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 崔 磊
(1.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咨詢服務中心,黑龍江哈爾濱150040;2.黑龍江東方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6)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簡稱L/C)支付方式是銀行信用介入國際貨物買賣價款結算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買賣雙方之間互不信任的矛盾,而且還能使雙方在使用信用證結算貨款的過程中獲得銀行資金融通的便利。信用證是銀行做出的有條件的付款承諾,即銀行根據開證申請人的請求和指示,向受益人開具的附有一定金額、并在一定期限內憑規定的單據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或者是銀行在規定金額、日期和單據的條件下,愿代開證申請人承購受益人匯票的保證書,屬于銀行信用,采用的是逆匯法。
1.單證不符導致銀行拒付。銀行所處理的信用證業務是純單據業務,如果出口商向銀行提交的單據在名稱或內容上與信用證上條款所規定的不相符,或者單據與單據之間內容不符,那么即使出口商完成了貨物交付的貿易合同中的所有要求,銀行也可以因為單證、單單不符為由拒絕付款。
2.開證行破產或倒閉喪失支付能力。開證銀行在信用證業務中是第一付款方,但銀行作為企業也存在著破產和倒閉的風險,一旦開證行破產或倒閉就無法對出口商履行支付承諾。例如,1993年廣東某銀行議付了歐洲一家銀行信用證項下的單據款項17.5萬美元,盡管單證相符,單單一致,但由于開證行倒閉,議付行收不回貨款而不得不向出口商追索貨款。
3.進口商惡意欺詐。進口商通過信用證進行蓄意欺騙會給出口商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某些不法進口商通過信用證或信用證交易過程中的某些環節對出口商進行惡意隱瞞或拒付,如2000年山東濰坊一塑料生產公司與歐洲簽訂11.3萬美元的食品袋合同,因石油價格下降導致塑料袋價格大幅下降,進口商認為原價進口將無利可圖,因此進口商在單據上尋得一個字母大小寫的不符之處而拒付,迫使出口商降價。
4.信用證軟條款。某些進口商在開立信用證時,會有意在信用證中設置模棱兩可的條款或明顯有失公允的條款,受益人對該項條款不執行或執行后都會存在風險,因為主動權在進口商手中,出口商處于被動地位,存在著銀行方面的拒付風險。
在信用證業務中,由于各當事人處理的是單據,而不是實際貨物,因而出口商只要提交與信用證相符的單據,開證行就要履行付款義務。與其說銀行無責任審查單證的真偽性,不如說銀行不具備論證單證文件真偽的能力,也不愿意增加成本和責任去認證單據的真偽。例如,如果由銀行來確認一份提單的真實性,那么要求銀行的相關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航運知識和與國外承運人溝通的語言能力,但即使在這樣的前提下也可能無法聯系到承運人或聯系到承運人卻得不到答復。這樣,進口商就承擔著一定的風險,主要是出口商偽造信用證單據詐騙和出口商造假制作與實際貨物數量、質量不一致的單據。例如出口企業有可能勾結物流公司出具內容失真的清潔提單和倒簽提單,以此來獲得符合信用證要求的相關單據,從而順利得到貨款。
1.做好資信調查。出口商要在簽訂合同前調查對方的財務狀況、資信狀況、銷售收入、經營業績和能力。在外貿實務中,對于陌生的客戶,一般應通過銀行或有關機構進行資信調查,即使多年合作的老客戶的資信情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一定要在不同的階段對客戶的資信和履約能力進行徹底了解和分析,同時也要對開證行的資信進行調查與評估。
2.仔細審核信用證條款,防止信用證詐騙。出口商接到信用證后要對信用證進行認真審查,確定信用證的真實性,如審查信用證與合同中的條款是否一致,信用證的種類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信用證是否存在如可變相撤銷、暫不生效、進口商通知船名和目的港及驗貨人才能裝船等軟條款。如果認為信用證不合理,最好與進口商共同協商解決,以分散出口方所負擔的風險,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3.認真繕制單據,確保單證相符單單一致。對于銀行或出口方來說,單證表面一致、表面相符即能得到議付和付款,順利結匯。因此,出口方應嚴格按照信用證要求繕制各種單據,做到正確、完整、及時、簡明、整潔,出口企業應與銀行密切配合,有關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確保提交單據的種類及其內容表述與信用證規定完全一致,以期按期結匯。
進口商首要的也是開證前做好出口商資信調查,以確保如實收到貨物。其次對單據不符點認真分析研究,從而準確地決定拒付還是贖單提貨。最后開證時可以加列有關貨物的條款,如要求提供質量檢驗證書等,對出口商運輸狀況加以規定,要按照規定的裝船日和港口裝卸,避免貨物不符或者沒有實際發貨。要力爭以“FOB”價格成交,親自派船監裝,防止錯裝、漏裝或其他運輸方面的欺詐行為。同時應加強同開證行及司法部門的協作,互通信息。此外,對于大宗進口貿易,進口方可要求出口方銀行(擔保行)開立履約保函,保證按期提供合格貨物,如有違約,則可向擔保行索償罰金,從而有效地防止有關欺詐行為的發生。
[1]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2]馬歡.菲律賓香蕉損失慘重,對華出口遭檢疫門[J].時代周報,20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