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我國收入分配一直處于不公平的狀態,而且呈現出日趨擴大的態勢。我國通過征收累進稅率制個人所得稅進行調節,但其結果并不樂觀,并且收入分配的差距甚至反向擴大了。這是由于累進稅率制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作用逐漸淡化,已經不能很好地起到調節作用。單一制個人所得稅可以降低富人的稅率,減小富人的避稅動機,增加政府的稅收收入,更多地補給窮人,從而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標。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收入分配;累進稅;單一稅
中圖分類號:F810.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5-0052-02
個人所得稅是收入分配調節中的最終環節。在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日趨增大、貧富分化嚴重的環境下,利用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進行調節,促進社會公平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個人所得稅作為直接稅,是調節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性工具,是實現收入分配調節功能最重要的稅種。
一、當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及收入分配現狀
個人所得稅作為一種直接稅,最能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在我國個人所得稅通常采用累進稅率,對高收入者多征稅,對低收入者少征稅,從而達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的。然而,近年來個人所得稅收入主要來源于工薪階層,這違背了個人所得稅促進社會公平、調節貧富差距的初衷。個人所得稅制度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它沒有真正發揮通過征稅來縮小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和貧富差距的功能。收入最低、財富擁有量最少的工薪階層卻構成了個人所得稅的最大稅源,工資和薪金成為了個人所得稅的主體。
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有以下幾點作用:(1)調節收入分配,體現社會公平;(2)擴大聚財渠道,增加財政收入;(3)增強納稅意識,樹立義務觀念。自我國個人所得稅開征以來,其在調節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既體現了社會公平,又增加了財政收入。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運用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分配差距已經沒有明顯的效果。現階段我國以3 500元作為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但3 500元對于一般的民眾來說,已經是很容易就能夠達到的數字。而且,這個數字已經無法很好地滿足人們生活的開支,在無法滿足自身正常開支的情況下,還要向國家繳納個人所得稅,人們的心里會產生不滿情緒。現階段我國監督部門的監管不力,也造成了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調節功能的降低。工薪階層的個人所得稅一般是由單位代扣代繳,而那些高收入者卻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少報漏報收入,從而避稅。這種現象導致了“富人越富,窮人越難富”。
二、我國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
(一)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有力調節
所得稅較之其他稅收而言,更具有確實性和收入彈性,最能體現公平稅負。個人所得稅在籌集財政收入、調節收入分配、穩定經濟目標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個人所得稅來調節收入分配,可以通過提高扣除標準和通過調整累進程度來減輕中低收入群體的稅收負擔,或增加對高收入群體的調節力度。提高扣除標準,實施更多的稅收優惠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個人所得稅的調控作用。
所得多的人因其納稅能力強,要多納稅;所得少的人因其支付能力弱,要少納稅或不納稅,或者不僅不納稅還要獲得補助,從而實現對收入分配不公現狀的調節。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高收入者補貼低收入者是必要的選擇,政府對高收入者征收較高的個人所得稅,用于幫助低收入者,以調節當前我國的收入分配狀況。
(二)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調節的不足之處
近年來,我國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功能逐漸淡化。現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采用的是累進稅率制,累進稅率也許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越來越大而產生的。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收入分配差距并沒有因實行了累進稅率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反而越來越大。個人所得稅的累進稅率制從表面上看能夠對富人征收較多的稅,但較高的稅率所產生的結果可能事與愿違。這種累進制稅率仍然不能對高收入者起到較大的約束作用,這與個人所得稅的稅源監管不嚴有關,不少高收入者將其收入通過其他途徑轉移到低稅率國家,這不僅造成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損失,也難以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現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對收入分配發揮調節作用。為了調節收入分配,對具有較高收入者征收較高的個人所得稅,從短期來看,有利于低收入者,有利于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但從長期來看,這種征稅制度,會降低高收入者的工作積極性,最終既不利于高收入群體,也不利于低收入群體。因此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高收入者無限地補貼低收入者就一定對實現收入分配公平有利。
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不公只能有短期的作用,并不能針對長期起作用。目前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對收入分配調節的作用還很有限,甚至局部都產生了反面的效果。而且,為了讓個人所得稅盡可能做到公平合理,使制度規定日逐復雜,導致納稅人除支付稅收外,還要承擔奉行費用,花費了額外的開支,但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卻是微乎其微的。
三、累進稅制不可行,單一稅制會更好
(一)累進稅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收入分配差距
累進稅制表面上看貌似很合理,但實際上已經進入了誤區。正當的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可怕,如果社會不存在收入差距,那么社會將會停滯不前。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個人的能力、學識、努力程度、機遇等情況不盡相同,人們的收入情況也會千差萬別。但收入差距即使再大,也不應該過分調節。
現今社會,人們所反對的收入分配差距,都是針對那些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取收入的人。解決這類問題,只有靠政府部門嚴加管制、建立健全監管體系、拓寬信息收集渠道、嚴厲打擊灰色收入。僅通過表面收入調節分配差距,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現階段,在中國實行累進稅制尤為不妥。我國累進稅率的個人所得稅,其納稅主體為工薪階層,或者說是靠誠實勞動及通過合理手段賺取收入的人。而造成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并不是通過合法勞動獲得的收入,而是那些社會腐敗風氣引起的官商勾結所得到的灰色收入。但這些灰色的、不合法的收入往往不能被征收個人所得稅,所以,想要利用征收累進稅率的個人所得稅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根本不可能的。
現在無法對不合理的收入課稅,只是一味對合法收入征稅,希望調節收入分配不公的情況,這不但不能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拿著正當收入者的錢去補不正當收入者造成的空缺,收入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當今社會處于一個“富的越富,窮的越窮”的狀態。多一塊錢少一塊錢對富人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會在窮人身上體現更大的價值。富人把這部分作為稅款繳出,政府再把這筆稅款補貼給窮人,這樣對于富人來說并沒有損失什么,而窮人的情況卻會大大改善。
雖說如此,但累進稅制對富人來講是不公平的,過高的稅率是對通過努力、辛苦工作的高收入者的否定,是通過剝奪富人的財產來調節收入分配。大多數富人的財產也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換得他們的財富,而且富人大部分的財富并不是自己享受生活,而是用來進行再生產再投資,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為窮人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間接地提高窮人的收入,逐漸縮短社會收入分配差距。這時國家對富人施以累進稅制,非但不能調節收入分配差距,而且還會影響富人創造社會價值的動力。所以,累進稅制的個人所得稅根本不能調節收入分配差距。
(二)實行單一稅是更優的選擇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調節功能一直發揮不出來,這是由于累進稅制的不良影響,如果改成單一稅制,那么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實行單一稅,會使整體的法定稅負降低,但稅收收入反而會增加,這是因為單一稅制減輕了高收入者的避稅動機,減少了稅收流失。單一稅制取消了大部分的稅收優惠,進而拓寬了稅基,稅收收入增加,政府可以將更多的稅款補貼給窮人,從而實現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單一稅的免征額一般高于累進稅的免征額,較高的免征額可以使大部分的勞動者不在納稅范圍內,較高的起征點使他們的生活有了保障,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當然,另外有一些人的稅收負擔會輕微加重,必然影響他們的勞動供給,但綜合來看,整體的勞動供給會大大增加,從而促進收入分配差距的縮小。
對于富人來講,對其征收單一稅率的個人所得稅,會使他們所承受的稅率大大降低,因此會減少他們的避稅動機。但不能說低稅率就沒有避稅動機,所以要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加強稅收的監管機制,建立社會信用、個人信用、個人財產登記,通過有效的監督手段管理稅收政策的實施,從而利用單一制個人所得稅更好地調節我國收入分配現狀。
參考文獻:
[1] 劉尚希.按家庭征個人所得稅會更公平嗎?——兼論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方向[J].涉外稅務,2012,(10).
[2] 楊斌.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不公能起到有效的調節作用嗎?[J].涉外稅務,2012,(6).
[3] 朱志鋼.當今各國所得稅改革面臨的四大爭論[J].涉外稅務,2012,(4)
[4] 劉怡,繆思.構建促進居民收入合理分配的稅收體系[J].涉外稅務,2012,(2).
[5] 楊志勇.收入分配與中國個人所得稅制改革[J].涉外稅務,2009,(10).
[6] 葉青.從“富人減稅”看個稅改革[J].涉外稅務,2005,(6).
[7] 塞利格曼.所得稅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3-15.
[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