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鄭州市民弓女士給媒體新聞熱線打電話,稱老師的處理讓弓女士一家感覺不服,孩子認為自己沒錯,不應向同桌道歉。
這本是兩個小學生之間的斗嘴,結果因為航航的母親不服,撥打了新聞熱線。媒體的介入,引得全國網友議論紛紛。
首先明確一點,愛國是沒有錯誤的。誰也不會對自己的國家被他國占領而無動于衷,即便這只是兩個孩子之間的戲言。一個外國孩子主動挑釁,航航隨即回應是無可厚非的。
其次,班主任的處置方式顯得比較“聰明”,她沒有就愛國問題展開教育,卻大談特談好好學習,大有引導孩子“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趨向?!澳銈冞€是小孩,應該好好學習,如果你學習比她好,再來管這個事?!睆膼蹏S到好好學習,恐怕沒有孩子及家長能夠對這樣的處理方式感到心服口服。
筆者以為,兩個小孩說的話應該歸于童言的范疇,雖然說“童言”本是純真無邪的語言的代名詞。然而動輒與戰爭、占領搭上邊的童言,是應該得到糾正的。由此筆者以為對于那位口出狂言的外國小同桌,批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不能再任由孩子無忌地發言,而是要教育、要引導、要矯正,在一塊雜草叢生的田地里,把草除掉的最好辦法不是一味地用刀去割、用鍬去挖,而是在上面種上麥子。由此,關鍵的是要盡力營造健康的價值取向,培育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而不是動輒打打殺殺,互相攻伐。
最后,愛國的確存在一些非理性的現象,比如航航因為愛國而與外國小朋友吵架。從非理性愛國的主體來看,青年人是一個主要群體,而這次是兩個孩子之間的“戰爭”,的確比較新鮮,但對待方式應該是一致的。對待他們的非理性愛國行為,我們一方面要肯定他們的愛國情感,另一方面又要用一種寬容的態度對待。我們都能夠理解孩子們的善良,他們的愛國熱情是與他們自身的不成熟和不理智相融合的。這種帶有愛國主義的情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只要他們沒有違背工序良俗,沒有觸動法律的底線,我們就應該站在他們這一邊。
說到底,這件事情終究是不應該上綱上線的,就當做一次教育方法的探討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新興鎮人民政府)
編輯/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