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開展,高中化學教學順應時代要求進行了適時改革,這對高中化學教師原有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突破傳統高中化學教學的桎梏,找到高中化學的改進方向,成為高中化學新課改能否有效推行的關鍵。
一、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
1.高中化學教學的目標
相對于原有的高中化學教學目標,新課標(即《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更體現了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以及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宗旨。新課標設計了三維的教學目標:認知性學習目標、技能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同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較全面地闡述了課程目標?!爸R與技能”包括化學基本知識與重要實驗技能;“過程與方法”包括知識的形成、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思維能力以及信息獲取和加工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包括學習和探究興趣,科學態度、社會責任感、愛國主義及創新精神。
2.教學觀念的轉變
(1)課程意識的轉變。新時期,課程已不單單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傳統的單純忠實地依據教學大綱、教參等執行教學計劃、教學教案的課程教學行為已經落伍。新的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使每個學生對課程都有自己的獨特體會,并形成自己的持續性的知識架構。
(2)教師角色意識的轉變。傳統教學的“教師中心論、學生中心論”都有悖新課標要求,要真正有效實施教學就要做到“教學相長”,以教促學、互教互學。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意識,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溝通與對話,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與合作中獲取知識,從而最終使新課程改革要求中的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真正得以實現。
(3)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新時期,教師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知識面、生活經驗,以及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等各項因素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通過類比、質疑、歸納等方法自主形成相關知識體系,突破原有課堂上教師“一講到底、一灌到底”的舊模式。
3.教材的改革
教育理念的改變、教學目標的改革決定了教材的轉變。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點:①新教材以學生活動為主,改變了舊教材以文字敘述、知識講解為主的模式。②新教材以學生主動探究為主,改變了原有的教師課堂實驗演示為主。③相對于舊教材知識明確結論式,新教材更傾向于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通過交流、討論,自行總結。④新教材內容更為豐富,增加了大量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圖片,改變了舊教材刻板的形式,在使教材內容更貼合生活實際的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傳統化學教學與新時期化學教學要求的沖突
1.傳統化學教學忽略了知識的轉化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傳統的化學教學其內容更注重“系統性、嚴謹性”,更傾向于刻板的理論知識的傳授而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忽略了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素養以及創新能力等的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也往往更多地停留在化學方程式或化學規律等理論的認知層面,知識倒背如流卻往往“所學無所用”。在傳統化學教學中,知識來源于生活,卻無法再重新回歸應用于生活,這不能不說是傳統化學教學的悲哀。這與新時期化學教學要求明顯不符。
2.“你教我學”的單線式教學,缺乏互動,學生興趣缺失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強調的是“專心聽講”,課堂往往成為教師滔滔不絕地“一言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例題等一氣灌輸,學生就如同捆綁在椅子上的傀儡只有乖乖聽的份兒。顯然傳統教學中師生互動仍是一個薄弱環節,這樣“你教我學”的單線式教學不但課堂效率不高,同時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無法促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悖新課標要求。
3.教學方式刻板,原有單一的“說教”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傳統教學方式更多的是“說教”模式,所有基本理論幾乎全部是通過教師“說、講”進行傳授。雖然動手做試驗已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采用,但不否認的是,由于教學設施的局限或教學成本的考量,學生可動手試驗的機會少之又少?;瘜W現象、化學反應更多的是由教師口頭描述給學生,學生憑借圖片或想象進行抽象認識,教學方式的刻板與單一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高中化學教學的改進方向
1.結合生活實際教學,使學生所學化學知識有效轉化應用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知識要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新時期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明確要求學生要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要學會通過學習與分析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化學教學要密切聯系日常生活。在教學中可以由學生熟悉但又無法解釋的生活實例作為切入點,在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同時,啟發、導入化學理論、化學規律。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所學應用于實際生活,將書本知識轉化為直接經驗,使學生在鞏固、深化所學知識的同時,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2.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持續性化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傳統高中化學單一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高中化學教學的要求。新課程積極倡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培養其科學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突破并豐富原有的教學方法,例如:通過進行一些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內容豐富的化學趣味競賽、化學講座、小組討論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實現教學目的,使教學事半功倍。
3.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在“說教”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動手試驗的探究能力
夸美紐斯曾經說過:“一切都是從感官開始的”,為有效實現化學教學,我們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通過現代多媒體設備、試驗設備等,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接受所學知識?;瘜W實驗作為學生學習化學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探究活動,學生對其有著濃厚的興趣,學校與教師要最大限度地保證試驗設備及其利用,通過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科學探究精神。
四、結語
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在領會新課改精髓的基礎上,在對傳統教學進行分析與總結的同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在適應新時期教學要求的同時,更好地推進新課改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謝艷立. 新課程下高中化學關于教學反思的思考[J]. 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
[2] 劉俊清. 論新課標下高中化學的教學反思[J]. 吉林教育,2011.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