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文
【摘要】ESP(專門用途英語)能滿足學習者的特定需求,實用價值高。本文從對其概述入手,結合我院的專業設置現狀,重點探討了較為理想的國貿專業教學模式。
【關鍵詞】ESP;國貿專業;法律經貿;電子商務
專門用途英語(ESP)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由于經濟與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英語逐漸成為最普及的交流工具。為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各種學習需求,專門用途英語應運而生。
一、ESP理論概述
1.ESP的概念
ESP,即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如旅游英語、商務英語、財經英語、醫學英語、會計英語、法律英語等。英國應用語言學家PeterStrevens給ESP定義為:“ESPcoursearethoseinwhichtheaimsandthecon-tentaredetermined,principallyorwho-llynotbycriteriaofgeneraleducation(aswhenEnglishisaschoolsubject),butbyfunctionorpracticalEnglishrequirementofthelearner。”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科學技術及經濟迅猛發展,在世界各國日益頻繁的交往中,英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在這一發展進程中,人們學習英語的目的也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轉化,ESP應運而生。
2.ESP的發展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ESP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語域分析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領域英語文獻的語法和詞匯特點,并為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提供參考;2)修辭或篇章分析階段,這一階段超越了句子層面而注重篇章和修辭,即研究句子如何組成段落和篇章;3)目標情景分析階段,此階段的重點是研究學習者的不同目標情景,分析不同情景的語言特點,并設置ESP課程教學大綱;4)技巧和策略分析階段,該階段關注的不再是語言本身,而是更深層次——語言使用中的思維過程;5)以學習為中心階段,“以學習為中心”強調教學中既要注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要注意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既要考慮社會大環境對人才的需求,又要考慮學生本身的學習要求,只有結合各方面因素,才可能達到學好語言的最終目的。
二、我院國貿專業的教學現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對各行各業人才的需求也日趨增多。高等教育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大力開設相關專業以滿足社會需求。在這大好形勢下,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蓬勃發展。
作為整個學院的龍頭大軍,外國語學院肩負的任務更大更重。而在外國語學院開設的各專業中,國際貿易專業(簡稱國貿)更應成為學院發展的主力軍。然而,現實情況是:與英語師范專業學生相比,國貿學生規模較小;教學目的不明確;課程設置方面似乎與其他英語專業沒有實質區別;師資力量較之英語師范專業有些薄弱,缺少一支專業教師團隊。其結果是:國貿專業學生在接受了英語基礎階段學習后沒能較系統地學習真正能體現專業特色的知識;即使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但相關背景知識欠缺;因缺少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機會,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顯得力不從心。
依據相關ESP理論,ESP課程是為了滿足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ESP專家Robinson曾說過:正是SP決定了E。可見,對于學習者學習目的的分析和研究正是ESP的精髓所在。也就是說,以學習為中心的第五階段是ESP的核心也應成為教學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因此,筆者試著在ESP理論下探索更加適合國貿專業的教學模式,使國貿專業的教學更好地服務于本專業,突出專業特色,培養出扎實的實用型人才。
三、ESP下的國貿專業教學設計
國貿專業的教學設計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基礎階段,無縫鏈接階段及實踐階段。基礎階段就是對學生進行英語的基本技能教學,使其具備較為扎實的基本功。實踐階段就是為學生提供一些將知識用于實際生活、工作的機會,比如給學生聯系公司企業或是學校,方便他們實習。目前看來,基礎階段有保障,實踐階段易操作實現,而中間起關鍵作用的橋梁階段則是一個空白。因此,本文將重點探討其中間階段。針對專業需要,我們在鏈接階段主要向學生介紹法律經貿和電子商務知識。
1.法律經貿
法律經貿涵蓋法律英語和對外經濟貿易。我們可以考慮開設法律英語入門這一課程。先向學生講授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使學生對英美法系及大陸法系并兩者之間的差異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中西法律思想的淵源并向學生解讀使其對兩大法系有更深入細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
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思維后,可以向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的民法、刑法、經濟法等主要的部門法。同時,向學生介紹法律語言的特點,比如準確性、概括性、規范性等。然后向學生講授法律英語的特點。作為一門語言,它不僅具有英語的特點而且兼具法律的特點。法律英語用詞準確又模糊,句式復雜,多用被動。
在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并了解法律英語的特點后,可以向學生進行法律英語常見詞匯及句式的訓練。這既可以擴大學生的專業詞匯量并加深鞏固學生對法律英語特點的理解。為進一步鞏固并提高學生的法律英語,可以對他們進行法律英語的翻譯訓練。從簡單的法律術語入手,繼而延伸至句子或法律文件。
對外經濟貿易,主要涉及對外經濟貿易合同類文書的寫作規范及翻譯。對外經濟合同種類繁多,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一般說來,經濟合同可按照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的不同而分為購銷合同、工程承包合同、加工承攬合同、貨物運輸合同、倉儲保管合同、財產租賃合同、借款合同等。近年來,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合同類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向學生介紹一些常見的合同,比如購銷合同,工程承包合同等的寫作規范,而后讓他們多做類似的翻譯練習,以熟練掌握英文合同的表達。
2.電子商務
簡單地說,電子商務指企業之間的電子交易,電子貿易等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這種商業交易模式,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因此,電子商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ESP理論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定需求”,可見,在國貿教學中引入電子商務知識會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
基于專業設置狀況和專業前景,我們可主要向學生講授招股章程的相關知識。招股章程對國內外語界而言屬于較新的文本類型。招股章程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時,為了讓分布各地的廣大投資者和社會大眾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和股票發行基本情況而制定的一種內容詳實、格式規范、用語正式的財經文體。我們可針對其文體及語言特點向學生進行介紹,重點是讓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相關詞匯后能翻譯一些常見的招股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