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平
[關鍵詞]出口企業;匯率變化;風險
當今世界,全球經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情況,中國的貿易形勢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革。面對當前這種風云突變的世界市場,出口企業如何規避匯率變化風險,已成為進出口企業必須嚴肅對待的基本問題。
眾所周知人民幣升值除給出口企業帶來直接的匯兌損失之外,更嚴重的是:它將壓縮出口企業利潤空間,同時減弱產品出口的價格優勢。人民幣每升值1%,企業利潤就減少5%左右,人民幣升值多少企業的成本便直接上升多少。盡管如此,我們也應看到一個國家的強盛往往伴隨著本幣升值,同時也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匯率政策是一個國家的內政,決定政策方向的是這個國家的根本利益。中國在匯率問題上一直堅持主動、漸進和可控的政策基調,始終從自身利益出發決定政策走向。近年來,美國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居高不下,出口壓力增大,美國將矛頭直指中國,一再拿匯率做文章,意圖轉移國內矛盾。美國要求人民幣以更快速度大幅升值,這樣做的結果只會破壞國際多邊貿易體系,爆發貿易戰。但我們應當注意的是不能對手贊同的,我們就反對。我們要從自身利益出發,理性分析,找出一條利己利人的道路,同時應把著眼點放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來。人民幣匯率之所以成為問題,同過度依賴外需的經濟發展方式有關。產能過剩和相對不足的內需之間的矛盾,只能靠尋找外需來解決,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外匯儲備積累和人民幣升值壓力,所以充分發掘內需潛力才是治本之道,同時,人民幣國際步伐必須加快,唯此才能擺脫美元獨攬的大權。
中國傳統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歐洲,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及日本,中國目前較難與之維持貿易現狀。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美國幾乎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但2008年以來改變了這一軌道,過去5年來,美國政府傾力救市,美聯儲更是在零利率情況下三推貨幣量化寬松,經濟依然低迷,難以再度發揮世界引擎的作用。與此同時,歐元危機和歐債危機交相引發的歐洲衰退,正在將歐洲導向更大程度的蕭條時代。今后幾年來,歐元區看不到增長前景,日本由于在釣魚島問題上采取錯誤政策,日本經濟也暗淡無光。
美歐金融危機后,爭先恐后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貨幣戰爭愈演愈烈,富國貨幣針對發展中貨幣,世界的北方針對南方。亞、非、拉等發展中市場,為了使本國貨幣不致相對于美元升值太快,只得管理美元匯率。結果是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通常以更低利率的方式傳導給發展中世界。為了提振需求,就一定會提高商品價格。而量化寬松的實質恰恰就是一種赤裸的貿易保護,旨在一方面擺脫自身債務,一方面竊取發展中世界的市場份額。正是由于西方國家實施的這些非常規貨幣政策,催生了當今外匯市場思路和運行方式的轉變,相應地,匯率風險也不同以往。
人民幣漸獲認同,國際化勢不可擋。人民幣國際化應運而生,在美歐金融危機之后成為中國的國策。并且香港和倫敦正在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從上述現實所決定的市場、規劃和貨幣三大前景之后,中國外貿企業科學管理匯率風險,不僅是必須盡快掌握的生存技能,而且在實際上還擁有多個優勢。
一般出口企業從與外商談判到接訂單、出貨需要3個月,時間長的要半年到8個月,面對匯率波動風險,出口企業常規可以采用通過產品加價來轉移匯率升值負擔,但非常容易造成客戶流失;也可以采用外貿企業自己消化,但會使本來微薄的利潤更加減少;還可以采用與客戶協商,共同承擔。以上采用的這些應對策略都很被動,積極的方法應當采用匯率避險工具。首先要采用與采購商簽訂匯率鎖定協議,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采購商簽訂匯率鎖定協議也成為大勢所趨。其次由“貼牌代工”轉向品牌發展,中國制造給外界的感覺和現實就是貼牌代工,價格低廉,因此長期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匯率稍有變化就難以抵擋。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的同時,還要提高產品的研發能力和品牌效力,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增強話語權的同時,提高產品定價權。從而既可以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率風險,又可以通過提高定價權轉嫁國內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加速企業轉型升級,使企業從制造走向創造,由低端走向高端,從而擴大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提高企業利潤率。規避匯率變化風險,還可以采用與外商協商提前結匯或是簽訂訂單匯率補償備忘錄。更應當采取與銀行合作,即通過與銀行簽訂遠期結售匯協議。企業向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后,可按照交割日的結匯價格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這樣企業的出口匯率成本牢牢鎖定。除此之外,使用跨境人民幣結算更有助于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人民幣結算的優勢顯而易見,在財務管理上,對于國內企業而言,可以避免外匯波動的風險,優化成本核算,降低交易成本,簡化收款退稅流程,從而提高資金運用效率。當合同的計價貨幣與生產使用資金幣種一致時,那么在合同簽訂之時企業就可以正確計算到交易的成本和收入。對境外企業而言,在市場保持對人民幣穩定升值預期的趨勢下,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高存款收益。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可有效幫助企業規避匯率波動的風險。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外貿企業還應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匯率風險。如在期貨市場提前鎖定原料價格,靈活掌握調價時間點等多種手段來控制匯率風險。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