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王皞迪生平考證

2013-01-01 00:00:00孫啟新
蒲松齡研究 2013年2期

摘要:王皞迪是蒲松齡《聊齋志異·鬼哭》中的主人公。因為缺乏資料,目前很少有人考證他的生平事跡及著述。本文依據畢際有的五古《贈四甥皞迪》和《王氏世譜》、《王氏一家言》等資料,大略勾勒出了王皞迪的人生經歷,簡述了他的文學成就。

關鍵詞:鬼哭;王皞迪;畢際有;王氏一家言;鷺溪軒詩稿

中圖分類號:K825.6 文獻標識碼:A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有《鬼哭》一文,說的是清初淄川遭謝遷之變后,王皞迪借住北直隸學政王昌蔭房屋,眾多鬼魂向他呼喊訴冤,遭到王學政喝叱之事。文中的王皞迪,從現有資料來看,其生平事跡及著述鮮有記載。

《王氏世譜》及《王氏一家言》中有王皞迪的小傳,對其生平事跡記載較為簡略。目前見到比較詳細的資料要算畢際有撰寫的《贈四甥皞迪》,從中可以大概了解王皞迪少年至中年的部分情況。另外,《王氏一家言》收錄了王皞迪的不少詩文,從中也可以窺知他的部分活動跡象。

一、姓名辨析

淄川窎橋《王氏世譜》記載:“王磚,字皞迪,行四,庠生。賦性狷介,雖有勢要,不能易其志。博涉群書,手不釋卷,興至則飲酒賦詩,以自暢其幽懷。安貧樂道,淡如也。著作甚富,著有《鷺溪軒詩稿》一卷,藏于家。子二:孺長、孺健?!卑汴柗枠颉锻跏弦患已浴分型醢偟系男髋c《王氏世譜》中的記載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稱王皞迪為“鷺溪公”?!苞樝帯笔峭醢偟系臅S名,此處以其書齋名稱呼王皞迪,當系尊稱。

王皞迪的祖父王袞是窎橋王氏八世孫,生有五個兒子,其四子弘燾,即王皞迪的父親。王弘燾是窎橋王氏九世孫。查閱《王氏世譜》:“王弘燾,字明吾,行五,加御守備。子四:堊、埝、磚、均?!蓖醢偟厦醮u,是王弘燾的第三子,叔伯兄弟排行第四,是窎橋王氏十世孫,與王鰲永(字克鞏,清初戶部侍郎兼工部侍郎)的孫輩王敷正、王觀正等人是族兄弟。王觀正等人即蒲松齡在王家坐館授徒時的館東。王皞迪與他們都是窎橋王氏三世王俊的直系后裔。

王皞迪的名字在《王氏世譜》中寫作“磚”(簡化字為“磚”),其他兄弟的名字分別是堊、埝、均。筆者推斷,“磚”應為“塼”,族譜中寫作“磚”,可能是修族譜時撰稿人書寫之誤。之所以得出此結論,是因為古人,當然包括現代人,親兄弟在取名時,一般是用偏旁相同的字,以表示血緣關系親近。如王磚二伯父弘績三個兒子的名字分別是仁沛、仁洽、仁濟,都帶“水”字旁。《王氏世譜》中王磚三個兄弟名字都帶“土”字旁,唯獨王磚的名字帶“石”字旁,自然講不通。筆者翻閱《淄川縣志》時,發現在《藝文志·詩》中有署名“王塼、邑庠生”、詩題《豐水》的一首五言詩,詩云:“平疇開遠浦,雨過濯滄浪。菰底鷗驚起,蘆根荇引長。噴珠千頃碧,漱玉百泉涼。勝跡憑誰問?仙洲照夕陽。”此詩與《王氏一家言》卷之十三所收錄的王磚五律《豐水》內容完全相同,由此可以證明,《淄川縣志》中的“王塼”就是《王氏世譜》中的“王磚”。漢字簡化后,“磚”和“塼”都簡化為“磚”,因此,現今“王塼”、“王磚”均寫作“王磚”。淄川窎橋《王氏世譜》續譜的主要編撰人王克貴先生經過認真考證,同意筆者的以上觀點,認為“王磚”應該寫作“王塼”。

二、少居畢家

淄川窎橋王氏后人、曾任道光年間四川榮縣知縣的王培荀在《鄉園憶舊錄》卷一中轉錄了畢際有的五言古詩《贈四甥皞迪》,并稱贊這首詩“委曲詳盡,并其神情意態傳出,可作家傳讀”。這首詩對中年前王皞迪行蹤記載較為詳細,從中可以大概了解王皞迪的生平。

王皞迪生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比二舅畢際有大8歲,與大舅畢際壯同歲,這可從《贈四甥皞迪》得知。詩中說:“癸亥我初生,爾已八歲余”,“比時我長兄,與爾年不殊?!惫锖?,即明天啟三年(1623),上推8年,即明萬歷四十三年。再者,周村地方文史專家李國經先生所著《金周村·白陽之光》介紹,畢自嚴(生于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47歲(古人按虛歲計算年齡)時生長子畢際壯,55歲時生次子畢際有,以此推算,與上文所說王皞迪、畢際有生年無不吻合。此外,王皞迪的七古《愁》云:“疏懶已經三十秋,于今疏懶饒奇愁。”詩中說自己寫作此詩時30歲。此處的“愁”系指王皞迪因甲申年(1644)明清鼎革而引發的悲痛心情。如按畢際有所言,王皞迪生于明萬歷四十三年,此年王皞迪正好30歲,也就是《愁》詩中所言“已經三十秋”。

按《贈四甥皞迪》所言,在畢際有出生之年,即明天啟三年之前,王皞迪的母親,即畢自嚴的大女兒、畢際有的大姐就去世了。畢自嚴看到王皞迪兄弟們年齡幼小,王家人照顧不周,就把王皞迪和他的哥哥們接到自己家中撫養?!多l園憶舊錄》也說:王皞迪“幼失恃,育于外祖畢大司農家,與舅氏通州牧載積先生共讀?!睆漠呺H有的詩文來看,沒有明確提及是把王皞迪兄弟四人一起接來,還是單獨把王皞迪和他的二哥倆人一起接來,不過,通過分析詩文,可以基本斷定前來畢家的是王皞迪和他的二哥王埝。其中原因,一是這兄弟倆與畢際有兄弟年齡相仿,容易相處;二是王皞迪的大哥年齡大了,不需要個別照顧,而四弟王均又太小,離不開王家。失去母愛的王皞迪和他的二哥,在畢家盡情享受著家庭的溫暖、親人的呵護:姥爺畢自嚴親自督促他們學習,不時檢查功課;姥娘胡氏關心他們的生活,負責飲食起居;與舅舅們一起生活、學習,一起嬉戲打鬧,雖說是舅甥關系,卻如同親兄弟,感情融洽,親密無間?!锻跏弦患已浴分衅呗伞逗洼d積舅攜友登青云寺月峰》,記載了王皞迪陪同畢際有和友人一同游覽青云寺時吟詩宴飲情景。詩其一云:“催詩莫訝頻敲缽,拈紙休夸解種蕉?!痹娖涠疲骸澳究鸵囿@文陣健,詩人強半酒家豪?!逼呗伞痘魶_如冒雪遠來,旋偕登振衣閣酣飲,步前韻》,敘述了王皞迪陪同冒雪遠來的好友霍沖如登上振衣閣觀賞美景過程,說明此時王皞迪正在畢家居住。

崇禎元年(1628),畢自嚴任戶部尚書,從家鄉赴京就任;崇禎五年(1632)秋,畢自嚴罷官回鄉;崇禎八年(1635)五月,復職進京,旋即回鄉,這期間王皞迪一直跟隨畢自嚴生活。崇禎十一年(1638),畢自嚴去世后,王皞迪仍然居住在畢家,與畢際有兄弟共同讀書作文、交流學習心得。他們一般五天聚會一次,討論時藝、切磋詩文,同時借此飲酒談心。崇禎十五年(1642),畢際壯進京為父請恤,歸來途中染上疾病,治療未愈,離開人世。王皞迪失去了學業伴侶,于是返回王家,為此與畢際有來往減少了,一個月才相聚一次,聚會時也少了以往的歡樂。

王皞迪是哪一年入學,即考中秀才,現有資料沒有任何記載,因此無法考證。

三、遭逢亂世

崇禎十七年(1644),亦即清順治元年,天下大亂,明軍、大順軍、清軍交相攻伐,盜匪橫行,縉紳百姓不得不離家逃難,躲避戰亂。據《贈四甥皞迪》所言:“甲申同患難,三月共山嵎。家食既難遂,余乃風塵趨?!碑呺H有與王皞迪一起逃往深山,避難3個月,衣食沒有保障。此次避難,他們居住在淄川縣西南山區的桃花泉村,王皞迪的《桃花泉避亂》、《悲亂》可以為證。桃花泉,據《淄川縣志·輿地志·山川》記載:“縣西南五十里,村以此名。石穹窿如屋,泉滴瀝下注。”桃花泉村今屬淄川區嶺子鎮,大約于元朝時建村,村間有泉名桃花泉,村以泉名。

《王氏一家言》中王皞迪涉及戰亂的詩有7首,分別是七律《憂亂》、《桃花泉避亂》、《避亂久不歸,午夜不寐》,七絕《張仙院避亂》,七古《悲亂》、《愁》,五古《兵戈鼎沸,群盜蜂起,值官兵忽到,乃投竄無門,爰成鴟夷之什,以發見者之笑》?!短一ㄈ軄y》詩云:“昔年兩度游茲地,為避兵戈今又來。徑僻無妨為客剪,花殘未肯向君開。野人舒嘯千巖月,游子銜愁一甕醅。不審中原誰得鹿,故園回首總心灰。”詩中表露了因群雄爭霸中原,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的憂慮心情?!侗瘉y》詩云:“昔日有客嘯白鹿,乃今我亦隱桃花。白鹿逃名因放跡,桃花避亂為無家。無家無家可奈何?天心人事兩蹉跎。三百余年鼎革事,令人愁看魯陽戈。愁去愁來增牢騷,卷我茆屋秋風高。飀颼山畔促葉落,露沾平原起波濤。一日數遷率意指,驚惶到處靡祲止。方才杖履徂西山,又說東皋已耕耔。寄語同人莫怨嗟,多應歧路有微差。不然生死關頭處,底事流離未有涯?!北磉_了詩人為躲避戰亂而無家可歸的無奈心情。

按《贈四甥皞迪》所言:“自茲益闊略,談心憑雙魚。終歲或再遇,總不如當初。”甲申之亂之后,王皞迪、畢際有各自返回家鄉,沒再住在一起,他們之間聯系主要依靠信件。到了年底,形勢有所緩和,秩序開始好轉,王皞迪與畢際有才再次相見,兩人感嘆時局變化,縱論天下大事,可是昔日天真爛漫、無拘無束的感覺再也體會不到了。

清順治三年(1646),高苑(今高青縣)人謝遷起兵反清,順治四年(1647)六月十四日攻陷淄川縣城。謝遷占據淄城后,“號召東山黨羽數千入焉”(《淄川縣志》),大批義軍人馬擁入城內,還“稱號置官屬”(《蒲松齡年譜》),即建立國號,設置官署,組編隊伍。此外,謝遷義軍還殺戮官僚及其子弟,考掠豪紳富戶,明末首輔張至發的侄子張泰瑞、清初兵部尚書孫之獬及4個孫子,都被義軍殺死?!豆砜蕖费哉f:“謝遷之變,宦第皆為賊窟。王學使七襄之宅,盜聚尤眾。”文中的王七襄,名王昌蔭,字周禎,是淄川西部王所須(舉人,山西應州知州)的第五子(叔伯兄弟排行第七),他生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明崇禎十年(1637)成進士,先后任河南固始知縣、戶部主事、監察御史、北直隸學政。王昌蔭的家鄉蘇李莊與畢際有居住的西鋪村相距不遠,兩家均為淄西官宦人家,地位相當,結有姻親,畢際有的第一任妻子就是王所須的女兒,也就是說,王昌蔭是畢際有的內兄。王皞迪暫住畢家時,當與其年齡相仿的王昌蔭經常往來,切磋學問,詩詞倡和。再者,據蘇李《王氏族譜》記載:王昌蔭“配曹氏,例贈宜人;王氏,例封宜人?!逼褲上壬谒摹读凝S志異·鬼哭本事考》中推測:王昌蔭的繼室王氏,可能娶自窎橋王氏,并且是王皞迪的姑輩。由此看來,王昌蔭還是王皞迪的從姑夫,他們也有親戚關系。謝遷之亂過后,王皞迪到淄川城里辦事,可能因為王家城里的祖屋被毀,只好到王昌蔭家中借宿,于是發生了《鬼哭》所述的恐怖事件。

四、遠游晉浙

按《王氏一家言》中王皞迪小傳所言,王皞迪著有“《浙東草》、《客晉草》、《僅存草》,藏于家中?!庇纱丝芍醢偟显浻螝v過浙江、山西兩地,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次遠行。王皞迪遠游浙江、山西兩地,去拜訪什么人?有什么目的?同游者還有誰?從王皞迪的詩中得不出結論,只能大略看出其行程。但是,換個角度,結合畢際有的《贈四甥皞迪》考慮,卻能看出問題的端倪。

《贈四甥皞迪》中云:“丙申余竊祿,高梁六載逾”,“辛丑一暫歸,聚晤只須臾”。畢際有于丙申年,即順治十三年(1656)考授山西稷山知縣,于辛丑年,即順治十八年(1661)升任江南通州知州。詩中說:“親朋接踵至,屢屢煩招呼。堅臥長白山,爾志甘犁鋤?!碑呺H有厭煩那些親朋好友前來打“秋風”,索取錢財,稱贊王皞迪甘心家鄉農耕生活,不外出遠游,不給他人添麻煩。反觀此話,既然與畢氏無關緊要的人都不遠千里前往他的官署,那么作為畢氏至親好友的王皞迪,肯定會接受邀請前往游玩。這或許就是王皞迪兩次遠游的原因吧。

王皞迪游歷山西,當在順治十三年、十八年之間。王皞迪此次行程不甚清晰,《王氏一家言》中與此有關的詩只有4首。從詩中看出,王皞迪當在夏天從濟南西去邯鄲,然后進入太行山區,正如七律《邯鄲道中》所言:“炎炎溽暑賦長征,千里修途系客情?!薄皬拇巳肷缴n翠滴,閑云野鳥導行旌。”王皞迪在山西上黨地區(清設潞安府),也就是現在的長治市逗留時,已進入秋季,七律《上黨官署秋夜有感,和大成韓五弟扇頭韻》描寫了作者夜宿潞安府衙的感受。王皞迪在山西期間,曾到河津的五龍山游玩,寫有七律《登五龍山,和一泉孔先生韻》,詩中云:“特地南來謁五龍,蒼松十面擁孤峰。危巖喜見銜花鹿,杰閣驚聞隔院鐘。方拜袞冕瞻法象,旋披鱗甲識真容。不知澤霈三韓者,來自玄天第幾重?”河津與稷山相臨,王皞迪當從稷山縣衙慕名前去游覽五龍山。從五律《促裝返轡》來看,王皞迪于該年的秋末準備行裝,意欲返回家鄉。詩云:“揚鞭辭晉國,嚼爾一奚囊。行止從吾好,去留不用商。征衣怯冷暖,驛路苦風霜。彈指歸三徑,東籬菊正黃。”表達了詩人想念家鄉生活,執意離開客居地的情感。

王皞迪的浙東遠行當在順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年之間。王皞迪此次行程,經山東的臨沂(七律《次沂州城南李家村早發》),過郯城(七律《次郯城縣早發》),渡過黃河(七律《渡黃河》),到達江蘇的高郵(《自高郵州西關南望高郵湖》)。王皞迪到達揚州后登塔賦詩,寫有七律《維揚登塔》,還寫有《過召伯湖》。接著,王皞迪來到鎮江,寫作七律《自瓜州抵京口》,后到常州,作有七絕《舟抵常州,登岸散步,觸目偶詠,兼動歸思》,再到崇川(七絕《二月二日將至,崇川舟行,俚語錄呈二舅》、《崇川登狼山》)。至此,王皞迪到達通州畢際有的官衙。王皞迪此次遠游,動身時間在年初,于二月上旬到達目的地。此后,王皞迪還有一次西游,其行程是,從通州出發,先到達蘇州,再到浙江的杭州,這從五律《再過杭蘇》可以看出這段行程。之后,從杭州乘船沿錢塘江逆流而上(《武林登舟,溯錢塘江入婺》),游覽了富春江的嚴光釣臺,到達浙江的金華(舊稱婺州),然后由此折返(《婺陽返棹》),回到畢際有的官衙,也有可能直接回到家鄉。

王皞迪浙東之行歌詠較多的地方是富陽的嚴光(字子陵,東漢著名隱士)釣臺?!锻跏弦患已浴肥珍浲醢偟细柙亣拦獾脑姽灿?首,分別是《過嚴先生釣臺》、《渡七里龍,過子陵先生釣臺》、《過嚴子陵先生釣臺》。七絕《過嚴子陵先生釣臺》小序云:“土人述詩云:‘君為名利隱,我為名利來,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臺?!弋斪餍荩裁托菀娭?。余非名利客,何艱于一見耶?乃去時風帆倉卒,歸時同行糧艘,竟未獲一覲先生顏范。瞻顧臺下,蹺首情深,再賦數章,以志景慕云?!毙⌒蛲嘎叮醢偟先r經過嚴子陵釣臺,因為時間倉促,沒有來得及瞻仰釣臺,回來時乘坐官方運糧船,個人行動不自由,也沒有閑暇時間去瞻仰釣臺,為此十分遺憾,不禁感嘆道,自己不是名利客,為什么就沒有機會拜謁清高的嚴先生呢?由小序得知,這是王皞迪歸來路過子陵釣臺時寫作的組詩,計有5首七絕。

五、卒年無考

王皞迪于何年離世?《王氏世譜》、《王氏一家言》都沒有記載,其他資料也沒有記錄,因此難以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王皞迪早于畢際有離開人世。從《王氏一家言》所收王皞迪詩文來看,沒有為畢際有寫作的挽詩。畢際有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去世,王皞迪應當早于康熙三十二年辭世。

淄川人、清康熙年間刑部左侍郎高珩在為王皞迪《僅存草》所作序言中感嘆:“獨惜皞迪懷瑾不偶,修文遽招,為可惜耳?!币馑际钦f,具有高尚品德的王皞迪命運不好,過早去世,真是可惜呀。由此可以推知,王皞迪去世得比較早。

六、文學成就

按照《贈四甥皞迪》的描述,當畢際有能夠寫作詩詞文章時,王皞迪已經成為當地的知名儒生了。王皞迪寫得一手好文章,堪與蘇軾相比;寫得一筆好字,頗似懷素;詩寫得神秘幽艷,繼承了李賀的詩風;精于易理,可與邵雍相比;不僅如此,王皞迪還精通醫學,懂得風水學;同時又練習武功??傊且粋€能文能武的全才。畢際有的這些話當然有夸張的成分,但從一個側面說明王皞迪的確不是凡夫俗子。

據《王氏一家言》所載,王皞迪著有《浙東草》、《客晉草》、《僅存草》,而據《王氏世譜》所言,王皞迪著有《鷺溪軒詩稿》,這可能是他晚年對自己詩篇的匯編,也有可能是其子孫的輯錄。此詩稿沒有傳世,估計早已散佚。《王氏一家言》選載王皞迪各類詩186首、詞9闕、文章40篇。由此看出,王皞迪精于創作,不但數量繁多,而且質量上乘?!锻跏弦患已浴分羞x載了王皞迪代王樛寫作的3篇文章、代畢際有寫作的2篇文章。王樛、畢際有的文才在清初淄川地區堪稱一流,能夠入他們的法眼,委實不易。此外,王皞迪還代他人作詩24題、31首。

《王氏一家言》收錄了周村解元、戶部郎中徐日升為王皞迪《浙東草》撰寫的序言。徐日升在序言中稱贊王皞迪“可與言詩”,是“能詩者”。高珩在《僅存草》序言中贊揚王皞迪“筆致清綺,累累貫珠”,并對其“卒業遺編,為之三嘆”。

王皞迪的次子王孺健文才也很不錯,《王氏一家言》稱其“業儒,早夭”,有遺詩一冊,選錄了他的七律9首、七絕9首。

參考書目:

1、(清)張鳴鐸鑒修、蒲喜章整理《淄川縣志》,淄博市新聞出版局準印,2002年。

2、淄博市淄川區區志編纂委員會編《淄川區志》,山東齊魯書社,1990年。

3、淄川窎橋《王氏世譜》。

4、淄川窎橋《王氏一家言》。

5、淄川蘇李《王氏族譜》。

6、盛偉著《〈聊齋志異〉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7、(清)張篤慶著《厚齋自著年譜》,轉引自《蒲松齡研究》,2001年第4期。

8、(清)王培荀著,蒲澤校點《鄉園憶舊錄》,山東齊魯書社,1993年。

9、路大荒著,李士釗編輯《蒲松齡年譜》,山東齊魯書社,1986年。

10、鄭峰主編《淄博歷史人物》,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11、李國經著《金周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av永久|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a视频| 蜜臀AV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99|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第一页亚洲|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在线小视频|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日韩在线2020专区| 91青青草视频| 国产美女91视频|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色噜噜在线观看| 五月天久久婷婷| 日韩毛片免费| 欧美无专区| 国产偷倩视频|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 久久综合色视频|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床戏一区|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国产导航在线| 午夜啪啪网|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91福利免费|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日韩毛片视频|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免费激情网址|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青青久久91|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91系列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免费在线a视频| 午夜福利网址| 亚洲天堂免费|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va|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久久亚洲天堂|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第一页|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日韩黄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