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額貸款公司作為金融市場的補充,是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解決農村貸款難問題的新生力量。宿州市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市,小額貸款公司運行存在的問題既有國家政策層面的,也有地方和小額貸款公司自身的原因。針對問題,分別從國家政策層面、地方政府層面、小額貸款公司自身層面提出對策和建議,對欠發達地區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額貸款公司;三農; 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5-0075-02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5年5月開始在內蒙古、山西、陜西、貴州、四川等5個省區試點由民營資本經營的“只存不貸”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2008年開始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宿州市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始于2009年11月。小額貸款公司這一新生事物在宿州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一、宿州市小額貸款公司業務開展基本情況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東北部,面積9787平方公里,人口640萬,從業人口數為368.4萬。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802.4億元,財政總收入64.0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3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 720元。
至2012年8月,宿州市經省政府金融辦批準開業的小額貸款公司共7家,注冊資本金合計2.45億元。當年累計發放小額貸款209筆,金額1.8億元;存量貸款315筆,余額為2.61億元。從安徽省15個地市來看,無論是數量,還是貸款余額,宿州市小額貸款公司均處在全省末位。
二、宿州市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資金來源單一,后續發展乏力
除宿州泰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外,其他6家公司都沒有從銀行業金融機構融入資金。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國家政策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包括“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來自不超過兩家銀行的融入資金”,出于競爭及縣域商業銀行信貸政策信貸條件等原因,小額貸款公司向金融機構融資難度較大,即使有的公司有當地銀行機構注入資金,也是以一般工商企業的身份獲得貸款,成本較高。二是國家政策對小額貸款公司“只貸不存”的規定使得其缺乏后續資金來源,不少公司在發放完資本金后就出現了資金難以為繼的局面。三是宿州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總體經濟實力的不足導致能出資興辦小額貸款公司的“自然人、企業法人或社團法人”總量少。
2.從業人員素質總體不高,內部管理不夠規范
與省內外其他地市相比,宿州市小額貸款公司從業人員素質總體不高,大部分人員不具備金融知識,多數管理人員沒有相關管理經驗。宿州市金融辦在組織現場檢查中,發現各小額貸款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需要整改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宿州市小額貸款公司起步較晚,2009年11月才有第一家公司開業,其余6家近兩年才逐步發展起來。因為業務開展時間短,各方面都不夠完善,尚未形成吸引人才的激勵機制,專業的金融人才匱乏。而專業的金融人才匱乏又導致經營不善和管理問題的出現,這同時也是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重要阻礙因素。
3.經營負擔過重,法律身份不明確
目前,小額貸款公司一般要繳納營業稅及附加、企業所得稅、 價格調控基金及印花稅,其稅收則完全按照普通公司的標準征收,稅負在30%以上。加上小額貸款公司在銀行的存款僅按一般工商戶的活期存款利率執行(沒有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利率高),也不能享受金融機構的稅費優惠政策和各種針對農村金融機構的財政補貼資金。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銀監會2008年發布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的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是由工商部門頒發營業執照的獨立法人,但卻經營貨幣、發放貸款,公司性質界定不明確,法律身份十分尷尬。
4.規模小、總量少,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全市僅有小額貸款公司7家,注冊資金一般只有幾千萬元,很容易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每家小額貸款公司員工一般不足10人,規模較小,市場宣傳、調研和后續服務跟不上。究其原因,一是宿州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支撐能力有限。二是目前小額貸款公司擴大經營規模的唯一途徑就是增加注冊資本金,但是這樣做就等于抬高了小額貸款公司的門檻,把很多民營資本擋在門外。
5.發展前景不樂觀,股東投資熱情降低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轉,有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投資人的熱情已經不像初投資時那么高漲。投資人設立小額貸款有兩個目的,一是改制為村鎮銀行,低門檻進入金融行業;二是利用小額貸款公司這個平臺做大規模。而從《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來看,小額貸款公司轉制為村鎮銀行很困難,最讓投資人難以接受的是村鎮銀行主發起人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所以,小額貸款公司投資人的銀行夢很難成真。
此外,宿州市小額貸款公司運行中還存在政府監管力量薄弱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小額貸款公司屬非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業務,政府按非金融機構監管,監管主體與內容不一致;小額貸款公司業務運行情況僅對銀監局和人民銀行備案。盡管宿州市政府金融辦為促進小額貸款業務健康規范發展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監管,但仍顯力度不夠。
三、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對策建議
針對宿州市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國家層面
1.明確小額貸款公司性質
身份問題不明確是當前影響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國家應抓緊研究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立法問題,盡早明確其法律地位、準入條件、經營范圍、業務規范、行為準則、監管主體和處罰規定,為小額貸款公司合法、有序運轉及監管部門進行有效監管提供法律依據。
2.加大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扶持力度
小額貸款公司經營定位是“支農”和“支小”,服務對象以低端客戶為主,其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地方政府要對在真正合法經營的同時又發揮了較好社會效應的小額貸款公司予以政策上的扶持。具體可以在稅收上適當優惠、用財政資金給予風險補貼、支持銀行放寬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比例限制、允許其人民銀行取得支農再貸款、放寬轉為村鎮銀行的條件等。
3.允許小額貸款公司共享金融征信系統
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對象——“三農”、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大多信用等級較低、風險評估較難,致使小額貸款公司對不良貸款率的控制難度較大。建議中國人民銀行應盡早出臺規定,將金融征信系統對小額貸款公司開放,使小額貸款公司有權限對申請貸款的對象進行系統風險查詢,從而有效規避經營風險。
(二)地方政府層面
1.推動小額貸款公司數量與規模的提升
為切實改變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在全省處末位的局面,地方政府應在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通過改善投資環境、提供政策優惠吸引外資來宿投資設立小額貸款公司;廣泛宣傳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的各項政策,吸引本地有實力的公司和個人以及行業協會(合肥市女企業家協會牽頭女企業家設立巾幗小額貸款公司的做法值得推廣)加入到投資人的隊伍中來;積極協調金融機構通過向小額貸款公司注入資金的方式支持地方發展(借鑒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為小額貸款公司注資的經驗)。
2.加強業務監管
解決目前對小額貸款公司監管力量不專業的問題,急需建立一套適合小貸公司特點的的監管體系。可以由金融管理部門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監管的政策指導。同時,充實監管力量,盡快給市金融辦配備專業金融人才并給予財力支持。市金融辦應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密切監督各項業務運行情況,確保小貸公司規范運營及時糾正業務偏差,特別要防止因監管不嚴出現違規吸儲的現象。
3.注重服務協調
市級監管部門應增強服務意識,及時發現并解決小額貸款公司運行中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引導、協調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可兼任協會秘書長。協會可在引導小額貸款公司規范經營管理、防范化解風險、加強公司間經驗交流及相互支持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三)小額貸款公司自身
1.加強自身建設
小額貸款公司應聘用有豐富金融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管理人員,加強公司內部人員的培訓與管理,不斷提升公司自身素質。還應建立健全公司各項制度,特別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職能作用和相互制衡的決策機制;同時,要提高決策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建立考核與激勵機制。
2.提高抗御風險能力
為保證小額貸款公司健康穩定發展,必須注意防御公司經營風險。一是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完善的制度防范風險;二是慎重選擇客戶,不要僅靠個人經驗來選擇客戶,更不能貪圖贏利而放棄或簡化各種貸款手續;三是建立規范的資產分類制度和計提制度,全面防范運行風險;四是創新到款抵押擔保模式,采用比商業銀行更靈活的擔保方式,盡量降低貸款人違約風險。此外,還可以與保險公司聯合推出小額貸款保險產品,解除后顧之憂。
3.創新經營業務
小額貸款公司經營過程中應及時了解和滿足“三農”、鄉鎮企業的有效需求,增加對有發展潛力的貸款者的放款力度,提高貸款資金的使用效率;不斷推出靈活、易行的新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廣泛、便利、優質的金融服務,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進程中實現自身的發展與壯大。
參考文獻:
[1] 徐瀅.適度寬松貨幣政策下浙江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研究——微型科技企業和農戶融資新渠道[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148-150.
[2] 黃艷麗.安徽省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0:5.
[3] 沈俊偉.當前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金融縱橫,2011,(2):65.
[4] 馬麗華,鮑靜海,王建國.促進縣域小額貸款公司持續發展的對策[J].經濟導刊,2010,(1),36-37.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