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yè)就是講述故事。如何講好故事,魅族是有趣例子。
2012年11月27日,MX2的發(fā)布會,魅族CEO白永祥一句“我們不賣期貨手機”,將小米再次推向輿論風口。在“煤油”與“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集體反撲下,魅族大有蓋過小米的氣勢。
魅族成功借力周鴻,一改傳播上的式微,原因在于網(wǎng)絡傳播是“反智”、“惡俗”、“粗暴”—當然,它也有自由、向善等諸多美好的一面。說到底,周鴻是個傳播大師,他成功地煽動起網(wǎng)絡民眾的情緒,將一個似是而非的“期貨手機”概念,給小米貼上標簽,簡約而形象化了傳播內(nèi)容。
魅族順水推舟,順勢為之,也有黃章與雷軍宿怨做背景。被譽為最J·Wong的MX2,也可取名復仇女神—它的發(fā)布會,無論是形式,還是氛圍,都明顯指向小米。魅族聰明之處在于,它為自己的故事提煉出兩個關鍵詞:J·Wong與侘寂(wabi-sabi)。
首先說說,侘寂,該詞源自佛法(小乘)中的三法印。Wabi(侘)原指遠離塵世,索居禪林的孤寂,sabi(寂)原指“寒”、“貧”、“凋零”……說白了,“侘寂”是對魅族設計哲學的總結(jié)。
“侘寂”一詞的提煉,讓魅族至少在形式上暫時領先小米—關于設計,雷軍談過許多,他也是個很注重美感與設計的CEO,遺憾的是,過去他只是一直重復自己對于設計如何看重,卻沒有將它總結(jié)并上升到哲學層面。標簽化的東西,易于傳播,而哲學的總結(jié),對品牌來說,意味著格調(diào)。
Wabi-sabi是格調(diào)不錯的標簽,但有得必有失,失在于—并沒有太多人知道它,對于魅族的消費者來說,這詞其實并不那么容易懂。也就是說,接下來魅族需要做的是,如何進一步將Wabi-sabi侘寂更多地獲得受眾的認可。
魅族的另外一枚標簽是J·Wong,也就是黃章。魅族的發(fā)布會,由始至終都在重復這個標簽。喬布斯之于蘋果,黃章之于魅族,是魅族故事的潛臺詞。小米雷軍是個生意人、投資家,但大眾對他有著足夠多的解讀,加上周鴻“別有用心”的解構(gòu),雷軍已經(jīng)有毀譽參半的標簽,他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品牌傳導者。
而魅族的黃章J·Wong,因為他從來不露面,神龍見首不見尾,他便是意味一切的“有”。他是標簽,是抽象的符號,是傳導品牌價值的一個論壇ID,所以,他足夠“金身不破”。現(xiàn)在來看,對于小米而言,雷軍所要做的,還是出來宣講,只是能夠?qū)⑺奈恢迷谕笸艘煌恕踔量梢宰尅懊淄谩背休d更多鏈接企業(yè)品牌與消費者情感紐帶的智能。
前不久,魅族曝光出“不喜歡就滾”的危機,這也遭遇到不少網(wǎng)友的吐槽—其實,我們不妨將這視為一次機會,魅族需要說,“黃章是真性情的老板,個性使然,他只專注產(chǎn)品本身”。在神化、抽象化J·Wong同時,也能給這個故事添加些有血有肉的切實感覺。網(wǎng)絡語境下,完美就是虛偽,稍許的缺點卻意味著真實感。
小米的Story是親民,足夠絲,小米應該是鄰家一個喜歡上網(wǎng)、泡論壇、有各種科技玩具的科技發(fā)燒友,而魅族的Story,它是J·Wong,便足矣。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東西都被褻瀆了。神話的最大的危機是—絲的狂歡。這也是魅族將來品牌傳播上最大的一個變數(shù)—過度的神化,總會被周鴻、羅永浩這樣的“吐槽帝”給以消解。也因此,魅族最大的挑戰(zhàn),并不是雷軍與小米,而是絲,是周鴻,羅永浩,更是木子美。
美國學者布魯姆的《西方正典》將西方文學劃分為四個時代:神學、貴族、民主和混亂。我們也不妨拿來劃分智能手機—叫喬布斯的那家伙,講述著iPhone神話般的Story,三星倒也為國人提供了些許“貴族”、用“國際品牌”的優(yōu)越感,而小米、華為、聯(lián)想,則是民眾的狂歡。至于山寨手機,姑且認為,這是混亂市場之必然存在。世界足夠精彩,選擇差異也必然存在。
魅族與小米是兩家截然不同的公司—它們講述著不同的故事,魅族是手機,精品智能手機,而小米卻是互聯(lián)網(wǎng),盒子、多看、電視機,不止于精品手機,它擁有更多的內(nèi)容。Wabi-sabi與J·Wong的標簽,其實也注定了,魅族是個短小而精美的故事,成不了大故事,但它已足夠精彩。
在中國,能有足夠耐心做出好產(chǎn)品的公司,都應該給予足夠的尊敬,小米、魅族,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