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對高中作文的分層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究,從為什么要分層教學、怎樣進行分層教學以及分層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逐一分析,并對高中教師的作文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期望。
【關鍵詞】高中作文 分層教學 評價
作文是衡量一個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標志。尤其對于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作文分又占語文試卷總分(160分)的44%,可謂半壁江山。而高考第一門科目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接下來其它科目的發揮,這又不是通過數據可以衡量的。如何在高中短短三年的時間內,使學生作文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成了每一個語文老師必須面對的課題。
然而現在的高中學生作文水平卻令人擔憂,從學生平時寫出的作文和高考所寫作文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作文普遍存在著寫作態度消極、寫作思路單一、語言枯燥乏味、思想缺乏深度等問題。很多學生作文根本沒有鮮明的思想情感,更別提綜合構思,這些學生的寫作完全是為了應付寫作任務,完全違背了作文“表情達意”的根本原則和規律。只有極少部分學生的作文能燃起思維的火花,情感真摯,思維深刻,語言優美,但由于傳統的作文教學要面向學生群體的大多數,難以顧及這些“稀有資源”,所以三年下來,這些尖子生往往作文越寫越平庸,淹沒在模式化教學的洪流中。筆者通過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認為作文的分層教學能很好地解決這種矛盾。
什么是作文的分層教學?簡單而言,作文的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在作文教學上區別對待,這些群體的作文水平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分層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1.學生的分層
第一層是熱愛寫作、對各種文體都得心應手的學生。作文思想深刻、內容生動形象、語言有文采、文章有創新。第二層指對寫作興趣不濃,只是被動地完成作文任務的學生,他們一般能夠達到符合題意、符合文體、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等基本要求。第三層學生指不愿、不會寫作文的學生,他們往往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文任務,或是勉強湊足字數,離題千里,語言表達生硬晦澀,更談不上思想性與文學性了。當然,學生所處層級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要隨時根據學生的發展變化作必要的層次調整,因人因時制宜,進行動態分層。
2.題目的分層
在設題時,盡量做到機動靈活,顧及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比如在出題時,可多采用半命題。不出連自己都難以下手的偏題、怪題。或者多出幾種相近的題目,讓學生有選擇的空間。
即使選擇命題作文,我們也可在寫作要求上精心細化,對不同層級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記敘文寫作為例,要求:①符合題意,符合文體;②中心明確,結構完整;③內容充實,情感真摯;④語言生動,細節傳神。可以要求優等生必須符合四個要求;而能力較差者可設定前兩個為基礎等級,必須滿足;后兩個為發展等級,只要有所突破即可。
3.指導的分層
教師對三個層級的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指導,而指導的關鍵是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寫作活動中來,不要只顧中等層級,而忽略兩頭。由于生活閱歷的不同,個性氣質的差異,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也不盡相同。指導學生作文,就要引導學生發揮各自的創造性,寫出自己的氣質特性,寫出自己獨特的生活與感悟。在學生的寫作方式上要大膽創新,在學生擁有自己的見聞素材、感受認識的基礎上,優等生可讓其圍繞訓練目標大膽構思,追求形式和內容的新穎;中差生可由指導教師利用范文進行指導寫作,讓其找到提升的著力點,拉近與優生的距離。讓優生多一些寫作機會,將一些優秀作文推薦到雜志社發表,為其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使其樂于創作。
4.評價的分層
作文評價分為口頭評價和書面評價兩種形式。口頭評價即所謂的面批。面批要有針對性,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可在總體肯定的基礎上,就訓練的重點(如記敘文的細節描寫、議論文的論證思路)談優劣。對中差生則要找出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讓他們在點滴進步中漸漸喜歡上寫作。書面評價包括評分和評語。教師在評價時力求評分客觀化、評語主觀化。評分時針對學生所處不同層級,看學生在該層次中是否達到預期,以給予客觀評價;而寫評語時應以主觀鼓勵為主,盡量給予他們成功的喜悅。評分和評語應很好地配合在一起,互補使用。評分高時,在評語中可多指出些不足,多提些期望;評分低時,可在評語中多寫些閃光點和激勵語。
當然作文的分層評價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操作中的難點:如“學生的分層”,學生的作文素養是動態變化著的,有時他這篇文題寫的不錯,而換一篇文題卻寫的不盡人意;或者有些學生比較喜歡寫偏向感性的記敘文,讓他寫偏向理性議論文,則需絞盡腦汁。所以教師在進行學生的分層時,要多方考慮,看過學生多篇不同文體的作文后,再下結論。
總之,要讓學生的作文水平有質的飛躍,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在這方面,是沒有什么捷徑的。擁有足夠的耐心,和一顆欣賞之心,一學年下來,或許學生就會給你一份驚喜。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薛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