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研究》一書通過對經典原著文本的把握,闡釋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基本內容,揭示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真諦,提煉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精髓,深刻透視其對中國的深刻影響,精辟總結其歷史經驗,對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研究
張富文博士的新著《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研究》從新的視角去研究馬克思主義,通過經典原著文本的解讀,闡釋其基本內容,揭示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真諦,提煉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精髓,深刻透視其對中國的深刻影響,精辟總結其歷史經驗,已達到推動中國當代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從學術研究的視角梳理、歸納和總結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基本內容,對于深入領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容體系和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相關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于深入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該著選題既有理論的厚度,又有現實關懷的維度
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研究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該著通過深入細致地探討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有一個清晰全面的了解,從而在一定意義上能夠加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該著注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對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價值。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和開放的科學體系,它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當代中國的發展也有具體體現,自從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以來,“以人為本”已經成為中國的主流話語。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深刻系統的論述,把“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理念給予定位。“以人為本”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發展的核心理念。該著作能夠為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提供深厚的理論基礎,能夠推動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活動,能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理論指導,能夠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
二、該著注重馬克思主義原著文本的梳理,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內容體系
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內容十分豐富,而且具有自己的理論特點。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著眼于人的本質、人的歷史地位、人的價值、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發展,形成了一個包括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邏輯起點、立論基點、價值訴求和終極目標在內的完整體系。這四個組成部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四位一體的內容體系。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批判性和革命性、階級性和全人類性等幾個方面的特點。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以人的自由自覺性的內在本質為邏輯起點,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立論基點是現實的人。馬克思、恩格斯在現實人及其巨大歷史作用的立論基點上,提出了廣大人民群眾解放的可能性和現實性,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解放和全人類的解放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武器,找到了現實的道路。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價值訴求體現為人類的解放,以無產階級的解放為前提,通過政治解放和經濟解放為中介,最終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與全人類的解放。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終極目標是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在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馬克思、恩格斯對人的終極人文關懷的最終落腳點,是人類解放的最高境界,是馬克思、恩格斯構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價值目標。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內容博大精深,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完整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還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色,主要體現為科學性和前瞻性、批判性和革命性、階級性和全人類性等幾個方面。這些理論特色顯示了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理論特質,也是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能夠超越時空、經久不衰、永葆生機的重要保障。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揚棄了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吸取了費爾巴哈對人的認識的“合理內核”, 在批判地吸收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合理因素基礎上超出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并進一步發展了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觀點。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中國變成變革現實的革命理論,它必定繞不開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中國傳統民本思想。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為中國人接受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提供了文化基礎和民族心理基礎,但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遠遠地超越了中國傳統民本思想。
三、該著立足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的結合,總結了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結合的歷史經驗
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就是把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同中國實踐、具體實際、時代特征、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其在中國實現民族化、具體化、時代化和大眾化。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產生了一系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和現實,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融入世界現代化的大潮,特別促進了中國人民國民性的改造,逐步使中國人民具有現代公民的意識,推動了中國人的現代化。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影響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進程,不僅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和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之中,對中國的啟蒙、建設和改革,中國共產黨的轉型,中國的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當下的中國依然具有指導意義,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中國的最新發展,而以人為本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價值理念,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中國的最新實踐就是要把“以人為本”思想貫徹落實到實處。
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既有凱歌行進的成功推進,也有遭遇挫折的偏離正軌。因此,撥開歷史的迷霧,彈掉歷史的塵埃,系統清理和總結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該著主要從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要反對教條主義、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要抵制個人崇拜等幾個方面來系統總結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經驗。
第一,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運用群眾路線,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動員了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進行自己解放自己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并且取得了勝利。新時期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依然要堅持群眾路線,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實現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建設和改革實踐的結合,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理論偉力,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進程。
第二,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必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國情和實際相結合,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要發揮其理論自身的作用必須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中國具體的不斷變化的國情和實際決定必須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國情的具體結合和統一更是要求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并作出新的理論總結和概括,把中國不斷豐富的人本實踐經驗與理論馬克思主義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取得一個又一個的豐碩成果。
第三,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所謂“統一”就是指馬克思主義人本要想真正的實現中國化,必須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相結合,使產生歐洲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變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并且具有中國語言表達形式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所謂“對立”就是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部分、糟粕是格格不入的,針鋒相對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必須清理和消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部分,拒斥傳統文化的糟粕,才能不斷推進和發展。
第四,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必須堅決地反對和抵制教條主義。教條主義是對某一理論不分時間、地點和場合的盲目照搬、生搬硬套,把本來生動的理論“閹割”為僵死的條條、框框,不是根據實踐去發展理論,而是用本本去框實踐,根據理論去剪裁豐富的實踐,理論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不是推動而是阻礙實踐的發展??梢?,教條主義危害巨大,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必須堅決抵制教條主義。反對教條主義一定要注意兩個傾向:一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本身的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和盲目套用;二是對西方人道主義理論不加鑒別和分析的盲目崇拜和迷信。
第五,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必須要堅決反對個人崇拜。個人崇拜是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天敵”,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必須要堅決反對個人崇拜。個人崇拜是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腐朽、落后的糟粕遺產。它完全背離馬克思主義有關群眾、階級、政黨和領袖相互關系的基本觀點,提倡盲目崇拜和迷信,嚴重妨礙和壓抑人民群眾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破壞無產階級政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基本原則。因此,個人崇拜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是水火不容、格格不入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一定要堅決抵制個人崇拜。
四、該著運用科學研究方法,分析了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相關問題
該著在研究的過程中非常注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的運用。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有其具體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和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離開這些來探討此問題,只能是空穴來風。這些問題的研究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去考察才能說清楚。該著在寫作的過程中注意運用了比較研究法,特別是把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現代西方人本主義思潮和中國傳統民本思想進行了比較研究。該著運用了文本分析法,從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表層深入到文本的深層,從而發現那些不能為普通閱讀所把握的深層意義,該著的有關論述建立在對馬克思及有關經典作家原著文本的分析之上,很多觀點也是用這種方法得出。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一切民族,不管他們所處的歷史環境如何,都要注定走上擺脫對人的依賴關系和對物的依賴關系,消滅階級對立和奴隸般的社會分工之路,以使最后都達到在保證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同時,又保證人類全面發展的這樣一種狀態。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人類的徹底解放,是人與生俱來的美好理想。一部文明史,就是人類追求全面發展而徹底解放的歷史。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解放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實踐問題?!恶R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研究》對于深化這一問題的研究,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重要的價值。
當然,該著也有不足之處,作者表述的一些觀點也可以更加準確與精煉,一些提法還要需要更加周延,歷史的脈絡可以梳理的更加清晰一些。這些不足并不影響該著的整體水平和質量,《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研究》不失為近幾年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領域的返本開新之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