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金業務在我國起步較晚,但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而商業銀行在未來中國黃金市場發展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商業銀行發展黃金業務的必要性、現狀和業務優勢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對如何加快發展商業銀行黃金業務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黃金業務 優勢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近年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也得到快速發展,基金、保險等各類理財產品呈高速增長,而黃金業務的發展卻相對落后。自2002年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之后,中國的黃金市場呈現欣欣向榮之勢,黃金交易快速增長,黃金品種推陳出新,尤其是隨著黃金期貨的推出,更是吸引大量投資者的關注。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應利用自身優勢,大力拓展黃金業務,滿足市場需要,豐富自身業務結構,讓黃金業務成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一、商業銀行加快發展黃金業務的必要性
(一)黃金市場本身發展的需要
一是因為黃金是一種兼有貨幣、金融商品和普通商品多重屬性的實物。作為貨幣屬性,黃金仍被各國中央銀行儲備,作為主要儲備資產之一;作為金融商品,以黃金為標的的各種投資活動持續發展,如實物黃金、賬戶金和黃金衍生產品等;作為商品,黃金是稀缺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鑒于黃金的特殊性,世界上許多國家對黃金實施商業化運作,由商業銀行參與實現,國家對黃金的管理政策可通過央行傳導于商業銀行。因此,商業銀行參與黃金市場有利于充分發揮黃金的貨幣屬性、金融屬性和商品屬性。
二是因為中國黃金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其黃金價格確定現以國際金價為基準。而根據國際黃金定價經驗,合理黃金價格的形成離不開商業銀行參與,商業銀行對黃金的流通和定價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為中國商業銀行發展黃金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二)商業銀行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發生了顯著變化,商業銀行的競爭范圍也由傳統業務擴展到新興業務,尤其是中間業務的蓬勃發展成為重要的主要盈利來源。現今,黃金雖然非貨幣化,但仍活躍在投資領域,完全有可能成為商業銀行利潤的新增長點。商業銀行以黃金為標的開辦黃金定投、期貨、期權等衍生黃金業務,有利于增加客戶保證金等短期存款,獲取存貸利差、手續費等收益。
(三)客戶理財需求日益增長的需要
過去的十年,基金、保險、人民幣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均獲得空前的發展,但在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背景下,基金、股票等產品收益受到抑制,保險銷售也增長緩慢,信托產品也因房地產調控受到監管層嚴格管制,客戶投資渠道變得狹窄。在此背景下,黃金以其投資、收藏等多種功能和價值成為理財新秀,加之黃金品種日益多樣化,正可以滿足許多客戶的家庭收藏需要和理財投資需要,因此,銀行理財師在為客戶配置理財產品時需要將黃金產品作為一種重要的品種進行配置。
同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黃金業務,發展一批企業客戶,如通過黃金租借業務,幫助產金企業融通生產資金,擴大生產規模,同時滿足用金企業生產周轉所需黃金,規避金價波動對企業財務的沖擊。
二、商業銀行黃金業務現狀
(一)黃金業務品種日益多元化,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目前,商業銀行已開辦的黃金業務主要包括:黃金自營交易業務、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業務、賬戶金業務、實物金銷售保管與回購業務、黃金租借業務、黃金寄售業務、黃金T+D、黃金質押貸款,黃金業務品種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但目前在黃金質押貸款、黃金積存、黃金倉儲、清算、交割、黃金掛鉤理財產品、黃金套期保值、黃金信息咨詢等產品和金融服務方面還發展遲緩,黃金業務有待進一步創新。
(二)黃金業務交易量增長迅速,但總量仍不高
近年來,商業銀行黃金業務發展迅速,交易規模成倍增長,已成為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2011年上海黃金交易所達到29家商業銀行會員,占會員總數的17.47%,其黃金交易量占交易總額的64.54%。其中,黃金自營業務代理業務2011年成交2834噸,同比增長35%,賬戶金成交2003噸,同比增長50%,實物金(19家銀行)成交135噸,同比增長62%,黃金租賃業務(9家銀行)成交301噸,同比增長93%,黃金拆借業務(4家銀行)成交32噸,同比增長200%。但同時看到,商業銀行黃金業務總量仍較小,成長空間較大,尤其是黃金同業拆借、黃金租賃等業務。
(三)商業銀行發展黃金業務逐步放開,但制度有待健全
2002年始,央行準許商業銀行開辦黃金買賣等八項業務,拉開了商業銀行辦理黃金業務的序幕。面對業務的快速發展,2010年7月六部委聯合發表了《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擴大了商業銀行進出口黃金的資格,打擊地下炒金等。《意見》中指出通過擴大有進出口黃金資格的商業銀行數量,這意味著商業銀行黃金業務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但必竟《意見》的提出與最終制度的建立還有一段路要走,制度的建設有必要加快進行。
(四)黃金投資逐漸為投資者所認識,但客戶對黃金認識層次不一
隨著商業銀行的宣傳與業務代理,越來越多的客戶在過去的10年享受到黃金上漲帶來的實惠,許多客戶逐步將黃金作為一項重要的資產進行配置。但同時,有許多客戶熱衷投機活動,過度追逐黃金的價格利差,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合理引導投資,倡導正確的投資理念也是商業銀行職責所在。
三、商業銀行黃金理財業務優勢
(一)商業銀行資金網絡龐大、信譽良好
近些年,我國商業銀行加快技術革新,資金結算等網絡系統發展迅速,已為黃金市場的重要做市商。同時,中資銀行在政府的支持下積累了良好的信譽,具有較好的品牌知名度。
(二)商業銀行網點眾多、客戶資源廣泛
商業銀行有遍布全國的網點,客戶基礎較好,輻射功能較強。同時,商業銀行營銷渠道廣泛、營銷人員素質較高、基礎設施等過硬,充分滿足投資者倉儲、交割等方面需求,并可通過網點、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多種方式參與業務交易。
(三)商業銀行已建立較為完善的風險評價體系和內部管理系統
我國商業銀行受政府較為嚴格的監管,內控體系日益健全,整體業務較為穩健,可以較好地控制黃金業務風險。
(四)商業銀行在金融現貨產品和衍生產品交易方面有著相對豐富的經驗
商業銀行有能力為黃金市場投資者提供交易平臺,幫助黃金企業參與套期保值類交易,使其能鎖定成本、穩定收益,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
(五)商業銀行在黃金業務中可實現銀企雙贏
商業銀行既是黃金的需求方,也是黃金的供給方,既可以參與黃金買賣,也可以向黃金生產商和黃金使用企業提供融資、黃金租賃等服務,有效解決其流動性問題,實現銀企雙贏。
四、商業銀行加快發展黃金理財業務對策建議
(一)完善業務制度,為黃金業務全面展開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
相對于國際主要黃金市場,我國起步稍晚,缺乏基礎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對“地下炒金”管理,衍生品市場監管、進出口權的管理、完善黃金市場做市商和黃金投資稅收政策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建立健全。因此,為推動黃金市場在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需要盡快理順和出臺相關制度。其中以下政策尤為重要:
一是擴大商業銀行黃金進出口權。當前四大銀行已獲得黃金進出口經營權,但銀行進口黃金仍有較多的限制,尚不能以人民幣兌換外匯到國際上購買。《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擴大其他銀行此項權利,具體落實還需要時間。
二是落實商業銀行結匯、購匯政策。對于個人黃金業務,國內黃金需求激增,銀行要用大量外匯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這對中國的外匯管制是一個挑戰。對于套期保值業務,商業銀行在向黃金生產、加工企業提供此項業務時,黃金生產、加工企業只能提交人民幣保證金,但銀行與國外交易對手進行的套期保值交易是以外幣清算,因此,需要出臺相應的購匯政策來滿足外匯平衡。
三是稅收政策優惠。同時,在市場發展初期,需要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來體現對黃金企業的政策支持,以增強吸引力,加快市場培育。同時,對四大商業銀行在海外采購黃金時的免稅政策擴大到其它中小銀行。
(二)加快產品創新,不斷推出多元化黃金業務服務
一是在業務品種上,開發黃金理財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可結合做市商制度,開辦黃金遠期、黃金期權、以人民幣報價的黃金衍生品交易,并重點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加快推動黃金質押貸款等融資產品發展。
二是面對企業,商業銀行可圍繞黃金開采、生產加工、精煉、銷售等整個產業鏈條,做好黃金企業融資服務,支持大型企業集團發行公司債券、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拓寬黃金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三是面對個人投資者,商業銀行可加強與保險、資產管理、信托、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積極開發結構性理財產品。同時,加快個人黃金理財類產品的創新,如黃金定投業務,即客戶在每月固定日期存入一定金額按當日金價直接買入黃金,分享黃金的長期收益。再比如,可與信托公司合作,開發黃金信托產品。
四是在黃金業務服務方面,在現有的代理交易,資金清算,黃金倉儲、交割、運輸,黃金代保管,黃金鑒定,黃金投資咨詢等方面,商業銀行還應進行精細化管理,提升客戶服務質量。
(三)完善商業銀行自身基礎建設,提升黃金業務辦理能力
商業銀行要發展好黃金業務,首先要全面推進自身建設,提高自身參與黃金市場的實力,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是統籌規劃,加快推進黃金業務發展。成立專門機構或工作小組盡管制定黃金市場業務發展規劃和操作細則,對黃金業務的系統建設、清算工具、營銷規劃、隊伍建設等進行系統安排,推動業務與市場需求接轉軌。
二是完善軟硬件建設,為黃金理財業務提供良好保障。一方面,要讓更多銀行網點經營實物金,在理財室、財富管理中心、私人銀行或中小企業中心等設立貴金屬交易專區;另一方面,加強銀行內黃金交易系統建設,如黃金交易清算系統、實時牌價接收系統和交易臺賬系統等。
三是培育人才隊伍,提升黃金理財能力。商業銀行要培養理解黃金市場運行機制、發展狀況、國際行情、技術操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同時,強化對客戶經理業務培訓,做好人力資源激勵,打造一支懂理財、善營銷、守法規的理財經理隊伍。
四是完善風險控制措施,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商業銀行還要盡快完善有效的稽核系統和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檢查制度和合規意識,保證黃金業務規范發展,杜絕風險隱患。
(四)加強培訓引導,合理引導客戶參與黃金理財。
當前,民間投資黃金逐步形成一股熱潮,要引導客戶和市民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避免過度投機,投資黃金的種類、數量要與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增強對黃金的理解和認識。在對有融資需求的客戶,可引導黃金質押貸款業務,將投資與融資很好地結合。對于有套期保值需求的企業客戶,建議咨詢專業人士,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商業銀行可充分發揮網點布局優勢、通過在網點張貼產品宣傳海報、擺放宣傳折頁、通過電視、LED滾動顯示屏、貴金屬交易區等形勢開展黃金業務的宣傳,讓更多客戶有直觀認識和深入了解。
商業銀行在為客戶合理進行黃金理財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自身的信譽度,以此來穩定和拓展客戶資源,并完善客戶的后續服務,從而為黃金業務的長遠發展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
盡管黃金業務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空間巨大,無論是個人客戶,還是企業客戶,都存在著對黃金業務的巨大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必須抓住機遇,將黃金業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制定長遠規劃,立足國內市場,努力開拓國際黃金市場,積極開展黃金產品和服務創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和黃金理財產品創新。
隨著我國商業銀行對黃金業務的進一步介入,在增加商業銀行利潤和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也必將大大推進我國的黃金業務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沈小煒.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在中國黃金市場中的作用[J].黃金,2006(3).
[2] 孫瑩 ,閻奇.淺析我國商業銀行黃金業務的發展[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11):50.
[3]劉小億,劉飛.淺析我國商業銀行的“黃金之路”[J].投資研究,2010,(11).
[4]農衛東.我國商業銀行黃金業務發展策略探析[J].財稅金融,2012(3):55.
[5]商業銀行拓展黃金業務正當其時.中國黃金報[J]. 百度. 2010.09.21.
[6]商業銀行爭食黃金業務倒逼金交所變法[J].中國經營報(北京). 百度.201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