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教科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最后的時刻》。
教材簡析:
本篇課文是小說《紅巖》的節選,課文生動地描寫了解放戰爭時期涌現出的杰出女英雄江姐犧牲前的悲壯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個生活嚴謹、對革命事業無比堅貞、視死如歸的女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學情分析:
由于故事所處年代距離學生們較遠,學生們對解放戰爭知道的甚少或者是一無所知,老一輩革命家所表現的崇高品質學生不一定理解,所以學習本課可以讓學生對解放戰爭有初步了解,并在心中樹立起革命英雄及共產黨人的豐碑。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所表現出來的鎮定從容、視死如歸的品質,學習江姐對革命事業的熱愛和勇于獻身的精神。
能力目標: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對革命者的敬仰之情;學習作者以悲壯的色調,來突出主人公對革命無比堅貞的描寫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革命英雄的崇敬愛戴之情,從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學習描寫人物心里、表情的句子,從具體事件中體會革命者的精神,感受江姐高貴的品質。
2.學習作者用細節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視劇《江姐》片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中央電視臺曾熱播過一部電視劇《江姐》,你們看過嗎?(大屏幕出示江姐視死如歸的鏡頭)劇中的哪一個鏡頭打動了你的心?(學生各抒己見)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地走近《江姐》。(板書:《最后的時刻》。)
過渡: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堅強的代表,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動了無數人的心——“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那么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最后的時刻》。
二、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并概括出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都做了哪些事情。
2.學生匯報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都做了哪些事情。結合學生匯報,大屏幕出示:處理文件、整理著裝、深情告別。
過渡:對于每一個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因為生命對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一旦失去,永遠不可能重來。所以提起死亡,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總會充滿了恐懼、悲傷,也會有對生命的留戀和不舍。那么江姐在生命最后的時刻害怕了嗎?沒害怕,甚至沒有讓我們感到她有一點的悲傷。這與我們面對死亡是完全不一樣的。下面就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之中,看看江姐的哪些表現與我們是不一樣的。
三、深入理解
1.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1、2自然段,學生邊聽邊把江姐處理文件時感受最深的句子勾畫出來。
2.學生交流:先讀一讀找到的句子,再說說感受深的理由。
3.引導學生交流江姐處理文件時的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的句子,讓學生感悟到江姐的從容鎮定、機敏老練。
4.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重點句子,一邊讀一邊討論怎樣才能讀出江姐的從容鎮定、機敏老練。
5.面對生命的最后時刻,江姐認真地整理著自己的著裝,3、4、5自然段中的一些語句寫得特別好,作者通過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革命者的高大形象,下面同學們默讀課文3、4、5自然段,畫出江姐整理著裝的句子。
6.討論交流:你找出了哪些句子,這是什么描寫?學生匯報。
引導學生重點分析:“藍色的旗袍外面套著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線衣。江姐習慣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塵,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彎著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鏡子前照了照,在室內試著走了幾步,像是要參加什么隆重的典禮似的。”
問:你參加過一些隆重的典禮嗎?參加典禮時你會作哪些準備?
生回答(穿干凈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
可江姐的表現讓我感到出乎意料,你們覺得呢?
討論:她為什么會這樣做呢?
大屏幕出示:
藍色的旗袍外面( )著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線衣。江姐習慣地用手( )身上的灰塵,再( )旗袍上的折痕,然后( )著身子( )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鏡子前( ),在室內試著( )幾步,像是要去參加什么隆重的典禮似的。
(師生共同完成)然后討論:
江姐真的要去參加隆重的典禮么?(江姐精心打扮是要走上刑場。)
再讀讀這段話,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江姐?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說出江姐的生活嚴謹、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品質。
7.播放江姐最后一次受刑時的視頻,看到這個場面你想說點什么?這一部分應該怎樣讀?(帶著感悟去讀這段話,用心去讀這段話等)指名讀課文,請學生評價,一邊討論一邊品讀,直到讀出味道為止。
過渡:當竹簽子釘入江姐的十指,江姐面對敵人大義凜然地說:“你們可以砍斷我的手,殺掉我的頭,但是要組織是沒有的。”嚴刑拷打見證的是江姐的錚錚鐵骨和敵人垂死的掙扎。這是江姐斗爭的勝利,敵人的末日就要來了,此時的江姐走向刑場,就是走向敵人失敗的慶典。江姐和獄中的難友親如兄弟姐妹,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告別時的動人情景。
8.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6~16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
9.匯報交流,師生共同交流學習:
江姐抬起頭來,像對自己,也像對著大家說:“要勇敢一些!每一個革命者,當他面臨著最后考驗的時候,都應該——臉不變色,心不跳!”
師:在生命最后的時刻,江姐沒有懼怕死亡,她把死亡當做最后的考驗,用自己的意志與敵人進行又一次的戰斗,她堅定地對自己說——
生(接讀):“要勇敢一些!每一個革命者,當他面臨著最后考驗的時候,都應該——臉不變色,心不跳!”
師:面對著親愛的戰友,一個個年輕的同志,未完的工作要由他們繼續,江姐希望他們也有堅定的信念,此時她會深情地對同志們說——
生(接讀):“要勇敢一些!每一個革命者,當他面臨著最后考驗的時候,都應該——臉不變色,心不跳!”
師:面對著即將到來的黎明,這不僅是江姐,也是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的革命者共同的宣言!
生(接讀):“要勇敢一些!每一個革命者,當他面臨著最后的考驗的時候,都應該——臉不變色,心不跳!”
師:到這里我們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江姐犧牲前會這樣的從容鎮定,就是因為她是——
生(齊說):革命者。
師:她有堅定的——
生(齊說):信念,頑強的意志,當面臨最后考驗的時候,才會從容鎮定,毫不畏懼。
四、拓展升華
1.帶著對革命必勝的信心,江姐大步向門口走去。她走到門口又停了下來,回頭向室內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張雙層鋪,一張小條桌,墻上的破鏡子……
江姐面對著朝夕相處的戰友,她有多少話要說呀,她會對同志們說些什么呢?
2.學生談感受。
3.這一看,不是意志的動搖,這一次回眸,寄托了江姐對生命的留戀,對親人的牽掛,對戰友的不舍。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同志們,永別了!”牢門外等待江姐的是死亡,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江姐和其他難友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的悲壯情懷。讓我們帶著贊頌和敬仰齊讀最后一段吧!
4.清明節就要到了,你不想對江姐和像江姐一樣的先烈們說點什么嗎?(學生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五、學習寫法
過渡:同學們,作者是用哪些方法使江姐高大的形象躍然紙上的呢?(學生交流后大屏幕出示。)
小結:作者巧妙地抓住江姐的語言、動作、神態等進行細致的刻畫,使江姐高大的形象躍然紙上,富有感染力,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等對人物進行刻畫,使你筆下的人物更加生動形象,栩栩如生。
六、激情總結
同學們,我們生在新世紀,長在紅旗下。我們要牢記:五星紅旗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我們要時刻學習烈士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