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了鄉鎮發展,街道企業、行政村處于新的發展階段,加強街道企業、行政村的資產和財務管理,創新財務管理機制,必然有利于鄉鎮的經濟發展。但是從財務管理現狀中可知依然存在不足之處,因此集中記賬成為了街道企業、行政村財務管理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街道企業;行政村;集中記賬;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5-0111-02
前 言
一直以來,因為街道企業、行政村的財務管理欠妥,導致一些群眾不滿和上訪,嚴重影響了街道企業、行政村的穩定及和諧發展。如果依然采用老模式的財務管理,必須導致矛盾愈演愈烈,影響到街道企業、行政村的經濟效益和持續發展。因此,探究在街道企業、行政村中應用集中記賬財務管理的實施與成效具有實際意義。
一、 街道企業、行政村財務管理現狀
對于街道企業、行政村而言,因為所處位置與環境的特殊性,因此其財務管理必然也就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資金管理混亂。管理資金上的主要問題是,其一是庫存的余額比較大,像行政村中少一點十幾萬,多的就高達數百萬,而且時常出現打白條借支以及開單據不合理等現象。其二是私自設置小金庫,有一些街道企業、行政村發生收入不入賬或者延遲入賬,采用不合理的開支或者虛假開支替代收入方式。其三是干部一手包攬賬務和資金現象嚴重。很多干部插手現金的收支,錢賬獨霸,當在調動之時沒有及時進行交接賬,必然出現無頭賬。其四非生產性的支出一直比較高。比如租車費、招待費、贊助費以及業務聯系費等等,數額龐大。其五政策性的資金常被他用,不能夠實現專款專用,一些行政村還發生挪用、擠占等現象。
2.集體資產監管流于形式。雖然很多街道企業、行政村都設有集體資產的監管,但是大都是流于形式而已。有一些街道企業、行政村管理集體資產機構都不健全,根本無法將管理制度落到實處,根本就沒有建立資產臺賬,導致責權不明而流失部分集體資產;有一些行政村應用三資管理中,對資源性的資產進行發包、變賣以及租賃等私自處理,根本不經過招投標或者公開競價,一些干部暗箱運作。
3.合同管理比較混亂。許多街道企業、行政村中集體承包合同根本就不具備規范、完整臺賬資料,也缺乏統一的文本。當發包項目時不公開透明,大量存在口頭合同、人情合同,時常在行政村中出現干部換合同變現象,合同的隨意性大,極難維持合同的嚴肅性,因此經常發生合同糾紛、不按合同辦事等現象。
4.不規范的民主管理。其一是民主管理的意識淡薄,氛圍不濃,甚至在一些街道企業、行政村中還存在“一言堂”現象,民主管理、決策以及監督都是流于形式。其二就是民主理財部門形同虛設,根本不能落到實處,起不到應有的監督作用。其三公開財務的時間、具體賬務以及相關內容根本不到位,也不完整,僅僅流于形式。
事實上,從財務管理現象來看,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比如一些街道企業、行政村打腫臉充胖子,借錢來辦事,致使債臺高筑。要想改變這些財務管理問題,就必須要對財務管理進行改革,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因此集中記賬就進入到街道企業、行政村的財務管理之中。
二、街道企業、行政村集中記賬財務管理的實施
為了改變街道企業、行政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財務管理中使用上集中記賬管理模式,作為街道企業、行政村監理的長效機制。具體實施上從如下幾個環節入手。
1.加強清賬理財工作
在推行會計集中記賬之前就必須要對街道企業、行政村財務進行清理審核,相關各級單位要組織力量,徹底清理核對各個村的現金、債權債務以及存款等,通過審計核對無誤之后,把財務上交到記賬服務中心。在清理之時一旦發現出現各種違規行為及問題,就要依照相關的規定妥善處理。
2.強化相關人員的選聘和技術配備
在街道企業、行政村中要實現集中記賬管理,首先要確保相關操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因為再好的財務管理都是由人執行的,再差的財務管理也是由人執行出來的。怎樣才能夠選配所需要的高素質會計人員,是相關干部需要重視和思考的問題。某街道企業就是采用從社會上公開招聘模式,對參與應聘人員進行嚴格初試、筆試、面試,通過這種招聘流程之后,首批錄用了22名會計,并且所錄用會計還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同時,主管部門還要設立集中記賬監管中心,對下屬的街道企業、行政村的集中記賬進行監管。在現代化網絡盛行時代最好是利用網絡監管財務賬目與各個管理中心的情況。四川省某市就建立城鄉聯網,通過經營管理信息系統對下面街道企業、行政村的集中記賬進行監管,取得了較好效果。
3.構建合理體制,確保運作規范
為了保障街道企業、行政村集中記賬的財務管理工作有序展開,必須要制定出相關規章制度,出臺相應的政策,進而對街道企業、行政村的財務管理工作給予指導與規范。在具體開展中走三個統一。
其一,統一報賬的時間。主管部門必須要求下屬各街道企業、行政村在每個月25號左右將所收入的全部資金存進記賬中心為本企業建立的資金專戶,而記賬中心的會計就對各下屬企業、行政村的收入資金匯總做出會計報表。而各個街道企業、行政村支出原始收據,應該由主要干部簽字并經過理財部門審核之后,在規定時間內上報到記賬中心的集中記賬。
其二,公開財務時間統一化。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將各街道企業、行政村的收支情況進行公開,還必須要在記賬中心與街道企業、行政村公開欄中同時公開,還需要保留一段時間。
其三,在街道企業、行政村中設立財務檔案室,對財務管理資料進行統一管理。
4.堅強監督保證實效
事實上,要在街道企業、行政村中實行集中記賬,就必須要總結過去財務管理失敗的教訓,強化監督力度,這樣才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
其一,人人參與監督。各個街道企業、行政村中所有成員都有知道財務的權利,有管理權與監督權。可以由村民組成的理財小組全程監督財務的實施情況,保障財務支出的合理合法性。如果村民對賬目存在疑問,隨時可以到記賬中心去查詢。
其二,監督業務。街道企業、行政村的會計人員要時常與記賬中心對本企業、本村的財務進行審核,實現責任制,誰審核誰負責,一旦查出問題就要及時處理。
其三,審計監督。各主管部門要定期安排專業人員對各企業、各村專項審計,審計中發現問題就要及時通報,督促財務整改。還要加強集中記賬所涉及到的人員嚴格管理,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進行考核獎懲。一旦有人對財務管理提出疑問,就要及時查證,一旦問題屬實就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街道企業、行政村集中記賬財務管理的成效
在街道企業、行政村中應用集中記賬管理之后,從日后來看,這種新機制、新探索的財務管理,主要成效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規范了街道企業、行政村的財務管理
對財務管理進一步規范,降低了財務支出。引用集中記賬管理之后,就實現了街道企業、行政村的會計公職化,中心會計也就不再受到變更干部、換屆等各種因素影響,轉變了干部干預與控制會計的行為,加強了財務透明度。并且通過這種方式杜絕了干部亂花亂支現象,進一步規范了財務管理,降低了街道企業、行政村非生產性的開支。
2.有效解決了上訪問題,確保了社會穩定
過去村民們的參與權與監督權根本不能夠保證,而且財務公開上也存在失真問題,經常因為財務問題出現集體上訪與越級上訪。但是實施了集中記賬管理之后,村民有疑問就可以去記賬中心查賬,這樣,各項收支情況就清清楚楚,讓村民們一目了然了,有效消除了各種疑慮,自然就不會再進行上訪了。四川省某市采用集中記賬管理一年之后,上訪率降低了10%。
3.有效遏制腐敗,讓黨群關系更加密切
過去行政村想花錢的時候,只需要一把手一句話就可以花。實施了集中記賬管理之后,一些收支都需要通過中心會計監督,由領導干部和理財小組共同確認之后蓋章生效,不然記賬中心不受理,有效監督了財務開支,實現了財務的公開透明,自然各級干部和村民間的矛盾大大減小,讓黨群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
結束語
從實踐可知,在街道企業、行政村中應用集中記賬管理,不但堵塞了財務管理的漏洞,還解決了許多因財務不透明造成的矛盾,理順了黨群關系,進一步加強了基層建設,穩定了農村和諧發展。而且應用了集中記賬管理方式,加強了街道企業、行政村的財務管理工作,確保了組織的正常運行,確保了街道企業、行政村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成節榮.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農村財務會計,2012,(11).
[2] 段應碧,宋洪遠.中國農村改革重大政策問題調研報告[R].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3] 羅玉林.談農合作經濟組織會計委托代理制的會計核算[J].中國農村會計,2008,(1).
[4] 張黎明.武夷山市“集中記賬”財務管理制度的實施及成效[J].福建農業科技,2010,(8).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