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一個聰明、安靜的小男孩。安靜到幾乎不說話、不微笑、下課不出去玩、不與同學交往,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穩。這是宇最初留給我的印象。
因為他的聰明,他小別人1歲就升入了一年級。思維比較敏捷,只是在書寫上比別的同學要慢很多。
因為他這不同尋常的安靜,讓我在這一群孩子中最先注意了他。我想,可能是孩子的性格使然,但這樣不融入群體,將來怎能適應社會,更重要的是他怎能體會這本該屬于童年的快樂?于是,在課間教室里只剩下我們兩人的時候,我先是鼓勵他,后來是近乎命令的口吻:“出去玩玩。”可效果并不明顯。即使是出去了,他還是一個人伴著上課的鈴聲,帶著平淡的表情回到教室。
后來經過家訪,我了解了孩子性格孤獨的原因。原來,在宇19個月大的時候,母親便與父親離婚了。但與一般的離異不同,母親從此再也沒來看過宇。所以,“媽媽”這親切的字眼,對宇來說,也不過是個概念而已。他從有了自己的意識以來,不曾體會過媽媽懷抱的溫暖,不曾被媽媽親吻過胖乎乎的小臉蛋,他甚至是不會撒嬌、不會耍賴。現在,我也做了母親,每想至此,心中不禁一陣酸楚。在這最渴望呵護、關愛的年齡里,卻沒有媽媽疼愛,我想,宇除了心理的孤獨感、與人的距離感外,更多的該是疼痛吧!
了解了宇的家庭背景,看著每日形單影只的宇,我的內心也常會被疼痛浸滿,這可能只是出于母性的一種本能。所以,接下來幾年的日子里,我盡量多放一些心思在宇的身上,希望能盡我所能地來改變孩子孤獨的性格。
他很聰明,但課堂上發言的時候卻不多,多是在別人找不到答案的時候語出驚人。我抓住這樣的機會,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鼓勵他,并送他個雅號“小小智多星”。因為長時間的堅持,宇在班級同學的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威望”,同學愿意主動和他交往,課間找他一起出去玩的也多了(這效果遠好于我逼迫他出去玩),4年的時間,他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轉變。如果不是深入接觸的人,一般不會看出孩子的變化。他臉上的笑容多了,回答問題的聲音大了,課間也開始和其他男孩子到操場上去嬉鬧了……
但宇從小就做作業慢,這個弱點直至4年級也沒有太大的改善,甚至是慢慢養成了拖拉的習慣。更讓我始料未及的是,這學期宇經常性地不完成英語學科家庭作業,后來干脆嚴重到連我的數學、語文學科家庭作業也不完成了。這讓我很心急,于是,我和他的爺爺聯系,希望能多多督促孩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找英語老師協商,給他布置特殊作業(盡量少些);找他私下談話,擺事實、講道理。可是效果并不明顯,他依舊是拖拉、對付,甚至是周末的家庭作業根本就一字不寫。
眼看著宇學習成績下降,我真是心急如焚。在一次課間的同事交流中,我提到了宇的近況和我的無計可施,同事聽了也大多表示對這樣單親家庭孩子的無奈。坐在一旁的校長,長吁一口氣,神態略顯凝重地說了一句:“這樣的孩子太需要關愛了。”
過后,我不禁反思自己這幾年在宇身上的付出,難道我還不夠關愛他嗎?答案是,我覺得我是在關愛、在付出。可是這樣的關愛方式不能讓一個孩子在今日就理解。或許長大后,有一天,他會懂。可是這并不能解決今日的問題。
就像著名教育家丁榕老師說的一樣:“教師就像是一位醫生,如果藥到了,可病沒除,那一定是劑量小了,或開錯方、下錯藥了。就得重新診斷。”
宇缺少什么?似乎已不再是人生的航向、奮斗的目標,而是前進的動力。這動力不是師愛,是母愛。
所以,在這天布置完家庭作業后,我沒有像以往那樣叮囑他“今晚的作業一定要認真完成”,而是走近他,輕聲地問他:“宇,家里最近發生了什么事嗎?”他被我突如其來的問話弄得愣愣的:“沒,沒有。”“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難,請記住,一定要告訴我,我一定會盡我所能來幫助你。另外,你一定記住我今天的話,即便是你自己都放棄了自己,我絕對不會放棄你,無論什么時候,記住,老師會一直站在你身后,關注你、支持你。”之后,是孩子良久的沉默、輕輕地點頭。可能孩子并沒有完全聽明白我說什么,可是,我知道,他感受到了……
第二天早上,早自習下課后,他面帶著淺淺的微笑,一只手撓著后腦勺,堅定地遞給我他的家庭作業本,語言簡練而略顯稚拙:“老師,我都寫完了。”我看完了作業,滿意而信任地沖他笑了笑,如同輕撫我的孩子一般,我輕撫著眼前這孤獨的孩子:“這才是我的宇。”他只是在那里低著頭笑,甚至笑到表情僵硬。這一刻,是4年來,我們之間從未有過的——心靈距離的拉近。
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更是小心呵護著宇對我的信任,我一般不去問學習,而是問“冷暖”。他那溢于言表的快樂,讓我的心也如6月的天氣,暖了起來。
他學習的勁頭足了,課堂發言積極了,家庭作業基本上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這個“悶罐子”居然還在節日里給我發祝福的短信,我收到短信時真是高興極了!
在我的手機里,至今仍保留著這份彌足珍貴的祝福:“老師,端午節要到了,想想送什么給你呢?就送你五千萬吧:千萬要開心,千萬要快樂,千萬要健康,千萬要幸福,千萬別忘記我——你永遠的學生宇。”
在期末備考的日子里,宇學習得專注又勤奮。期末考試,他憑借自己的實力,給了我不小的驚喜,數學全班最高分,科學全班最高分,一向弱勢的語文,得了89分。全班總排第三名。
孩子,那內心里的疼痛,可能是夜深人靜時的獨自流淚,不能觸及,揮之不去。但老師卻真的愿意,盡自己的心,一顆母親的心,安靜地陪你。
(作者單位:五常市牛家滿族鎮中心學校)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