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瑄
統計學是經濟類、管理類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我國的統計觀念、統計體制、統計制度和統計方法都在發生重大變化。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統計現代化的建設需要,統計教學必須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根據社會需求和社會現狀,對統計學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這不僅僅是高職教學中培養人才的需要,也是現代企業選用高級管理人才的迫切希望。
多年來,我國各類院校《統計學》的教學工作仍沿用著“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得無任何統計工作經驗的初學者,普遍感到統計學過分抽象、枯燥,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存在障礙。因而,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使得《統計學》的學習流于形式,教學工作成了夾生飯,為今后更進一步學習專業課增添了困難。筆者認為《統計學》的教學改革應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職責。而目前各類院校教師隊伍中雖說講師、高級講師云集,人才濟濟。然而真正具備理論與實踐經驗者寥寥無幾。這種教師結構的失衡,必然導致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的產生,因此,重視改變教師隊伍的結構,增加實踐型人才的比重是搞好統計教學的重要措施之一。
采取多種渠道,如引進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統計師,派出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等多種手段改良教師隊伍的結構,優化育人環境,重視教學與實踐為主,強調學生學有所用。
每位教師都深知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教學研究中來。教學研究包括個人研究,也包括集體研究。《統計學》學科的教學,有很強的專業性,可操作。應確立學科帶頭人,在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定期、不定期組織本校教師和統計部門同行進行共同研究,集思廣益,互相切磋教學工作,交流經驗和心得體會。以研究結論來修正自己的教學程序和任務,這就需要學校組織一定規模的定期教學研討會,對每個教學任務加以研究和探討,得出共同結論,教師結合自身特點,在教學中加以應用。現代經濟瞬息萬變,統計理論知識更新的很快,教師個人對信息的了解畢竟是有限的。
借鑒國內外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建立學校和企業之間多方面的交流機制和廣泛的合作關系。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學生到各類企業中參觀考察,讓無任何實踐經驗的學生親身體會企業的運作過程,熟悉企業生產、經營等各環節的運作情況,結合統計理論知識,了解和掌握企業和各部門的職責及人才使用的要求,培養學生務實的作風,灌輸統計職業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校企結合是校企雙方根據產業結構、企業發展、市場需求等方面的需要,共同研究安排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校企結合之路有利于高職人才更具針對性、導向性,有利于充分利用企業的人才優勢,實現學校和企業資源共享,彌補當前學校培養學生所必需的實訓基地之不足,彌補學校雙師型教師之不足的問題。
打造校園文化也是統計學改革的有效途徑。過去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主,相當程度上忽視了第二課堂的積極作用,要定期、不定期聘請企業界成功人士或高級經濟管理人員舉辦專題講座,或組織興趣小組開展研討與交流,彼此交換心得體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傳統的統計學教學注重統計指標的計算和統計理論的演繹,使學生深陷繁復的計算中,對于如何用統計方法和統計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很少講到。教師在具體教學中一般都津津樂道于統計學基本概念的闡述和統計公式的推導,使用的語言都非常專業化、學術化,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講,他們認為教師的語言是晦澀難懂的。針對這一現狀,教學中要用簡潔、通俗的語言,這是高職高專教學中的基本要求。語言一定要簡潔、通俗,只有這樣才符合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這種語言形式要貫穿講課的始終,不管是講授統計思想、統計概念,還是講授統計公式,可以把公式具體化,刪繁化簡,挑選重點、有代表性地著重講解,而沒有必要對每一個公式都推導其來龍去脈,還可以通過不斷的舉例來解釋說明統計概念的實際意義,使學生活學活用。
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是提高統計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尤其是那些操作性強的課程。統計學本身就是一門有較強操作性的學科,因此,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統計學中必不可少,在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運用電教手段,教學內容不同,選擇的電教媒體也不盡相同,這些電教媒體大致有錄像帶、光盤、幻燈片、投影儀等,各個學校教師應根據本校的條件,合理運用這些媒體,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尤其是模塊教學,就更離不開電教手段,教師將真實的教學內容和操作過程通過媒體完整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整個統計操作過程一目了然,印象就會極為深刻。另外,學生模擬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性的選擇一批學生的模擬資料,將其展示在屏幕上,讓學生對他們自己操作的結果自己找問題,這比教師單純的提問題更能提高教學效果。
多年來,我們一直沿用財經出版社的統編教材,無論從教材的編排質量,還是從內容的及時性、權威性看,都和經濟體制改革和統計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距離,即教材內容總是滯后于現狀。這就意味著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內容實際上是過時的東西,帶著老觀點舊知識去完成新形勢下的工作,顯然有很多力不從心,還必須進行重新培訓上崗。改革教材使用的單一性,適當增加其他版本的教材或組織教師自行編寫教材,是解決教材問題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統計學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從統計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改革入手,合理調整統計學教學方案,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從業能力,崗位適應能力為目的。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使學生通過統計學課程的學習,極大的提高就業能力。統計教學改革的成功與失敗直接關系到統計教學的質量和成果,勢必最終影響學生畢業后工作能力和理論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