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今天,幼兒教育處于基礎性和全局性地位。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農民的教育意識不斷增強,農民對孩子入學前期的教育日益重視,幼教也隨之蓬勃發展。但是,在農村幼教蓬勃發展的背后,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村幼教存在著教師專業文化程度較低、教學環境差、教學缺乏科學性、部分家長關注度低以及城鄉差別較大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幼教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影響到城鄉教育水平差距的縮小。因此解決農村幼兒教育問題迫在眉睫。本文從幾方面探討解決農村幼兒教育問題的對策:
提高農村幼兒入園率
幼兒園應擔當起幼教宣傳員的角色,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宣傳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宣傳幼兒園的任務。采取入戶宣傳、集市路口掛宣傳橫幅、散發宣傳單等形式,讓廣大的農村幼教干部、幼兒教師及家長改變原有的態度和觀念,提高對幼兒教育重要價值的認識,從思想上重視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只有當廣大人民群眾意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農村幼兒教育才能成為農村群眾自己的事業并得以長足發展。
抓好幼兒園示范建設
農村幼教是在摸索中前進的,每個縣要有計劃地推動三至五個示范性幼兒園建設,扶持一批辦學方向端正、管理嚴格、教育質量好并具有良好社會信譽的幼兒園成為示范性幼兒園。同時,要明確幼兒園培養目標,堅持保教結合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與家庭和社區密切配合,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體現優質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內涵。示范性幼兒園要參加本地區各類幼兒園的業務指導,協助教育部門做好保育、教育業務管理工作,形成以示范幼兒園為中心,覆蓋各級各類幼兒園的指導和服務網絡。
多渠道籌措幼教經費
資金不足是限制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大瓶頸,政府作為學前教育的主體,應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制訂合理的收費標準,可以采取補助、獎勵、傾斜政策相結合的辦法。比如按照幼兒園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和幼兒人數給予適當補助,安排專項資金對年度幼教先進鄉鎮、村和優秀幼兒園予以獎勵,資助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入園,減免幼兒園征地和租地費用,免除幼兒接送專車營運費用,對教師進行免費業務培訓等。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到農村辦園,形成多渠道、多模式發展幼教事業的格局。
培訓合格的農村幼師隊伍
首先,幼兒教師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的學識和素質,加強自身修養,完善和提高自己。其次,政府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應完善對農村幼師的管理和培訓制度,實行整體聯動農村幼教師資專業發展培訓體制,努力提高農村幼教的福利待遇,改善農村幼教的工作環境,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讓所有到農村地區執教的幼教人員都能安心任教,增加農村幼師的工作信心和積極性,引導農村幼師及時了解幼教動態,更新教育觀念,培養與造就一支穩定而合格的幼兒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更新教育觀念,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
早期教育不應變成早期摧殘,幼兒的童年需要捍衛。如何回到兒童、回到本原、回到基本理論,是當前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中不能忽視的問題,也是需要所有學前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我們要加強各級各類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尤其是要關注最基層、需要最迫切、最缺乏專業性的教師的培訓;除此之外,還應加強有關幼兒師范院校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提高師范院校本身的培養門檻,避免把不合格的師資輸送到農村幼兒園去,切實保證輸送全面發展的合格的幼兒園教師。這些舉措是避免農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根本途徑。
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是關乎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學前教育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需要依靠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和支持,政府作為最大的社會建設力量,不僅要從政策上給予指導,還要將學前教育的發展真正提到日程中來,落到實處,切實幫助解決農村學前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只有在政府有力指導下,在社會大力支持下,在家長的全力配合下,農村學前教育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作者單位: 河北省滄州市大化幼兒園 )
編輯/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