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眼科醫院眼科,山西 臨汾 041000)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眼睛發生疾病,將帶給患者極大的不適和痛苦。眼科疾病患者通常都會有較嚴重的心理恐懼問題,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配合心理護理非常有必要[1]。心理護理能夠在患者全部的治療環節中產生影響。護士要實現對患者最為有效、人性化的心理護理,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現筆者結合自身對眼科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體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0年1月~2012年9月,筆者所在科室對102例眼科疾病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同時也對所有手術患者進行了圍術期的心理護理。患者男22例,女80例;年齡27~65歲,平均(52±2.6)歲。患者中患有青光眼92例,有10例患者接受眼球摘除羥基磷灰石義眼座植入手術。
1.2 心理護理:對所有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圍術期的心理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具體護理措施的實行、眼科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2]。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使得患者的情緒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利于患者配合治療,最終也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減少了術后并發癥。事實證明,對接受眼科手術的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針對不同疾病患者的護理方法,筆者總結如下。
1.2.1 青光眼患者的圍術期心理護理:作為眼科護士,在工作中必須堅持嚴謹的作風贏得患者對自己的信賴,進而才能更加有效地展開心理護理,使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的時候能夠保持最佳情緒狀態、積極配合治療。術前同患者進行貼心的溝通交談,要注意語氣的自然和親切,消除患者對醫生的戒備與疑慮。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多數為年齡稍大的女性,以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為主要癥狀,急性青光眼大多因情緒激動而誘發引起,且伴有劇烈頭痛、嘔吐等癥狀,非常痛苦,常出現心理壓力和恐懼情緒。護士此時要有針對性地采用平和的語氣來耐心介紹如何進行青光眼的治療,讓患者能夠認識到進行手術后會有什么樣的治療結果,而且要簡單介紹手術中的注意事項,要鼓勵患者積極配合以加快自身的恢復。同樣病情的患者相對于護士會有更大的說服力,并且其治療結果也會左右患者的思想情緒,為此,邀請已經康復出院的患者來到病房對病友們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會明顯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信心,對于疾病的治療非常有利。護士需要把握最好的護理時機,通過簡單樸素的語言措詞來向患者說明手術的目的,手術的目的是盡量保護現有視力及視野,減輕因眼壓高而引起的頭痛等不適。適當地給予患者成功的希望,可以有效增強其治病信心。收治的患者中大多數都表現出良好的回應,心態平穩,積極接受治療。
1.2.2 行眼球摘除羥基磷灰石義眼座植入手術患者的圍術期心理護理:眼球摘除是不得已情況下才會施行的手術。確定要進行眼球摘除手術的患者往往都是情緒低落,內心感到無比孤獨以及無助,且患者多方面的思考,包括對術后面容改變的恐懼以及對家庭經濟方面的擔憂都會引起患者的焦慮情緒。護士要懷著一顆同情心來同患者進行交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利用相關專業知識來解釋進行摘除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配合醫生,手術才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強調在眼座植入后也有較好的面容效果,不會對外形帶來大的破壞。通過循環的講解,使患者能夠接受手術后將不會再有視力的現實,著重強調術后能夠有效地預防交叉感染,保護好另一只眼睛,進行摘除手術是對他的疾病最權威的治療方案,讓患者逐步樹立起信心,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患者由于心理問題也會有厭食、睡眠不足等問題,護士要耐心詢問做好安慰,如若出現疼痛感就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必要的處理。
1.2.3 角膜異物患者的心理護理:角膜內有異物的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會有恐懼心理,擔心異物帶來不良傷害。此時護士應做好安撫工作,耐心講解進入眼睛的異物只要在醫生清洗后均會沒有較大影響。根據患者不同的年齡、學歷用不同的措詞,使用不同的語言風格,以保證患者不會產生隔閡感。
通過對所有患者進行圍術期的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都有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對眼科疾病大致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心理情緒保持穩定,進而能夠積極地配合醫生治療,治愈率得到明顯提高。只有在進行眼座植入手術的時候有1例患者出現排斥反應,其他均無術后并發癥出現。
隨著護理醫學的不斷進步,研究人員發現社會影響、心理影響都會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以及康復過程產生重要作用,尋找到保持患者健康心理狀態的方法能夠鼓勵患者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得患者手術后的恢復過程更加順利。
大部分眼科疾病患者在發病后視力會有明顯的降低,此時其聽覺靈敏度就會相對增強,僅僅依靠耳朵就能夠分辨出周圍的聲響、人物。這一點就提示眼科護理人員要注意利用這一變化。護理人員本著親善、平和、美好的心態,用和藹近人的語言來同患者拉近距離,將誠摯的關懷傳遞給患者使其得到鼓舞和欣慰,進而起到內服治療藥物難以實現的作用。患者自身調節好心理情緒,可以從機體內部穩定抗病功能,增強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
現代護理學認為,在患者整個護理過程中做好心理護理非常重要。我國古代藥典中就有“以情勝情”的相關護理內容,利用護士的職業情操來增強患者順利康復、戰勝疾病的信心[3]。護士的專業技能及知識掌握程度都直接影響心理護理的效果,因此,護士不僅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感,也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學習不同方面不同專業領域的相關內容,拓寬視野,做好百科知識的儲備,進而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中能夠更好的溝通交流。
[1]林文瑩.心理護理在眼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5):210.
[2]肇春蓉.心理護理在眼科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以96例眼科患者為例[J].中外醫療,2011,30(36):114.
[3]西爾扎提.眼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