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經濟正遭遇「冰火」兩重天。所謂的「冰」是實體經濟不景氣、股市樓市低迷;「火」體現在高檔樓盤、豪車、高檔奢侈品、高檔古董藝術品一片火爆。中國經濟到底生了什麼病?——製造業危機和産能過剩危機。到2015年中國製造業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只有大力扶持智慧産業才能「化險為夷」。
解析:
中國大陸一直以製造業大國自居,但在産品研發、渠道物流、關鍵零配件這三個重要環節上,卻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從而導致製造業的實體經濟資金大量退出,這些應該投入實體經濟的錢,進入樓市、股市,催生了樓市、股市泡沫。稅費過重、資金成本太高、生産成本優勢不再,這是大陸製造業目前的三大困境。除了經營環境惡化外,大陸製造業還存在産能過剩問題。隨著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的爆發,外貿需求大減,加劇了國內産能過剩,製造業營商投資環境進一步惡化。美國的智慧産業革命已經悄然實施了10年,這10年裏,美國製造業的産值提升超過50%,工人工作效率提升超過20%,而工人工資僅增長2.8%。由此可見,智慧産業是大陸製造業發展的出路。只有把智慧産業引進去,降低各個環節的成本,提高利潤,才能讓大陸製造企業實現「偉大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