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寧德市經濟發展形勢
1、農業生產形勢較好
2012年1-9月,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91.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農業產值86.78億元,增長5.5%;林業產值7.88億元,增長3.2%;牧業產值15.48億元,增長7.9 %;漁業產值76.59億元,增長6.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5.21億元,增長6.6%。1-3季度,全市茶葉產量6.14萬噸,同比增長9.3%;食用菌鮮品和干品總產量8.62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0.88萬噸,增長11.1%;春夏收藥材面積7.90萬畝,增長24.3%;產量0.94萬噸,比增17.5%。1-3季度,全市水產品產量50.90萬噸,增長5.7%。
2、工業保持快速增長
1-9月,全市工業完成投資197.06億元,增長22.5%,增幅比1-8月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完成投資2.52億元,增長416.9%; 制造業完成投資110.30億元,增長32.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84.25億元,增長9.5%。1-3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36.17億元,同比增長20.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有力支撐了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從分行業看,全市34個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實現增長,其中12個行業增幅超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水平。分產品產量看,統計的6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產量同比增長的有49種,占總數的81.7%。從輕重工業看,前三季度,全市輕工業實現增加值95.86億元,同比增長23.0%;重工業實現增加值240.31億元,同比增長19.0%,重工業比輕工業慢4.0個百分點。從不同經濟類型看,前三季度全市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增加值312.12億元,占全部經濟類型的92.8%,同比增長21.8%,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高出1.7個百分點。
3、市場需求回穩提升
一是投資增速繼續加快。1-9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49.38億元,同比增長37.8%,增幅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35.08億元,同比增長39.0%,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快8.3和7.9個百分點,呈逐季加快之勢。前三季度,全市工業完成投資197.06億元,增長22.5%;基礎設施完成投資89.91億元,增長45.0%,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50.68億元,增長37.7%;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38.46億元,增長54.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0.77億元,增長175.5%。1-9月,按驗資口徑統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8286萬美元,同比增長35.2%,增幅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按歷史口徑統計,前三季度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8267萬美元,同比增長10.1%。
二是消費需求總體平穩。1-9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42 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189.40億元,增長16.4%;農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7.02億元,增長10.9%。1-3季度,全市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90.20億元,增長16.0%,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八成以上,達到87.9%,其中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82.66億元,增長15.9%,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4.4%,占批發零售業零售額的96.0%。從分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看,前三季度全市月均零售總額超24.0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量保持在3.3億左右。
三是出口需求企穩回升。1-9月,全市進出口總額14.76億美元,同比增長22.8%。其中,出口13.18億美元,增長26.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1.1個百分點,特別是在4月份扭轉下降格局之后,累計增速呈逐月回升態勢,出口累計增幅居全省各設區市的位次由年初的末位前移至第三位。從出口產品結構看,1-9月全市飲料食品類出口增長1.85倍,水產品出口增長26.6%,紡織品類出口增長49.1%,礦物材料制品出口增長26.5%,機電產品出口增長5.8%,農產品出口增長0.3%,這六類出口產品占全市出口總值的85.6%。從出口市場看,亞洲市場占比超六成,其中亞洲國家出口額占60%以上。
四是城鄉居民收入增加。1-9月,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958元,同比增收887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8元,同比增收193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1%。從收入構成看,受企業用工工資和農產品價格提升的帶動,全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分別增長18.1%和17.1%,增幅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和經營凈收入10.5個和4.6個百分點;而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分別增長29.0%和26.3%,高于農民14個和7.5個百分點。
五是市場物價漲幅回落。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漲幅0.3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物價上漲2.6%,農村上漲2.0%。從調查的八大類商品看,食品類商品價格上漲5.5%,拉動CPI上漲1.8個百分點,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水產品和蔬菜類商品價格分別上漲7.7%和18.3%,漲幅較高;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商品價格上漲3.0%;衣著類、煙酒及用品類商品價格分別上漲2.1%和1.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居住類、交通和通訊類商品價格分別上漲1.0%、0.8%和0.6%。
二、當前寧德市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業增長面臨下行壓力
從先行指標看,工業生產形勢不容樂觀。1-9月,全市97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型企業124家,小微企業846家,970家規模以上中、小型工業企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持續下降。1-3季度,全市有169家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特別是一些中型企業,如大唐火電、安諾紙業、嘉華電機等企業減少產值都在億元以上。
從市場需求看,市場需求不足,產品銷售不暢。前三季度,全市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9.7%,比上年同期回落5.8個百分點。1-9月,全市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6.1%,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從4月份起持續6個月居全省各設區市末位。34個行業中,有3個行業產銷率不足95%,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雖然產值和增加值增長較快,但銷售狀況不容樂觀,產品銷售率僅有85.01%,同比下降4.85個百分點。
從企業生產經營看,成本上漲壓力繼續加大,資金回籠困難。一是企業融資成本提高。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息支出14.95億元,同比增長41.4%,其中15.4%的企業利息增長在100%以上。二是企業用工成本提高。1-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付職工薪酬同比增長37.6%,薪酬增幅較快。三是原材料價格上漲。2012年以來,由于原材料、能源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進一步擠壓了企業利潤空間。
2、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短板”
1-3季度,寧德市服務業增幅持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呈1位數的低速增長,增幅在全省各設區市均居后三位,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同比明顯下降。分行業看,有7個行業增速均為1位數,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營利性服務業和非營利性服務業等6個行業增幅位居全省后三位。一是房地產業下行影響明顯。1-9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98.49萬平方米,其中第三季度銷售量比第二季度增加23.42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1.2%,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仍回落7.6個百分點。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22.9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庫存明顯減少,但待售面積總量依然較大。二是商貿業增速低緩。近年來,寧德市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近1/4,但由于企業總體規模小、層次低的局面未根本改善(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限額以上企業僅占32%左右),至今維持一位數的低速增長態勢。三是金融業增加值增速趨緩。雖然當前金融預調、微調的信號相對明確,但受政策滯后性的影響,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增速趨緩。四是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速減緩。1-8月,全市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同比增長19.6%,比上半年和前7月回落7.7個和3.0百分點。
3、需求動力不足影響經濟增長后勁
一是工業投資增長壓力凸顯。近年來,投資增長是寧德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要來源。1-3季度,隨著福鼎核電一期、寧武高速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竣工或投產,后續項目投資量的跟進日顯重要。從項目情況看,福壽高速和沈海復線柘榮至福安段等新開工項目尚未形成工作量,海西寧德工業區千萬方儲油項目等已開工項目由于諸多原因進展緩慢,且仍有部分計劃開工項目未開工。從基數看,2011年第四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39.33億元,比前三季度平均量(108.72億元)多出30.61億元,因而今年要保持投資高速增長則第四季度投資仍需加快。
二是消費需求仍顯不足。1-3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42 億元,同比增長15.7%,增幅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1.8個和1.0個百分點,呈逐季回落之勢。消費動力不足雖受汽車下鄉、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刺激政策退出因素影響,但更主要還是居民收入增長趨緩造成消費意愿不強。
三是外部市場持續低迷。從外貿出口看,由于美國經濟恢復緩慢、歐債危機深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原因,外部需求不足格局一時難以根本扭轉,出口形勢不容樂觀。1-3季度,全市外貿出口總值增幅雖逐月回升,但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回落33.1個百分點),同時工業出口交貨總值增幅也呈回落之勢。1-9月,全市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9.7%,比上年同期35.5%回落5.8個百分點。
三、近期寧德市經濟發展形勢展望
1、不利因素
一是外部經濟環境依然嚴峻。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雖已進入第5個年頭,但歐美經濟依然難見起色。尤其受歐元主權債務危機拖累,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馬車”明顯失速。可以說,我們已進入一個貿易保護加劇、金融風險猶存、慢復蘇、低增長的發展新階段,這將對寧德市經濟企穩向好帶來嚴峻挑戰。
二是經濟回升的基礎不夠穩固。雖然2012年寧德市整體經濟延續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但支撐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不夠穩固,不確定性因素還不少,一些行業、一些企業處于發展困難當中。出口下滑、企業經濟效益不佳、有效需求不足和財政收支矛盾等問題尚難根本緩解,尤其是后續項目投資有待跟進。2012年以來,投資對全市經濟增長支撐作用有力。隨著福鼎核電一期、寧武高速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竣工或投產,后續項目投資量的跟進尤為關鍵。
2、有利條件
一是中國宏觀經濟觸底回升跡象顯現。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3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7.7%,第三季度GDP增長7.4%。其他多項數據也顯示了中國經濟觸底回升的格局。第一,工業生產活力增強。9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比8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79%,三季度呈現加速趨勢;同時9月份先行指標PMI小幅回升,扭轉4個月持續回落的趨勢,雖然PMI庫存指標表明工業企業仍處于去庫存階段,但去庫存速度明顯減弱,同時PMI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改善明顯,這表明工業生產活力明顯增強。第二,外貿和社會零售額數據好于預期。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2%,比8月份回升1個百分點,9月份出口增速為9.9%,比8月份高出7.2個百分點。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1-3季度,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比前8個月提高0.3個百分點。
二是全市經濟增長動力仍強。從生產角度看,農業方面預計后階段如果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秋糧將獲豐收;食用菌、水產品等農產品量價齊增有利于保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全年農業生產將保持穩定增長。工業方面,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幅進入三季度以來已經連續3個月累計增幅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表明工業生產已止跌企穩,預計第四季度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從需求角度看,“五大戰役”扎實推進、新型城市綜合體和大型商貿業態的快速發展以及出口持續回升等多種積極跡象顯示出三大需求的動力仍然較強。市場流動性有所改善,對全市投資趨穩形成有力支持。從社會融資總量觀察,全國信托貸款、債券融資的增加,顯示最近兩個月的流動性情況總體有所改善。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898.63億元,同比增長17.4%,增幅比上月末提高2.8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982.71億元,同比增長20.2%,增幅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提高0.5個和1.1個百分點;比年初新增貸款超百億,達126.36億元,同比增長31.8%。
3、形勢展望
展望未來,全市經濟發展將繼續面臨諸多問題、困難和不確定性因素,但支撐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向好的有利條件還比較穩固。從宏觀環境看,宏觀調控政策層面已進行了預調微調,國家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如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結構性減稅、扶持小微企業發展、鼓勵民間投入準入和節能產品消費等密集出臺。同時,省政府也陸續出臺了扶企業、促融資、穩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市政府也出臺了扶持總部經濟、發展建筑業、企業融資等政策。隨著這些利好政策的出臺與落實,預計全市經濟將企穩回升,實現較快的增長。
四、促進寧德市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大項目建設投資力度,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項目投資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最直接、最易見效的手段。要努力擴大項目投資規模,推動項目建設和投資增長,把項目建設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發揮環三都澳的獨特優勢,在加強調研、科學規劃的基礎上,著力形成全國性重點項目,積極對接央企龍頭項目,繼續引進和推動外商及港澳臺資項目,推進項目落地。要持續推進“五大戰役”,全力抓好重點項目調度,保障重大項目按序時進度加快建設。要對經營困難的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實施專門幫扶,重點做好煤電油氣運、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2、堅持用工業化城鎮化理念統籌謀劃農業和農村發展
要圍繞現代農業的發展,積極引導農民發展農產品加工、銷售和信息技術服務等農村二、三產業。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村各類能人創辦企業,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為能人辦企業創造良好條件。要圍繞茶葉、水果、食用菌、蔬菜、水產品等主導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以小城鎮為依托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引導和發展一批不同種類的農產品營銷專業村。要把發展小城鎮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戰略性措施抓實抓好,逐步推進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良性互動發展。要積極引導鄉鎮企業和農民向小城鎮聚集,鼓勵農民發展餐飲、商貿、鄉村旅游、中介服務等二三產業,鼓勵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村勞動力依托產業就近就地轉移。
3、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
在著力推動工業發展的同時,切實加快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要依托工業向服務業拓展,形成服務業與工業齊頭并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要給予現代物流、金融、商務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更多的政策優惠,在資金、稅收、人才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扶持其更快發展。要依托臨港四大工業片區及交通樞紐,加快推進漳灣橫嶼綜合物流園區等大型專業物流中心建設,促進物流業向規模化、信息化、品牌化發展。要以沃爾瑪、萬達廣場等大型商貿中心入駐為契機,加快推動傳統商貿流通業改造提升,同時大力發展新型商貿業態,實現商貿業的跨越式發展。打好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品牌,以旅游業帶動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商貿服務業等關聯產業的發展。持續拓展服務業發展領域,積極培育社區服務、研發設計、文化創意、休閑健身、租賃中介等新興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轉型升級。
4、著力承接高端產業轉移,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寧德市作為東部沿海欠發達地區,積極承接國內外高端產業轉移,是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的捷徑。要抓緊組織必要力量,開展對跨國公司全球戰略投資意向和在中國境內投資布局的調查與研究,根據寧德市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科技儲備、產業基礎等比較優勢,著力承接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能源利用率的產業,形成結構調整的綜合效益。要積極承接與利用高新技術,大力培育和發展市場前景廣、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強化園區的項目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功能,促進產業向園區集聚,企業向園區集中,努力打造產業集群、企業集聚、資源集約的科學發展格局。
5、努力緩解要素制約,切實優化投資環境
資金相對短缺、土地供應緊張、基礎薄弱、產業鏈不配套是當前制約寧德市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必須:(1)增強資金籌措力度,效仿國家4萬億元擴大投資的政策,繼續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投資,同時以向銀行擔保、推動上市融資、支持小額貸款擔保機構發展等多種方式,保證項目融資渠道暢通。要盡快改進那些阻礙流動性流入實體經濟的一系列監管限制,包括對貸存比的科學有效調整,對地方融資平臺采取靈活措施等。(2)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推進土地二次開發,提高存量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水平,同時加強對已批土地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項目安排與土地供給對接協調機制,保證更多的項目建設用地。(3)進一步提升政府服務意識,不斷提高行政辦事效率,精心指導和幫助投資業主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的有關規定,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爭取項目早報、快批、早實施。(4)延伸產業鏈,做優產業轉型升級基礎,按照產業配套的要求,引進主導產業鏈上的領軍企業,完善提升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