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艷
【摘要】隨著近幾年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導師在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導師負責制”的培養模式為導師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需不斷完善與改進,更要不斷的創新,這也是今后高校學生工作的重心所在。
【關鍵詞】導師;政治思想;工作
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社會主義市場建設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對于高校,它更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氣、不斷創造輝煌成果的有力法寶。做好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對于加快學校發展,吸引高質量生源,樹立良好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國研究生教育到目前已有30多年,截止到2011年,全國在校研究生達到100多萬人,中國已成為全世界高等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近些年來,絕大部分研究生都是應屆本科生,年紀偏小,正處在道德發展和世界觀成型的關鍵時期。面對當前快速轉型的社會經濟形勢,研究生的道德觀念和價值選擇必然更加開放和多元。面對社會多元文化的沖擊,研究生在價值行為的選擇上難免會出現缺乏必要的社會責任感甚至觸犯公眾道德底線的現象,這些價值行為選擇就構成了對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現實沖擊和潛在挑戰。因此,現階段加強研究生德育工作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導師在德育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第一,導師對研究生的情況最為了解。為了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思路和基本設想,推出了以科研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為核心,以建立研究生教育質量長效保障機制和內在激勵機制為主要內容的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僅靠政治理論課已經不足以滿足教育管理的需要,導師在思想上的引導、生活上的關懷是對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補充。
第二,導師時刻與研究生保持密切聯系。由于專職人員和輔導員人數的限制,很難有生科研工作的同時,不斷的對社會和學術上的敏感話題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容易掌握了解研究生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
第三,導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研究生。導師身份的產生是嚴格按照程序評選出來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術態度是導師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導師日常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中影響著研究生,研究生更愿意接受導師的教誨,導師對研究生個體精神的陶冶性和培育性的教育價值得到了良好的體現。
三、導師對研究生管理模式的探討
第一,做好導師崗前培訓,健全考核制度。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導師遴選的重要指標。在進行導師的遴選時應將導師的德育工作考核列入其中。其次把導師參與思想教育工作的內容作為導師崗前培訓的重要內容,任職之初樹立導師教書育人的職責要求。最后建立相應的考核、評估、激勵措施,將導師的思政工作延續下去。
第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培育的全過程。導師加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透視能力,善于從學生的言行舉止中洞察學生的心理軌跡。在研究生入學雙向選擇時,導師可以運用心理測試手段,初步了解研究生個體的性格特征、價值取向、入學動機與發展目標;在之后的授業過程中,結合專業知識有側重地根據社會現實需求因勢利導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引導;在定期的談話與交流中,以防范與誘導為原則開展心理疏導和教育,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心理健康的研究生挖掘潛力,不斷發展和完善性格,另一方面及時發現有處于心理劣勢和心理壓抑狀態的學生,給予正確引導。
第三,賦予導師相關的管理權力。強化導師對研究生的德育培育工作,賦予與其職責相適應的權力。尤其是在研究生招生、獎助學金評定、優干三好的評選、畢業鑒定審核等關鍵環節應給以導師更多的自主權和控制力。
第四,及時給予研究生正確的擇業導向。研究生在畢業前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會因就業問題受挫出現心理波動現象。導師在幫助鼓勵學生順利完成論文的同時,要及時與研究生進行擇業話題的探討,對研究生就業心態和就業方向給予一定的引導。導師也可利用其豐富的社會資源,延伸研究生對職業世界的探索,加大職業生涯探索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促進就業成本的最小化。
“研究生導師”,代表著尊重與博學,是一個稱號,更是一種品質的體現,如何幫助研究生化解壓力、設計人生、適應社會,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困惑與矛盾,疏導情緒,保持心理平衡和內心和諧,尋求精神歸宿,意義重大、任務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