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青
(酒泉衛生學校,甘肅 酒泉 735000)
心臟解剖的教學內容抽象而復雜,容易混淆,很多學生可能在上完心臟解剖課后,還分不清心房、心室或者不明白心腔內的血流方向等。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復雜的心臟解剖內容講清楚,使學生能聽得懂、理解得透徹,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淺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下是筆者講授心臟解剖課時運用幾種教學法的一些體會。
所謂比喻就是用人們熟悉的具體事物來打比方,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講述難懂的道理,從而使描述對象顯得更加鮮明、生動、清晰。靈活運用自然貼切、新穎有趣、形象生動的比喻,可以將教學內容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可以說,比喻法在解剖課的講解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講解心臟功能時,我們可以把心臟比喻為發動機。心臟通過收縮和舒張,不斷推動血液向前運動,猶如一臺發動機,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心臟通過動脈運送給組織器官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然后經過靜脈把人體的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運送到排泄器官,從而保證了機體的新陳代謝,維持了機體內環境的穩定。當心臟停止跳動后,猶如“發動機熄火,車停人亡”。
心臟4個腔是怎么聯通的?心腔內血液是怎么流動的?我們可以把一家人的兩間小房子比喻成心臟的左側半。因為是一家人,所以兩間小房子是相通的,也就是左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并且血流由一間房子流向另一間,也就是從心房流向心室。同樣,將另一家人兩間小房子比喻成心臟的右側半,兩間小房子是相通的,也就是右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并且血流由一間房子流向另一間,即從心房流向心室。兩家人房子不相通,也就是左半心和右半心不相通。通過比喻法,使學生搞清楚心腔結構及腔內血流的方向。
在講解心包解剖時,很多學生上完課還搞不清心包的功能,其實只要運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就能使學生明白。我們可以把心包比喻成一層保鮮膜,貼在心臟的外面,保護著心臟,使其不受外邪侵入。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一個重要人物,心包就是保護他的警衛員,這樣的比喻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
繪圖法是以圖形方式表現解剖學知識,這種方法既可以使學生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能幫助其加深記憶。如在講心壁的解剖時,因為心壁可以分成3層結構,外層為心外膜,在講完外層后,我們就先把外層結構畫出;中層為心肌層,是3層中最厚的一層,繪圖時要畫得比另外兩層厚,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理解心壁的結構;內層為心內膜,我們最后畫出內層結構。講解完一層就畫出一層的結構,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整個心壁結構的理解,還能加深學生的記憶。
誘思探究教學法即在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懸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提問,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鉆研,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法對于開發學生智力,開闊學生思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裨益。如在講解心腔內血液循環時,通過提問“先天性心臟病是如何產生的”,以引起學生對于心腔結構的思考。先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預習,然后再講解心腔解剖。因為血液在心腔內瓣膜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向前流動,如果瓣膜缺損或關閉不全等則會導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動,出現心臟病變,這時學生就有答案了。在學生掌握了心臟各部分結構的內容后,再讓其通過實驗進行進一步探究:如果往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灌水,水會從哪兒流出來?如果把水由動脈灌入,發現水怎么也進不去,這是怎么回事?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明白了動脈與靜脈的區分以及瓣膜的作用,這樣,不但完成了知識的探究,也使學生在實驗中真正理解了知識。
心臟解剖內容抽象、不易理解,單純依靠講解,哪怕語言再生動形象,也缺乏直觀性。只有建立圖像和視頻資料教學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推行電子教案,才能使抽象的內容易于理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用多媒體出示兩張圖片,真實生動地展現心臟的位置,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描述心臟的位置、形狀、大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再如,在講解血液循環途徑時,我們先畫出血液循環的路徑,然后在課件上播放血液循環的動畫,邊講解,邊結合動畫演示,這樣,學生就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該部分知識。
歌訣法是將教學內容通過兒歌等形式進行有機整合或再處理,將重點和難點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簡單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背誦中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在教學中,筆者總結了幾句歌訣,以便于學生記憶。例如,人的心臟在胸腔,形態恰似桃子狀。里面共有4個腔,下為心室上為房,上下連通左右隔,房薄室厚不一樣,室連動脈房連靜,左室主動右肺動,左房肺靜右腔靜,房室瓣,動脈瓣,防止血液往回轉。
要想確保心臟解剖課程的教學質量,首先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靈活運用比喻法、誘思探究教學法、繪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講解理論知識,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使學生容易理解掌握,還能使課堂氣氛活躍、生動。要將很難、很抽象的內容講解清楚、透徹,這就要求教師用心去教,勤于思考,認真鉆研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