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國一臺ATM機發生故障,顧客取款時會吐出雙倍數額的現金,200多名顧客取走現金。事后銀行稱錯在自己,顧客不必為銀行工作失誤負責,不用歸還多余的錢。“許霆案” 判無期徒刑,重審改判為5年有期徒刑。英國銀行之所以“寬容大度”,是有其司法背景及事件本身的特點等綜合因素的。我國銀行業應該借鑒國外銀行管理體制,深化改革,以平等的心態對待顧客。這才是加入WTO后良性發展與國外銀行競爭的根本所在。
關鍵詞:ATM機;銀行業;入世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5-0100-01
不久前,英國一臺ATM機發生故障,顧客取款時會吐出雙倍數額的現金,很多人趕來提款,故障持續兩個多小時,200多名顧客取走現金,最高者達數千英鎊。事后銀行稱錯在自己,顧客不必為銀行工作失誤負責,不用歸還多余的錢。這不禁使人聯想起2006年的“許霆案”,同樣是在銀行,同樣是利用ATM機故障漏洞取款,許霆被廣州中院判處無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件發回廣州中院重審改判5年有期徒刑。人們不禁會問,同樣都是因為ATM機出錯拿走了本屬于銀行的錢,但結局怎會如此大相徑庭。
依據中國的現行法律,廣州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許霆以非法侵占為目的,伙同同案人采用秘密手段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行為已構成盜竊罪,遂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二審中,法院認為許霆是在發現銀行自動柜員機出現異常后產生犯意,采用持卡非法竊取金融機構經營資金的手段,其行為與有預謀或者采取破壞手段盜竊金融機構的犯罪有所不同,從案發具有一定偶然性看,許霆犯罪的主觀惡性尚不是很大。根據本案具體的犯罪事實、犯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最終判決許霆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2萬元,追繳許霆的犯罪所得173 826元,發還受害單位。
無論在中國還是英國,利用ATM機故障獲利均屬于不當得利,違反了基本的誠信原則,銀行均可以要求返還,對于情節嚴重的,取款人還須要面臨刑事處罰。英國1968年的盜竊法規定,一個人如果不誠實地占有另一個人的財產,并且意圖永久剝奪該財產,屬于盜竊罪。根據英國判例,在得知ATM機多吐鈔票后仍去取款,且不退還多余金額,就可以定為“不誠實的挪用,意圖永久剝奪他人財產。”所以,英國銀行之所以“寬容大度”,是有其司法背景及事件本身的特點等綜合因素的。
我國銀行業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起,中國人民銀行即公布了中國銀行業開放時間表,劃定為期5年的過渡保護期,按地域和業務分階段擴大對外開放。如今11年過去了,中國銀行業在全面對外開放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其體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五大商業銀行相繼上市,但傳統體制下政府主導型銀行體制又為中國銀行業抹上更多行政色彩。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開通VIP窗口、對有錢人優先辦理、離開柜臺概不負責等等無一不體現銀行的霸道和專橫,致使顧客處于弱勢地位。借鑒國外銀行管理體制,深化改革,以平等的心態對待顧客,才是中國銀行業入世后良性發展與之國外銀行競爭的根本所在。
參考文獻:
[1] 劉姣潔.英國ATM出錯不追討與“風度”無關[N] .中國城鄉金融報,2012-5-28(A03).
[2] 蜀山秦樹.ATM機“取一贈一”銀行為何不追責?[J].青年與社會,2012,(7).
[責任編輯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