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關系著企業的財務信息安全和企業的生存質量,加強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目前部分企業存在著內控意識淡薄、信息化程度低和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因此,應對其設計科學的會計內部控制措施,包括建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完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和提高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等。
關鍵詞:企業會計;會計控制;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5-0105-02
一、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界定及其現實意義
(一)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界定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是指通過在企業財務部門制定相應的組織行為規范和控制措施,從而達到保護企業資產安全和完整,保障企業各項業務活動有效進行以及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目的[1]。會計內部控制的主體是企業的管理機構和財務部門,客體是企業所涉及的一切財務信息和業務。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企業內部審計不盡相同。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側重于企業財務部門以及相應會計業務的內部管理,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則是涵蓋于企業內部控制這一大概念之下的,是通過會計手段對企業進行內部控制[2]。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側重點是企業會計業務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其控制結果一般不對外公布,而企業內部審計則側重于會計業務的事后控制,其審計結果對外公布,是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再監督。
(二)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意義
第一,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可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財務部門對企業各職能部門和人員進行的科學分工、控制、考核與協調,是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主要環節,對保證有序的生產經營活動及確定各部門工作目標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二,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可有效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力度,可加強企業會計資料的審核,有利于保證企業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可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參考。
第三,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可有效推動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對動用企業資產授權的人員控制是會計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其控制科準確反映企業中的產權關系,從而完善企業法人的治理結構和管理模式。
二、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控意識淡薄,制度管理較為混亂
在中國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中,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意識較為淡薄。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負責人和管理層對會計內部控制的忽視和誤解,將會計內部控制與成本控制、安全性控制等混淆,認為會計內部控制僅局限于會計規章制度,甚至認為加強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所付出的成本無效,從而導致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和進行;二是企業各職能部門和員工對會計內部控制的漠視,內控意識不強,無法形成良好的內控氛圍及管理、財務、業務三位一體的聯系、監督和制約模式。
大部分中小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組織結構和內控制度也存在諸多的缺陷。如中小企業財務任人唯親的現象普遍存在,對外聘會計的監管不嚴格,導致財務部門的人員構成不合理,部門內部權責不統一、分工不明確,缺乏有效的監督;內控相關的規章制度在目標和內容的制定上存在盲點,甚至以敷衍相關部門檢查為目的,導致會計內控制度缺乏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
(二)信息化程度低,會計電算化存隱患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一般是以會計信息化為基礎和平臺的。目前中國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缺少會計信息化的觀念,忽視會計電算化在企業中的應用,從而直接導致企業與外界信息資源交換不夠,造成企業會計信息不透明和財務人員違紀違規操作的現象。
企業會計電算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幫助企業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也給企業財務系統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主要表現為:一是在數據處理方式上,一旦原始數據輸入錯誤或被非法修改,將會導致一系列的錯誤出現,造成輸出信息失真;二是在財務軟件上,一般的財務軟件系統設計重功能輕安全,導致軟件系統安全性較差、數據庫保密程度不高,為企業財務信息外泄留下極大的安全隱患;三是在網絡安全上,企業會計信息系統作為一個個體在網絡上對外交流時,隨時可能遭到黑客的攻擊,輕則破壞系統運行,重則將會使企業的機密遭到截取、篡改和泄漏。
(三)人員素質不高,會計核算有待規范
一般而言,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對財務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有著嚴格的要求。部分會計人員由于其專業水平有限,對其辨別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有一定的影響,無法適應內部控制的要求;部分會計人員因個人利益驅動,忽視職業道德,在會計內部控制較寬松的條件下利用內控制度漏洞非法牟利,這不僅使得會計內部控制流于形式,同時也對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
會計核算和檔案管理也是會計內部控制的薄弱點。部分企業沒有規范的會計核算操作程序,會計工作不透明,甚至存在設“一明一暗”兩套賬的現象,在會計科目的使用、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及利潤記錄等存在著諸多的違規行為;會計檔案管理由于缺少成熟的管理機制,在人為疏忽下會造成會計基礎數據的流失,為日后的查詢和審核帶來不便,同時也為財務舞弊留下了缺口。
三、加強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是一個科學的系統工程,可從根本上杜絕企業中存在的各種財產流失現象,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發展,并有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作為企業的管理層,應當從觀念上提高對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確立良好的控制目標,組織建立科學有效的會計內部控制執行監督體系和管理制度,重點把握審批、審核、結算、復核、記賬、核對、編表、審簽等會計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以確保內部控制體系能夠高效運行。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流程如圖1所示。
(二)完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1.建立與完善企業會計內部管理制度。企業會計內部管理制度用于規范財務部門的會計業務工作流程,其內容可根據企業所從屬的行業類型和管理者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般而言,企業會計內部管理制度包括會計組織管理體系和從業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原始記錄管理和財產清查制度、財務處理程序和內部牽制制度、財務稽核審計和收支審批制度、會計成本核算和計量驗收制度、財務定額管理和會計分析制度[4]。
2.加強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安全性建設。作為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前提,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安全性建設十分必要。為有效降低會計信息系統的網絡風險,企業至少需要內聯網、外聯網和網際互聯3級網絡建設并進行數據資源整合;對儲存在網絡上的企業重要數據應進行有效的加密處理,定期更新加密密碼,并做好計算機客戶端的網絡防毒工作。
加強企業會計信息化安全性建設,還應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獨立性,不僅要做到會計職能、信息系統與企業其他職能相分離,還要保證信息系統內部的職責分離,從而保證計算機數據處理的正確性和安全性。加強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應用控制措施包括:保證輸入系統的數據正確、完整、可靠;保證數據輸出的接收人為經過授權的使用者;加強包括訪問控制、數據傳輸安全控制、確保傳輸數據完整控制等因素的通信控制環節建設。
3.加強會計內部監督和審計機制建設。內部監督機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固有組成部分,是保障企業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加強企業會計內部監督包括:對會計信息的監督,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對會計賬簿的監督,以杜絕賬簿造假的行為;對實物和款項的監督,以確保實物款項與賬簿記錄相符合;對財務收支的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的合法性和記錄的完整性;對財務報告的監督,以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真實性[5]。
會計內部審計作為企業會計部門的內部自我評價活動,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能夠用來改善內部控制的環境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加強企業會計內部審計工作包括: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審計,用來檢查會計賬務處理是否正確;審查信息系統數據與書面資料的一致性,對不妥或錯誤的賬表處理應及時調整;對系統運行各環節進行審查,防止存在漏洞;對財務數據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和合法性進行監督。
(三)提高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作為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主要承擔者,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將是直接影響企業能否進行良性運轉的重要條件,也是會計內部控制能否順利進行的基礎。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主要是加強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培訓,包括:引導和教育財務人員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維護會計職業的尊嚴和財務人員的良好形象;增強企業財務人員的自律能力,從根本上消除其制造虛假財務信息的動機和消極的工作作風;對企業所從屬的行業和自身特點對財務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規范其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的同時,對企業會計財務人員的管理手段及會計檔案管理也應作出相應的改良。對財務人員應制定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從而達到優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目的。對會計檔案應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對檔案進行合理編號和信息備份。同時,應進一步強化財務人員的思想意識,對管理人員和相關授權人員進行嚴格的把關,以保證檔案的完整和安全。
參考文獻:
[1] 周璟.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策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4):62.
[2] 馬曉鳳.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策略探究[J].財經界,2010,(3):161-162.
[3] 尚雪松.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執行的現狀及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措施[J].中國商界,2010,(9):26-27.
[4] 肖利輝.關于建筑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探討[J].現代商業,2011,(4):246-247.
[5] 王煒.試述醫院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5,(6):71.
[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