值(GDP)迅速趕上并在2010年超過了日本。學者們普遍認為,中日實力,尤其是經濟實力地位的變化,是影響中日關系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結構性因素。由于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和日本的長期停滯,“中國威脅論”在日本日益蔓延,甚至一些日本人認為即使中國沒有膨脹主義、擴張主義的意圖,通過國家統(tǒng)一和追求恢復昔日帝國版圖的行動,也有可能形成對周邊各國的擴張主義和強權主義威脅[7]。

除了經濟上的矛盾以外,中國伴隨經濟增長而不斷發(fā)展的軍事實力也使日本產生了擔憂。雖然中國持續(xù)在和平發(fā)展的道路上推行其軍事現(xiàn)代化,但是中國的軍事現(xiàn)代化使日本擔心中國會憑借日益增長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肆意妄為并控制東亞地區(qū)。日本國際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日中關系的新篇章——克服歷史問題走向共存和共同發(fā)展》中指出,中國軍費連續(xù)20 年以兩位數(shù)增長,同時中國軍費開支和軍事意圖不夠透明,中國近年來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迅速增強,再加上近年來中國海軍艦艇進入他們所謂的“日本水域”,中國反衛(wèi)星試驗的成功。這些使得日本和整個東亞地區(qū)陷入擔憂之中。

在日本,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中國崛起對日本造成了威脅,這些威脅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中國軍力的迅速發(fā)展,中國在解決領土糾紛和臺灣問題上可能采取強硬立場以及中國對亞洲地區(qū)主導權的爭奪[8]。

三、影響中日關系結構性因素的研究假設和變量選擇

根據前文的分析,目前學者認為對中日關系構成影響的結構性因素主要有3個,即國際和地區(qū)格局、中美關系和中國崛起。文章將研究冷戰(zhàn)后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因素,因此筆者將列出相應的研究假設和變量選擇。

(一)研究假設

梳理了學者對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因素的論述之后,文章設定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日關系受到國際和地區(qū)格局的影響,格局中中國的勢力增長越大;中日關系越差,格局中中國勢力越小,中日關系越好。

假設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日關系受到中美關系的影響,中美關系越好,中日關系也越好;中美關系惡化,中日關系也會下降。

假設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日關系受到中國崛起的影響,中日實力差距較大,日本感受不到中國的威脅時,中日關系較好;當中日實力差距縮小甚至反超,日本感受到中國的威脅,中日關系較差。

(二)變量選擇

為了對影響中日關系的每一個結構性因素進行分析,筆者接下來將對抽象的概念進行概念操作化,使其成為具體可測量的指標。下文將從因變量和自變量兩個層次分析。由于文章分析的是冷戰(zhàn)后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因素,且由于數(shù)據所限,因此本文的數(shù)據選擇的時間段為1991年—2011年。

1. 因變量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結構性因素對中日關系的影響,因此因變量為中日關系。對于中日關系的具體恒定標準,文章將抽象的中日關系具體量化為可操作的“中日關系分值”,并采用了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對外關系數(shù)據庫中的中日關系分值。而中日關系分值的時間單位是月,為和其他指標的數(shù)據相統(tǒng)一,筆者將中日關系中每一年各個月份的分值相加,得出中日關系的年度分值。在前文根據中日關系分值所形成的圖中(見圖1),從1968年到冷戰(zhàn)結束的1991年,中日關系總體上保持著上升趨勢,而自1991年之后,中日關系則出現(xiàn)了大幅度下降,雖然在2007年—2010年兩國關系出現(xiàn)了回升,但2011年卻再次下降,沒有從總體上改變中日關系下滑的趨勢。

2. 自變量

在研究假設中,筆者認為國際和地區(qū)格局、中美關系,中日經貿和中國崛起都會對中日關系產生影響。因此這些變量都是自變量,下文將選擇指標衡量這些自變量。

(1)國際和地區(qū)格局

對于國際格局,由于冷戰(zhàn)后兩極格局已經結束,而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因此對于現(xiàn)在的格局尚未形成定論,作為對冷戰(zhàn)時期兩極格局的對應,文章將冷戰(zhàn)結束至今的國際格局稱為“冷戰(zhàn)后格局”,而這一格局從冷戰(zhàn)結束至今始終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我們可以認定國際格局是一個定量。

對于東亞的地區(qū)格局,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圍繞著中國崛起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冷戰(zhàn)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日同盟主導東亞,此時中國的勢力最小,我們可將此時的格局賦值為:1;

冷戰(zhàn)結束以后,俄羅斯的實力受到了巨大削弱,在國內外面臨困境,在投奔西方懷抱失敗后,俄羅斯提出了兼顧東西方的“雙頭鷹戰(zhàn)略”,積極在東亞尋找合作伙伴,而此時的中國為了平衡美日的壓力,也需要與俄羅斯加強合作。因此中俄兩國于1996年4月簽署協(xié)定,兩國關系上升為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中俄兩國開始了緊密合作之路,此時的格局對中國較為有利,中國勢力有所擴大,我們可將此時的格局賦值為:2;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與周邊國家關系的日益提高,2001年6月以中俄兩國為核心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其成員國還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成員國總面積約占歐亞大陸面積的3/5;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4。另外,上海合作組織還接收了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阿富汗為觀察員國。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后,中國的國家勢力獲得了進一步的擴大,以中俄為核心的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融合了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綜合性地區(qū)組織,在東亞對以美國為首的美日同盟形成了制衡,在這一格局下中國的處境變得更為有利,我們可將此時的格局賦值為3。

(2)中美關系

對于中美關系1991年—2011年的雙邊關系分值,筆者選擇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對外關系數(shù)據庫中的中美關系分值。由于中美關系分值的時間單位是月,而因變量中日關系及其他統(tǒng)計數(shù)據的單位是年,因此筆者將中美關系中每一年各個月份的分值相加,得出中美關系的年度分值。見圖2。

圖2 中美關系分值(1991年—2011年)

數(shù)據來源: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對外關系數(shù)據庫,中美關系分值,http://www.imir.tsinghua.edu.cn/publish/iis/7522/2012/20120415183809561499053/20120415183809561499053_.htm

(3)中國崛起

對于中國崛起,由于其主要體現(xiàn)在經濟方面,為體現(xiàn)中日兩國在經濟總量上的變化,筆者選擇的衡量指標是歷年中國的GDP與日本GDP的比值,比值越大,說明中日兩國實力差距越小,即中國崛起程度越大。這一指標的數(shù)據選用的是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國際數(shù)據庫中關于中日兩國歷年GDP金額(以美元計)的數(shù)據。見圖3。

圖3 中日GDP比值(1991年—2011年)

數(shù)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國際數(shù)據庫,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

然而,中日GDP比值只是體現(xiàn)了中日兩國雙邊經濟實力的相對差異,卻無法體現(xiàn)兩國經濟地位在國際領域的變化情況,因此筆者引入了GDP排位差這一指標,即中日兩國GDP在世界上的排名。通過GDP的排位差這一指標,更能夠直觀的體現(xiàn)中日兩國實力和地位的變化。這一指標選用的數(shù)據是來自國家統(tǒng)計局國際數(shù)據庫各國主要指標居世界位次的相關數(shù)據。由于自1991年以來,日本的GDP始終位居世界第二,因此只要將中國每年的GDP排位減去數(shù)值2即可得出中日兩國GDP排位之差。見圖4。

圖4 中日兩國GDP世界排位之差(1991年—2011年)

數(shù)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國際數(shù)據庫,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

四、影響中日關系各結構性要素的二元回歸分析

在對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要素進行了概念操作化和數(shù)據統(tǒng)計后,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中日關系結構性影響因素的統(tǒng)計表。見表1。

為了檢驗各結構性要素對中日關系是否產生影響及影響程度,需要對各要素進行回歸分析,以此來確定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因果關系。由于文章只集中分析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因素,排除了其他層面的因素,即只選取了眾多自變量中的一部分來進行分析,因此不能使用統(tǒng)計學建模以及多元回歸分析。對于這種情況,文章將分別對各個自變量與因變量進行二元回歸分析,并通過顯著性和置信區(qū)間雙重檢驗來確定結果是否具有可靠性,進而通過結果來檢驗假設的正確性。見表2。

a. Dependent Variable: 中日關系年度分值

注:Sig值小于0.05,表示分析結果具有顯著性,Sig值小于0.01,表示分析結果具有較大顯著性,Sig值大于0.05,則表示分析結果不具有顯著性。顯著性越高,分析結果的可靠性越大。

在對二元分析結果進行解釋之前,我們需要闡釋置信區(qū)間這一概念。置信區(qū)間是指由樣本統(tǒng)計量所構造的總體參數(shù)的估計區(qū)間。在統(tǒng)計學中,一個概率樣本的置信區(qū)間是對這個樣本的某個總體參數(shù)的區(qū)間估計。在使用置信區(qū)間進行檢驗時,如果置信區(qū)間包含0,表示母體回歸系數(shù)在統(tǒng)計上與0無法顯著地區(qū)分,我們無法拒絕虛無假設;如果置信區(qū)間不包含0,表示母體回歸系數(shù)在統(tǒng)計上與0可以顯著地區(qū)分,我們拒絕虛無假設[9]。

根據表2的分析結果顯示:

(1)國際和地區(qū)格局分值的標準回歸系數(shù)為-0.736,Sig值為0.000,小于0.05,置信區(qū)間為-30.323~-11.757,不包括0。這一結果表明國際和地區(qū)格局對中國越有利,中日關系越差,二者具有負向的因果聯(lián)系,且這一結果是可靠的。因此假設一是正確的。

(2)中美關系年度分值的標準回歸系數(shù)為-0.448,Sig值為0.025,小于0.05,置信區(qū)間為-1.900~-0.144,不包括0。這一結果出乎意料,因為這表明中日關系與中美關系不僅沒有保持一致,反而出現(xiàn)了負相關,即冷戰(zhàn)后日本不僅沒有在對華政策上跟從美國,反而是與美國唱對臺戲的。這一結論推翻了之前很多學者提出的日本在對華政策上追隨美國,中美關系越好,中日關系也越好的觀點。這一點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近來在釣魚島問題上雖然中日關系交惡,但中美關系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大幅度的下降,美國雖然指出釣魚島是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對象,但卻并未和日本持相同的對華強硬態(tài)度,反而敦促日本冷靜處理釣魚島問題。 對于這一結果,筆者認為美國雖然是制約日本的重要力量,但日本在對華政策上并未跟隨美國的腳步,而是有著自己獨立的立場。中美關系越好,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在東亞的地位越低,其與中國的矛盾也越深,此時的中日關系也越差。根據以上分析,假設二是錯誤的。

(3)中日GDP比值的標準回歸系數(shù)為-0.572,Sig值為0.007,小于0.05,置信區(qū)間為-64.633~-11.916,不包括0。這一結果表明中日GDP比值越高,即中國的GDP相對于日本的GDP增長越大,中日關系越差。此外,中日GDP排位差的標準回歸系數(shù)為0.606,Sig值為0.004,小于0.05,置信區(qū)間為2.023~8.900,不包括0。這表明中日GDP排位之差越小,即中國GDP在世界的排名越靠前,中日關系越差。將這兩項合并可以得出,中國崛起程度越大,中日關系也越差。因此假設三是正確的。

五、結論和啟示

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文中可以得出以下4點結論和啟示:

第一,東亞格局的變化是導致中日關系下降的重要原因。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東亞格局逐漸朝著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fā)展,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和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使日本在東亞的地位下降。日本地位的下降不可避免的加劇了日本與中國的矛盾。因此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里,如果中俄合作的程度進一步加強,或者上海合作組織的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中日關系勢必朝進一步惡化的趨勢發(fā)展。

第二,不能寄希望于靠改善中美關系來改善中日關系。根據分析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冷戰(zhàn)后雖然美日兩國依然處于同盟關系,但日本對華政策有自己的立場,并沒有跟著美國的步伐走。這一點恰恰證明了之前很多學者提出的“日本對華政策跟隨美國腳步”的觀點是錯誤的。相反美國與中國的關系越好,日本在東亞的地位越低,因此中日兩國關系也隨之下降。未來在處理中日關系時,既要認識到美日之間的緊密關系,也要將中美關系和中日關系分開,有針對性并且靈活的處理中日兩國關系。在努力改善中美關系的同時,還要防范日本隨時有可能制造的不利于兩國關系的事端。

第三,中國崛起與中日關系下降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根據分析結果顯示,中國GDP無論是相對日本的增長,還是在世界范圍內排名的上升,都會使得中日關系出現(xiàn)下降。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在經濟總量上已經趕上并超過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種結構上的變化會使日本及其國民產生對中國的擔憂,以及對自身衰落的不甘,增大兩國矛盾,勢必導致中日關系下降。我們在堅持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時,必須對中日關系下降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盡最大努力排除由于中日關系下降給中國崛起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四,根據4項指標的影響性大小可以看出,在眾多結構性因素中,對中日關系影響最大的是國際和地區(qū)格局,由于冷戰(zhàn)后國際格局尚未發(fā)生實質性變化,因此可視為常量,因此其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東亞格局的變化上。也就是說,在眾多結構性因素中,東亞格局的變化對中日關系產生的影響最大,第二大影響因素是中日GDP在世界上的排位差,排在第3位的影響因素是中日兩國GDP的比值。前三大影響因素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中國越有利,對中日關系越不利,且這3項因素標準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都大于0.5,說明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而第四項因素中美關系,則對中日關系呈負向的影響。

第五,總的來說,影響中日關系的結構性矛盾是現(xiàn)實存在的,我們在研究日本國內的經濟因素,政黨因素,或是其他層面的因素時,不能忽視影響兩國關系的結構性問題,也只有充分認識到這點,才能更好的把握兩國關系出現(xiàn)變化的原因及未來的發(fā)展走向。

[參考文獻]

[1] [美]肯尼斯·華爾茲. 國際政治理論[M]. 信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85—106.

[2] 黃大慧. 影響中日關系發(fā)展的深層原因解析[J]. 日本學論壇, 2005(1):39.

[3] 劉江永. 東亞格局與中日關系[J]. 外交學院學報,2005(1):64-65.

[4] 馮昭奎. 復交40年:中日關系中的美國因素[J]. 日本學刊,2012(5):49.

[5] 馮昭奎. 發(fā)展與世界潮流相一致的中日關系——兼論中美博弈對中日關系的影響[J]. 日本學刊,2010(6):9.

[6] 龐中英. 防止中日關系繼續(xù)惡化需改進中美關系[EB/OL].[2012-11-20]. http://japan.people.com.cn/GB/35464/35488/3292917.html.

[7] [日]中曾根康弘. 21世紀日本的國家戰(zhàn)略[R]. 東京:PHP研究所,2000:37.

[8] 朱立群. 日本智庫對中國崛起的研究[J]. 日本問題研究,2010(2):38.

[9] 王德育. 政治學定量分析入門[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78.

[責任編輯 李 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男人天堂伊人网|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黄色成年视频| 久久精品91麻豆|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伊人| 欧美成人免费|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97狠狠操|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777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96在线 |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色婷婷在线播放|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亚洲天堂久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福利在线不卡|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熟女日韩精品2区| 欧美劲爆第一页|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日本影院一区| 在线国产91|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综合亚洲网| 91一级片|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色噜噜综合网|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www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黄色一及毛片|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超碰91免费人妻| 国产小视频免费| 亚洲三级成人|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69av免费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99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精品9|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网视频| 久久6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