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閱讀,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越來越多,這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新的挑戰?,F實一些講,要讓學生突破閱讀題,在中考中多拿些分數,必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的基本功是理解和速度,在構成閱讀能力的諸多能力中,又以理解能力為核心。因此教師的作用很重要,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指導,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準備。
一、要注重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可見,習慣對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著多么重要的影響。既然如此,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去深入實踐。
第一,將閱讀材料和問題一同布置給學生。從七年級入學開始,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的習慣。這些問題可以是教師給的,但更好的是學生自己提出,教師幫助歸納的,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帶著問題讀的習慣的養成。我們不必擔心剛入學的七年級學生年齡小,閱歷淺,不會提問題或提不出問題。其實,正是因為他們小,想象力還沒有被扼殺,我們從小培養,及早著手,才能讓他們提出更多更精彩的問題,進而讓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督促學生養成做閱讀筆記的習慣?!安粍庸P墨不讀書”有它存在的道理。從七年級入學開始,我們就要向學生要求準備“摘抄本”或“摘錄本”讓學生邊閱讀邊摘錄,及時做好積累。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邊讀書邊做上旁注,這樣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更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的閱讀筆記要及時檢查,以督促學生將良好習慣保持下來。
二、要注重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形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態。在這種心態下,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都會明顯提高。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中逐漸提起閱讀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傳統教學方法所使用的傳輸教學信息的手段,已逐漸讓生活在科技高度發展、教學條件已極大改善的今天的學生感到不滿足,甚至厭倦。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多媒體在對閱讀信息的記憶儲存、判斷,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學媒體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電教媒體的運用,可以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愚公移山》時,我們可以在教學前讓學生觀看愚公移山的動畫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岳陽樓記》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讓欣賞岳陽樓美景。直觀、生動、逼真的畫面,悅耳的音響,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而恰恰是這些陌生的信息,能給學生以新異感;正是這種新異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材中的許多課文,如果在教學時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則可以給學生以清晰的感性認識,為理解課文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理解,培養整體感知能力。
2.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的趣味性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因素,“趣味性”與知識性、科學性、思想性緊密相連。如何使課堂有“趣”呢?這就需要教師首先要認識和發現學生的需要,并施以適宜的“陽光”和“養料”,使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乃至爆發自身求知潛能。教師要學會靈活使用教材,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寓教于樂,學生的學習效果將不言而喻。例如蒲松齡的《狼》這一課,要讓學生激發起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就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模式。我將《狼》這一課安排學生通過小品演出把故事情節演繹出來,這樣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學生同時又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并且在表演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習了語文。而且這樣的教學方式又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在教學中還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典型的教學環境,師生共同在環境中進入角色,去欣賞文學作品,體驗其中的樂趣。
三、要注重閱讀技巧和方法的講授
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漁”,這遠比教給其某一正確答案更有價值,而滿足于對教材墨守成規的分析講解,甚至直截了當告知學生結論,只是“授之以魚”,“魚”能充一時之饑,而“漁”能飽食終生。那么,怎樣才算教會學生閱讀了呢?閱讀的基本過程是認讀——理解——吸收。這三者中認讀是基礎,理解是核心,吸收是結果。教師要教會學生抓閱讀思路。閱讀是一個“整體——局部——整體”、“變速器——思想——語言”的反復過程,根據文章特征和文體特征,順“藤”摘“瓜”,抓住中心,欣賞優美語句與文學作品中的形象。這里的“藤”指的是現代語文的文體(體裁),“瓜”是指課文后和老師提出的具體問題。現代語體文大致分為三大文體: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只要把握住文體,閱讀就會相當順利。
總之,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把握住新課標的要求,在打牢基礎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進行訓練,循序漸進,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寶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