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中自覺關心班集體
“班集體”的概念對剛入學的新生來說是陌生的、抽象的,只能形象地引導他們:你們有兩個家,每天從第一個家背上書包來到第二個“家”上學,第二個“家”的名字叫“班集體”,這激起了孩子們對“班集體”的親切感,從而使學生頭腦中有了“班集體”的朦朧意識。怎樣才能發揮學生自覺關心班集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呢?首先學會關心班集體的成員,改變以往學生喜歡打“小報告”的方式,因為打“小報告”只會使小伙伴之間產生矛盾。其次學會關心班集體,利用班會展開討論:你準備為班集體做什么,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要把班集體打扮得非常漂亮;有的準備把教室打掃干凈。
活動中自主參與班集體
班主任應充分抓住每次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比賽中展示自己,在競爭中施展自己,在參觀、游覽中相互配合、大膽探索。使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參與的機會。
情感教育中建設班集體
在班級管理中,必須重視情感教育。首先,教師要以真摯的感情去激發學生的真情。其次,正確運用愛去感染學生。教師的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真誠地愛護學生。所以,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目標管理中促進班集體
第一,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個性特點。第二,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教育。第三,要因人而異,揚長補短,寓教育于各類活動之中。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在為集體服務中,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