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改變了教師對以往教學中許多做法,課堂不再是一支粉筆一個教本,教師的手段發生了多樣性的變化,“班班通”的應用也呼之欲出。許多教師誤解為能夠上網、擁有一臺終端顯示設備就是“班班通”。所謂“班班通”是指學校每個班級里具備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信息溝通、信息化資源獲取與利用、終端信息顯示的軟硬件環境,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日常教學的有效整合,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最終促進學生的發展。①可以說它的使用,極大地擴充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促成了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得轉變,使學生在思維方式、認知水平、能力培養和情感養成等諸多方面有了新一層次的提高,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課堂教學有了這樣的利器,必然會有質的飛躍。
一、提高了師生數學教與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現代教育講究讓每一個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日常化地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目的是為了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合理地運用現已掌握的技能,完成教學任務。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最大化地實現課堂價值。而傳統教學過于束縛教師和學生的思考維度和空間,只注重對數學知識的教育,學生的情感認識也很少得到體現。師生互動只能體驗預先設定好的情節,缺乏靈活和自由度。“班班通”的加入剛好彌補了這一遺憾。使教師能夠大膽地在數學備課環節充分發揮想象力,依據初中數學教學綱領和課本卻不拘泥與其中。同時,也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可以把自己想要表達的盡情流露,這樣的課堂學生也愿意流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會學習”向“愛學習”方向轉變,記得剛用“班班通”上第一節課時,以前都需要喊上幾嗓子的才能安靜的教室,突然一下子變得無比的安靜,大家好像等待發號施令一樣,充滿對未知內容的期待,每當翻過一個畫面或一個視頻,都會用心等待,有著極大地求知欲。
二、擴充課堂,利用信息共享,讓學生接受優質的數學教學資源
初中學生在接受完第一、二學段的學習后,在第三學段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都有了新的提升。主要不再以教師的教為主,而是以學生的學為主,學生要通過自我探索、猜想、反復嘗試、實踐證明,最終獲得成功體驗,可以說初中生的心智已經到了一個跳躍式階段,簡單的理論講解和單一化的教學已無法使其獲得滿足,加上農村中學教學基礎設施和資源有限,無法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價值的機會,這樣的學習效果是有限的。“班班通”在共享學習資源方面很有成效。在一節初一數學活動課上,課前要求每個同學帶上事先準備好的硬紙板、剪刀和彩紙等,可到了課堂,全班只有極少數的同學準備了,準備的同學中,還有材料不齊的,此時的我,深知這些都是從鄉村小學剛上初中的“小學生”,對初中數學的某些知識的學習還是處于自我適應期,特別是像這樣的活動課,他們心中的數學仍然還是“筆尖上的數學”。于是,我走到電腦前,只說了一句,“看看人家初一學生是怎樣上這節課的”,當視頻打開后,全班學生靜靜地聆聽和注視著每一個鏡頭,有的學生也開始比劃起來,沒有材料的同學顯得很無助,當視頻中的學生展示他們的作品時,全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時的我問:“大家這節課有何收獲時?”,許多同學說出了自己的心得與體會,有的同學說,“要是有材料就好了,放學回家我也做一做”,這其實就是我最想聽到的。自始至終,我并沒有因種種客觀因素,放棄這節課,反而,依靠“班班通”的優質共享資源,讓學生領悟了數學可以改變生活、豐富生活,數學也是從生活中走來的,同時,讓學生產生了對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對數學中的實踐活動產生極強的探索欲,現在上數學活動課,絕大部分的同學在課下早就把作品做好了,也就不需視頻教學來上實踐課了。
三、理論知識直觀化,充分展示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價值
“班班通”集文字、聲音、圖片、影像于一體,直觀性強,呈現速度快,從而更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俗話說:“耳聽為實眼見為實”,任何學科要想征服學生,必須有它的特色,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人們生產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怎么上出趣味性,回歸它的本質,直觀性不可或缺,電子白板的強大功就在于它的直觀性,能使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的互動變得更加簡便。如,空間幾何圖形在傳統的教學中,特別是描述某些圖形和對圖形進行平移、旋轉和裁剪時,必須事先準備好一個又一個的畫面,教師成了放映師,課堂教學缺乏驚喜和偶然性,課堂教學也是一層不變的,教師就算在實踐教學中有所靈感,也只能寫在教學反思中,而運用電子白板,只需勾勒出想要的圖形,進行任意操作,整個過程生動、活潑,無需刻意準備,帶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愛因斯坦說過:“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為可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真理的探索者和發現者,對于學習科學知識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對知識有強烈的探索欲,教師如何把這種活力變為動力,主要還是要激發他們潛在的對知識的渴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足夠的興趣,才會愛好學習、善于學習。“班班通”通過它自身的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形象逼真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認真地思考和探索,主動體會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探索真理的過程。在上初一下冊關于直角坐標系確定點的位置,剛開始我在黑板上隨便畫了一個直角坐標系,我要求學生板書,可令人失望的是一個舉手的都沒有,我以為提問的不夠響亮,就重復了一篇,可依然沒有人舉手,我只得硬叫了一個學生上臺板書。等到在電子大屏幕出現類似的題型,要求板書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起了雙手,課堂氣氛突然一下子活躍起來,剛才的不配合已經煙消云散,看著學生用電子筆準確地描出點得位置,心中的感觸是深刻的,學生對新事物都有種強烈的好奇心,也許學生就是想體會電子筆描點是什么樣的感受,教師應該迎合學生的胃口,滿足這種好奇心。同時,調動了他們對學習課堂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走上講臺,學生都會坐得端端正正靜靜地等待這節課的開始,教師也感覺無比的輕松,每一節課的氣氛都很活躍。
五、提高教師覺悟,感受終身學習的魅力
“班班通”是現代科技進步的產物,以往“白加黑”模式已經不能適用學生的思維發展,電子筆是教師手中新的武器,指引學生如何前進,圈圈點點即可完成一節美妙樂章。如何打圈畫點需要教師熟悉掌握專業技術業務,切不可老是想著下一節課再用吧,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事開頭難,實踐出真知,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現,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舊的觀念,大膽嘗試。
總之,“班班通”這一現代科學教育技術促進了遠程教育網絡資源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學生準確把握學習資源,讓網絡資源滋潤每一個學生,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
【注釋】
①“班班通”工程的實施讓鄉村教師如獲至寶,小學課件網博客,2013.4.6.
(作者單位:安徽省無為縣劉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