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農村小學數學老師,曾經非常羨慕語文老師豐富的擁有:能與學生一起徜徉在文學的殿堂里,欣賞感人的名篇,產生心靈的共鳴。語文課堂,師生在文學的世界里,營造著激情飛揚,詩意流淌的境界。
從教10年來,我常常思考:數學課上,我以什么來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我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應該得到什么?數學教學究竟該做什么?是讓學生去熟記一些公式、概念、性質、法則?還是教會學生做習題,去應付考試?不!數學教學應該有更廣闊的內涵。數學是科學,數學是藝術,數學是語言,數學蘊涵著人類文化的美。數學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我們給孩子的數學應該是那些孩子利用自己的個體經驗能夠學習的數學,我們與孩子一起營造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充盈生命活力,促進智慧生成、洋溢生活氣息、呈現(xiàn)靈動色彩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也是魅力無窮的。
數學課堂應充盈生命活力
課堂是一面鏡子,教師在課堂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反映了他的教學思想。充盈生命活力的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尊重人的價值是人文精神的 起點,人受到尊重,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尊嚴的權利”就會伴隨產生責任感,激發(fā)出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聽過一節(jié)“百分數意義與寫法”的教學,很有觸動。課前讓學生到社會生活中找百分數,課堂上,就有了豐富多彩的材料:有學生感興趣的足球賽里的百分數的探討,有某種藥品的療效和經濟增長率的感想等,這些豐富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教學中,教師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以組織者、參與者的身份充分激起學生交流的欲望,又在開放的策略中,展現(xiàn)學生奔放的思維。有一個學生還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演繹了一段教學小品呢。教學一旦喚醒了學生的主體生命意識,課堂便呈現(xiàn)勃勃生機。潛能的開發(fā)、精神的覺醒、內心的敞亮是獨特個性的彰顯和主體性的弘揚。課堂上師生共同的生命歷程是視界的融合、體驗的共享與心靈的共鳴,這樣的課堂也使師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數學課堂應促進智慧生成
如何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這是全部教育的智慧。數學課堂上,教師的智慧在于創(chuàng)設開放的情境,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表達的機會,讓豐富多彩的思考交匯在課堂,讓新奇、獨特的思維打開創(chuàng)造的心門,讓閃爍智慧靈光的思想在課堂上馳騁。教師最重要的是認真地傾聽,適時地點撥,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材料,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上的智慧就閃耀在主體的創(chuàng)造中:當我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啟發(fā)學生把圓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學生在合作中,不僅僅把圓轉化成了例題中的長方形,還轉化成三角形、梯形等。又如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題,學生竟找到了六七種解題方法,我驚嘆于學生奇妙的思考,與學生品味著探索的樂趣,享受甘甜的收獲,也一起生長智慧。
數學課堂應洋溢生活氣息
數學只有契合學生的經驗系統(tǒng)才能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對小學生來說,數學是現(xiàn)實的、有趣的,有用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溢滿生活氣息的數學,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數學,才能讓學生感到數學的價值,產生積極愉快的情感。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鏈接更讓數學學習有了實際意義。如:結合統(tǒng)計圖、表的教學,在學生春游之前,我讓學生統(tǒng)計人數、預算車輛,并制成統(tǒng)計圖、表,然后設計合理的租車方案,解決實際問題。把鮮活的生活題材引入課堂,用生活問題激活課堂,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巧用于課堂,生動的生活數學事例活用于課堂,數學課堂有了生活之水的滋潤,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
數學課堂應充滿靈動色彩
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包含著猜想、錯誤與嘗試、證明與反駁、檢驗與改進的復雜過程。數學教學是活的、動態(tài)的、可能有錯的數學活動結果,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靜態(tài)的、封閉的結果。弗賴登塔爾說:“學習數學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生親自把這些知識發(fā)現(xiàn)出來。”數學課堂教學正是要引導學生理解當初人們探究這些知識的歷程。教師的教案只是課堂的預設,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思維主體,有著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們,從各自的視角出發(fā),總有著一份屬于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在營造的充滿歡樂、友誼、合作和渴望的課堂氣氛中,讓孩子們相互啟發(fā),相互競爭,把一次次的再創(chuàng)造演繹得多姿多彩。教師應把這些寶貴的動態(tài)生成資源挖掘出來,使課堂在預設中生成,在動態(tài)生成中幻化出靈動的美。
聽過不少成功的數學課,也在自己的課堂上實踐著。我漸漸喜歡數學課堂,雖然不如語文課堂那么感性,但學生在傾聽中產生的靈性,在思考中展現(xiàn)的智慧,在體驗中生成的情感,在相互尊重中綻放的燦爛的生命之花,無不讓我欣喜和感動。讓我們與孩子一起體驗互動,品味數學課堂魅力吧!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明德小學)
編輯/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