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成為生活必需品,甚至是用于救命。是的,我是一只高檔口罩,被關在一個包裝精美的小盒子里已有3個月了,和9個兄弟在一起。
3個月前,我剛一降生,就被從廣州的廠家運了出來,搭上擁擠的物流貨車,和眾多兄弟們一起輾轉到了北京。我們被遺忘在京郊庫房的一角,600盒口罩整齊地碼放在一起。除了有兩盒被主人取走外,大部分時間,我們這里都異常安靜。
主人是淘寶上開店的,主要賣防護和清潔用品。他和另外兩名年輕人一起操持著那家網店,每日忙忙碌碌。
我們周圍的手套、清潔用品走了一批又一批,但屬于口罩的角落始終少人問津。直到有一天,大霧來了。
命運改變發生在2013年1月11日。
那天晚上,主人神色焦急地來到庫房,沖到“口罩角落”,開始進進出出、忙忙碌碌地往外搬運口罩。“豐臺訂了36盒,朝陽訂了53盒……”他不停念叨著,旁邊有個小伙子在記錄。
主人的網站上,我們有了新名字。原來我們叫做“防護面具”,現在叫做“防PM2.5面罩”。那天有好多口罩都加上了“PM2.5”的字樣,聽起來好專業。我算了一下,淘寶上出售我們的店鋪有1700多家。
還好主人心地不錯,沒有趁機漲價,我們的身價依舊是95元。只是當天主人把旺旺改成了自動回復:“1月10日以來,京津冀地區空氣出現重度污染,本店口罩日均銷量激增,客服壓力過大不能一一回復,敬請諒解。親可自行選購口罩,將在一日后發貨。”
1月11日晚上,主人向廣州廠家要貨,對方說都已經被訂光了,“有人一下要走了幾萬件,拿去囤貨了,準備等到提價再賣。我們還接了幾萬的訂單,正在抓緊生產”。
“奸商!”主人恨恨地罵道。
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兄弟們被一盒盒賣出。很快,我的盒子也被貼上快遞標簽,和兄弟們一起擠在EMS的貨運車上。
在車里,我努力觀望這座大都市。一切都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
貨運車開到了三元橋,我有了新的主人。
新主人是一個剛從河北出差回京的小姑娘。1月10號的時候,她在邯鄲見到了“遮天蔽日”的霧霾。當時她驚嘆,邯鄲起霧真是夠“驚天動地”的。
當天下午4點,她乘車到石家莊,從那里坐上動車回京。上車前,她開始喉嚨發癢,咳嗽不止,她以為自己感冒了。直到晚上看了新聞,才知道北京和河北都出現了重度污染,“漂浮滿天的霧氣就是傳說中的健康殺手PM2.5”。
新主人無奈地看著那些白買了的感冒止咳藥。她終于明白,自己最需要的其實是一只口罩。
于是,她用圍巾蒙著鼻子,沖到小區樓下的藥店,一口氣買了50個紗布的醫用口罩,準備第二天出門戴上。
然而剛買完回到家,電視上的專家又說了:“普通口罩不能防護PM2.5的細小顆粒。”
“不能出門,我上哪兒搞專業級別的口罩去?”好在還有淘寶,小姑娘開始在網上搜口罩,最后她選中了我們。購買前她不忘瞄一眼評論,大家都在夸我們:“戴上完全沒有呼吸受阻的感覺,在帝都這個可怕的周末,戴上以后吸入的空氣有明顯的改善。”
1月13日上午,我們到了新主人的手中。
第二天,她戴著我出門了。出門前,她看了一眼手機,上面播報著:實時空氣污染指數439,提示為重度污染,建議采取防護措施。
小姑娘無奈地嘆了口氣,隨后一頭扎進迷霧重重的城市中。
于是我看到,傳說中的帝都就像一幅沙畫,近處的樹木、房子只能顯出一個籠統模糊的輪廓。人們在濃霧中只有一個動作——緊捂口鼻。那些運動不息的車流,無一例外地都緊閉車窗。
回程時,我們選擇了坐地鐵。一路上,我看見了很多失散的同伴,原來他們都被帝都的人民買回了家。
晚上6點,我們總算回到家,我渾身臟兮兮的,顏色已經變得發灰。新主人嘆氣:“本來使用壽命為兩個星期,看來撐不到那么久了。”不過她很高興,我黑了,證明我對她的健康保駕護航很成功。
晚上,新主人給她國外的朋友打了個電話,“北京犯渾了,你暫時別回來了。”(摘自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