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村鎮銀行普遍存在資金來源不足、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低、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需著力提高銀行的吸存能力,并結合村鎮銀行自身的機制優勢,對接“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差異需求,開發出更多針對性強的金融產品。同時還要加強風險管理,努力提高員工素質。
關 鍵 詞:村鎮銀行;農村金融 ;風險
中圖分類號:F830.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3)01-0027-02
一、河北省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河北省在2008年6月建立第一家村鎮銀行——張北信達村鎮銀行。截至2012年9月30日,河北省轄區內村鎮銀行達23家,其中,2008年設立1家,2010年設立5家,2011年設立15家,2012年上半年設立2家。其分布范圍涉及張家口、承德、廊坊、石家莊、保定、唐山、邢臺、滄州和邯鄲。
河北省的村鎮銀行業務發展迅速,經營財務狀況良好,支農效果初顯。河北省村鎮銀行因時因地制宜,針對“三農”和各地小微企業的特點,分別推出不同種類的貸款,如滄縣吉銀村鎮銀行的“農商三寶”組合貸款、種植養殖專項貸款等;任丘泰壽村鎮銀行的“農戶聯戶聯保”、“中小企業信用聯盟”、“鄉村2+1”等產品。截至2012年9月30日,23家村鎮銀行注冊資本總額為11.8億元,從業人員630名;資產總額58.91億元,負債總額47.03億元,各項存款42.70億元,各項貸款21.35億元,貸款戶2742家。其中,發放中小企業貸款9.98億元,發放農戶貸款9.47億元, 投向中小企業和農戶的貸款占全部貸款的91.10%。[1] 2012年上半年實現利潤1379.4萬元。
二、河北省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 社會信譽度低,吸收資金不足。河北省村鎮銀行成立時間短,74%的村鎮銀行營業時間在1年左右, 當地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知度較低。 盡管村鎮銀行也進行了廣泛宣傳,但不少人仍然對村鎮銀行缺乏了解, 不愿意到村鎮銀行存款,而更愿意把錢存到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再加上大部分村鎮銀行只有一個營業網點,覆蓋范圍小,沒有加入人民銀行支付結算系統,結算功能不健全,也影響了村鎮銀行的吸存能力。 河北省23家村鎮銀行只有蔚縣銀泰村鎮銀行一家有分支機構,只有文安縣惠民村鎮銀行一家加入了人行金融管理與服務體系。再者,村鎮銀行主要設立在農村地區,居民收入水平較低,農戶和中小企業的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也造成村鎮銀行籌資困難。此外,在存款總額中,一些村鎮銀行對公存款份額較大,儲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占比較小,這反映了村鎮銀行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還很不穩固。
2. 金融服務品種少,金融功能缺失,競爭力低下。從河北省村鎮銀行的經營范圍看, 一些村鎮銀行只能提供存款、貸款、國內結算、票據承兌和貼現等業務,匯兌、同業拆借等一些基礎業務都沒有,更不要說代理發行、電話銀行、投資理財、擔保咨詢等其他新型金融業務了。再加上大多數村鎮銀行還沒有實現與人民銀行大小額實時支付系統、征信系統的對接,導致村鎮銀行不能充分為客戶服務,造成競爭力低下。此外,從貸款對象和期限結構來看,雖然各村鎮銀行都提供短、中、長期貸款,但是大部分村鎮銀行提供的貸款期限都較短,而且受到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的制約(河北省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金最低的1000萬元,最多的1億元),能夠提供的貸款額度也較小,導致一些有較好發展潛力的項目其貸款需求無法得到支持,也影響了村鎮銀行的發展。
3. 經營風險大,抗風險能力低。村鎮銀行的主要貸款對象是農業、農民和小微企業,農業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而我國當前針對農村地區自然災害的風險補償機制還很不健全, 信貸資金存在嚴重的風險隱患;此外,一些農村地區客戶的信用意識較差,村鎮銀行的貸款多以信用貸款為主,極易形成道德風險;再者,村鎮銀行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因此,村鎮銀行的經營風險比其他金融機構更大。目前村鎮銀行不良貸款率還普遍很低,這主要是因為村鎮銀行成立時間較短,貸款投放較少,隨著信貸規模的不斷擴大,到期貸款增多,信貸風險問題將日漸突出。
三、促進河北省村鎮銀行發展的建議
1. 提高吸存能力,擴大資金來源。首先,村鎮銀行要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加大向公眾宣傳的力度,加深公眾對村鎮銀行的了解,提高村鎮銀行的影響力。其次,適時開設分支機構,增設儲蓄網點, 這既可以滿足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需求,為農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還可以擴大資金來源。再次,加大營銷力度,增加儲蓄存款的來源,解決負債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同時,村鎮銀行應爭取早日加入到銀行支付結算系統,完善自己的金融服務功能。
2. 開發針對性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增強競爭能力。從當前河北省村鎮銀行的發展情況來看, 受規模、資本、機構、人員等方面的限制,村鎮銀行短期內還很難實現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村鎮銀行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只有結合自身“決策迅速、靈活便捷”的機制優勢,對接“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多樣化需求,開發出更多針對性強、適合當地市場特點和符合當地農村需求的新的金融產品,才能樹立起村鎮銀行在客戶中的品牌形象,提高競爭力,農戶和小微企業在需要金融服務時才會首先想到村鎮銀行。
3. 加強風險管理,降低經營風險。首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采用類似于“農戶聯戶擔保”、“中小企業信用聯盟”等形式建立符合實際的擔保機制,進一步擴大擔保品范圍,降低信用風險。其次,為了分散農村地區生產經營的風險,在加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同時引入商業保險機構,為受自然因素影響更大的農業提供保險,降低村鎮銀行的自然風險。再次,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完善農村地區的信用記錄,為資金需求者的信用評估和監控奠定基礎。最后,加強村鎮銀行的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設立科學的量化評估指標體系,以提高村鎮銀行的風險防范能力。
4. 加強對村鎮銀行從業人員的培訓, 提高員工素質。首先,村鎮銀行可以直接依托發起銀行,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或者直接進行指導。其次,可以組織員工到發展完善的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崗前培訓、崗位鍛煉、跟班學習等,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和服務意識。三是建立科學的約束激勵機制,實行收入與業績相掛鉤的薪金制度, 激發員工的潛力和積極性,促進業務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婧睿. 河北省已開業村鎮銀行23家 注冊資本總額為11. 8億元[EB/OL]. 河北新聞網,http://finance. hebnews. cn/news/2012-10/23/content_2922320. htm.
[2]崔冉,邵凌波. 廣西村鎮銀行發展問題研究[J]. 時代金融,2012(1).
[3]喬海濱. 內蒙古村鎮銀行面臨的困境和可持續發展探析[J]. 華北金融,2012(1).
[4]李向,金昊. 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J]. 內蒙古金融,2012(4).
[5]楊學東. 湖北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2(5).
(責任編輯、校對:郄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