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恒會 李秀麗 夏超 陳金
藥物療法是精神科常用的治療方法。因為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禁忌證、劑量用法和毒副作用的觀察及處理,加上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為保證醫囑的準確執行,所以精神科護士在投藥時不光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還應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
所謂穩定的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的品質。這種自制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知識與技能的發揮。在投藥時,新入院患者均不承認有病而拒服藥,扔藥;有妄想癥狀的精神患者,堅信護士給藥吃是“藥死”他,因而對投藥者抱有敵對情緒,表現為謾罵,毆打。此時護士如沒有穩定的自制力,不能保持心理平衡,沒有控制和處理自身情緒的能力,或遷怒于患者,就會失去客觀的職業立場,從而影響投藥的效率和質量,造成錯服、漏服等差錯事故。因此護士要加強自身的心理修養,培養穩定自制力,才能圓滿地完成投藥任務。
注意指的是“有意注意”,是一種自覺的、有預定目的,并經過意志的努力而產生和保持的注意。其品質包括:①注意的廣度:是指同一時間內要掌握較多的注意對象,如行為紊亂的患者可有搶藥現象,迫害妄想患者拒服藥等。故投藥者既要把握其準確性,雙要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及心理變化。②注意的穩定性: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把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動上。這一點并不容易做到,然而投藥是一項嚴肅的工作,要求投藥者在執行藥療時,精力不能分散,否則患者就會出現吐藥、藏藥、錯服藥等現象,不但延誤病情,還會危及生命。③注意的分配與轉移:分配是指人在進行兩種或多種活動時,能把注意同時指向不同對象的現象。轉移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主動把注意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上去。投藥過程中,既要注意到患者的服藥情況又要注意到患者的一些行為,故投藥者不得離開藥盤,防止患者自行取藥、搶藥或將藥盤打翻,拿藥盤傷人,這就要求注意品質既要分配合理又要靈活轉移??傊?,加強注意品質的修養,是提高藥療效率與杜絕事故差錯發生的保證。
觀察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是護理人員的基本功,它是精神科投藥護士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品質。因為:①投藥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毒副作用,可以為醫生的治療提供線索,有些精神藥物的治療量接近于中毒量,故應及早觀察到中毒的臨床征象,及時反饋給醫生得以處理。再者,精神藥物副作用比較多,重者可危及生命,又由于精神患者大都反應比較遲鈍,故在投藥過程中,應對精神藥物副反應如惡性綜合征等有所了解并及時觀察。如一服氯氮平藥物的患者,護士發現其懶動,測試體溫高熱,及時地通知醫生,并提示應急查血象,結果顆粒性白細胞驟降,經及時搶救,患者得以脫險。因此,投藥者必須敏銳地觀察到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反應及病情進展的細節等,以便及時發現,及時通知醫生處理。②觀察是決定給藥途徑,確保療效及患者安全的先決條件。興奮躁動的精神病患者拒服藥,可通知醫生臨時改換用藥途徑,如肌肉注射靜脈注射以迅速控制患者躁動狀態。為精神患者投藥方法尤為重要,應有一定的順序,可先易后難,最后給拒服者,這樣既可以防止漏發藥,又可提高投藥效率。精神病患者,均不承認自己有病,常出現藏藥現象,如藏在手指縫里或衣袖口內、舌下,造成患者蓄藥,以致發生意外事故。故投藥者要事先做好解釋工作,決不可把藥交給患者一走了事。
言語是個體用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與他人進行交往、溝通的工具,是心理活動的表現,言語在投藥過程中有重要作用。所謂言語能致病,也能治病。因此,投藥者應加強言語修養,多采用些禮貌性用語,使患者心理處于最佳狀態。
總之,精神科的投藥工作既復雜又特殊。因此,精神科護士在護理工作中應注意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高質量完成投藥任務,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復,是精神科護士神圣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