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梅 張蘇英
孕婦產后出血是孕產婦死亡原因首位,其中85%發生在產婦產后,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宮收縮乏力[1]。近年來剖宮產率不斷上升,剖宮產產后出血發生率高也較高,而剖宮產產后出血缺乏預判,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治療上常規處理療效不佳后,近年來我們采用通過巧特欣聯合子宮B-lynch縫合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本院就診行剖宮產的78例產婦,所有產婦均存在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具體高危因素如下:巨大兒、先兆子癇、多胎妊娠史、瘢痕子宮、前置胎盤及羊水過多等。78例產婦年齡22~35歲,平均(27.8±4.2)歲,體重質量指數(24.16±2.5)kg/m2,平均身高(163.5±5.2)cm,孕36~41周。
1.2 病例分組和治療方法 上述入選待產婦,按隨即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待產婦40例,年齡22~34歲,平均(28.5±4.1)歲,體重質量指數(25.11±2.2)kg/m2,平均身高(164.5±4.1)cm,孕36~41周。應用巧特欣聯合子宮B-lynch縫合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其中手術時使用1號可吸收線,進針部位選于患者子宮前壁距子宮下段切口下緣2~3 cm,右側緣3 cm處,經患者子宮腔自切口的上緣2~3 cm處出針,于患者子宮體的表面將腸線拉緊。自患者子宮底部繞到子宮后壁,取與患者子宮前壁出針處相似的位置進針到官腔內出針;再自患者右側與左側相同水平部位向患者子宮后壁穿出。腸線緊貼患者子宮體的表面繞過字宮底部至子宮前壁下段切口處上方2~3 cm處進針,通過患者的子宮腔在切口的右側與下段的進針部位相同的水平處出針。胎兒娩出后子宮肌層后,靜脈注射巧特欣100 μg。對照組:與觀察組同樣采用子宮B-lynch縫合法。
1.3 療效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確定療效評價標準[2],其中顯效:陰道流血量在25 ml/h及以下,子宮質地硬且收縮好,出血減少或停止,尿量恢復正常者;有效:陰道流血量在26~50 ml/h,子宮質地硬且收縮良好,出血減少,尿量基本恢復正常者;無效:陰道流血量在50 ml/h以上,子宮質地軟且收縮力差,或出現頑固性子宮收縮乏力,出血控制無效,尿量不足30 ml/h或無尿者。血液收集及計算方法可采用容積法、計量法及稱重法,術中盡量吸凈羊水后,記錄術中出血量,用體積法和面積法計算出血量。
兩組患者經過B-lynch縫合術治療后,宮縮現象均好轉,出血量均逐漸降低最終停止;其中觀察組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1.6%。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總出血量平均(812±153)ml,對照組為(972±137)ml,兩組患者平均總出血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也提示,巧特欣聯合子宮B-lynch縫合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優于未用藥者。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B-lynch縫合術)是處理產后出血的一種術式,該手術方法適用于往往常規處理方法無效的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產婦,盡可能避免子宮切除,從而保存生育能力;該術式原理是通過向子宮平滑肌施加機械性縱向擠壓力使子宮壁的弓狀血管在壓力下減少血流,引發子宮收縮后導致壓迫血竇,血竇受壓后將關閉而達到止血目的[3]。
巧特欣是多肽類激素子宮收縮藥,該藥物止血機理是通過與子宮平滑肌的縮宮索受體結合,引起子宮強直性收縮,壓迫子宮肌層內的血管而止血;產婦靜脈注射巧特欣子宮可收縮,在2 min內達到一個明確強度,在收縮頻率與幅度方面都較常用的縮宮素長,且巧特欣的半衰期較縮宮素長4~10倍[4];本臨床觀察提示,巧特欣配合B-lynch縫合術能加強子宮收縮作用而達到減少產后出血效果,在止血和總體療效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也提示,在選擇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同時給予巧特欣藥物治療,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就其對不同時間點出血量影響、產后恢復時間等角度時候具有明確療效,有待今后進一步觀察。
[1] 樂杰.婦產科學 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5-208.
[2] 楊碧湘.B-L y n c 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出血6 8例臨床研究.醫學信息,2012,25(5):75-76.
[3] 張敏,于愛萍.改良B-L y n c h縫合法在控制剖官產術中官縮乏力性出血的應用.臨床醫藥實踐,2011,12(17):570-571.
[4] 嚴瑞珍.改良B-L y n c h縫合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處理中的臨床應用.河北醫藥,2012,34(16):2455-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