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夢里依稀故園路:深切悼念朱天俊老師

2013-04-11 03:16:03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3年4期
關鍵詞:教學

徐 雁

(南京大學圖書檔案系,南京210093)

7月29日傍晚,主持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系政的王余光學長給我發來一條沉痛的短訊:“朱天俊老師于27日住院,因心肌梗塞,今日下午四時不幸去世。我們各寫一篇悼念文章,放在一起刊登吧。”聞此噩耗,我不禁大為驚愕而心慟不已。因為僅在一個多月前,也即6月24日的下午,我應母校社會科學部之邀,入住中關新園1號賓館參與信息管理學科評估時,曾到位于中關園小區45樓504室的府上拜望過他,當日與朱老師交談各種話題達一小時之多。

闊別多年,只見穿著圓領衫的朱老師顯得清癯而瘦弱,但談鋒甚健。他帶著一點鄉音首先告知我,師母已經去世,自己也感腿腳無力,如今只是在室內活動活動而已,已很難下樓去散步了。同時,他還告訴了我不少系里老師們的情況,并表達了對學科建設方向的擔憂。對于我多年來所從事的中國圖書文化史研究,尤其是中國古舊書業的研究,他表示了贊賞,并勉勵我說,你離開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離開為人作嫁的出版社,離開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的行政崗位,專心去做業務,現在看來,你一直以來走的這條路都還是不錯的,所以有了成果,也有了影響。而我自己一直放不下的,是心目中想要寫的那部《中國目錄學史》,自從那年發生腦梗后,就再也不可能完成了。這是我人生的最大遺憾啊!

看到老師黯然傷神的表情,我趕緊安慰說,您雖然沒有把《中國目錄學史》寫出來,但我們這一屆又一屆學生,尤其是您指導的那些碩士研究生們,都早已在課上課下深深受益于您的目錄學方法了。譬如我,就是當年到您家里請教學問時,偶然看到您書櫥中購藏的那批三聯版書話文叢如唐弢《晦庵書話》、鄭振鐸《西諦書話》、謝國楨《江浙訪書記》、孫犁《書林秋草》等,才堅定了自己鉆研中國書籍文化史的想法的。更何況,您教授的《中文工具書》課程,授予我們在書林學海中漁獵資料的專業本事,使之成為我們圖書館學科班出身者的一技之長,大家早就得益非淺,學以致用了!

(一)

朱天俊老師本名長慶,江蘇如皋縣人。1943年初秋,考入如皋縣中學初一年級。1954年7月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首屆本科畢業后,以品學兼優而留校任教。他考入北大前一年,曾為其母校如皋中學創辦過一個景平圖書館。他在為該校所寫《難忘的歲月,無限的思念》一文中,曾深情地回憶其中學時代兩位教文、理課程的老師道:

(身患肺病,兒女眾多,常常全家挨著餓的)紀(漢光)先生,在教平面幾何課時,邊講邊在黑板上演算定理及難題,粉筆聲夾雜著顫抖的講課聲,令人淚下。他批改作業,字體工整,一絲不茍,顯示了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教師誨人不倦的風范。擔任語文課的吳士拔老師,年高體衰。他講解語文,準確而生動。他批改作文,好的字句,旁加圈點,錯差文句,具體糾正。他為每篇作文寫的評語,字字句句凝就了他豐富的教學經驗,語重心長,極富教育意義。兩位老師均已作古,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敬業精神,教育與影響了我的一生。

北大求學期間,朱老師深受著名圖書館學家劉國鈞先生(1899—1980年)和目錄學家王重民先生(1903—1975年)的影響,而同為江蘇老鄉,194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研究員任上回國的北大副教授陳鴻舜(1905—1986年,江蘇泰州人)等,也曾給予他莫大的專業影響。

在北京大學圖書館館慶90周年之際(1991年5月4日),朱老師在題為《回顧與希望》的征文中回顧說,他1950年考取北大時,校址還在城里的沙灘,那時的校園里,“到處充滿著追求進步,勤奮讀書的氣氛。每當我進入圖書館,總是肅然起敬。閱覽室內一個個埋頭攻讀的身影,深深感染與激勵著自己”,“1954年7月,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從此開始了教學生活。一個剛畢業的青年教員,見到學校里中、老年教師治學嚴謹,備課認真,教學要求嚴格,科學研究抓得很緊,深感教師責任的重大”。他寫道:

目錄學是一門屬于傳統文化的學科。我在王先生的指導下,重點閱讀了宋代鄭樵所撰《通志》校讎、藝文、圖譜三略,清代章學誠所著《校讎通義》,翻閱了《四庫全書總目》等書目名著及相關文獻。為了吸取前輩學者研究目錄學的成果,也注意參考了他們編著的目錄學專著。我從圖書館借閱了汪辟疆著《目錄學研究》、姚明達著《目錄學》與《中國目錄學史》、蔣伯潛著《校讎目錄學纂要》、余嘉錫著《目錄學發微》(內部鉛印本)等著作,特別使我高興的,偶然從圖書館里發現一部容肇祖先生早年在北大講授目錄學課程時編著的《中國目錄學大綱》(油印本)。這些著作,拓寬了我的專業知識面,開闊了眼界,啟發了思路……“文革”期間,目錄學課程停開了。系里安排我教工具書課程。我之所以能很快承擔這門課程的教學,主要得力于“文革”前在(北大圖書館)文科教員閱覽室積累的工具書知識。

在留校后至1966年6月發生“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之前,朱老師在自己做助教并給學生教課外,還一直兼任著系教學秘書的重任。“文革”后的1984年至1990年,又兼任分管教學工作的副系主任七年。他在收錄于《中國當代圖書館界名人成功之路》(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中的《回憶飛逝歲月,淺談治學體會》一文里坦陳道:

(1954年)走上教學崗位,系主任王重民先生分配我擔任他主講“普通目錄學”課程的助教……由于思想與知識準備不夠,同學提出的個別問題,自己還要查閱多種參考書,才能予以正確解答。這時,我開始意識到,要完成教學任務,既要不斷擴大知識面,同時更要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先進行專題研究,而后才有可能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推動研究,研究豐富教學內容,二者是一種辯證關系。作為一名教師,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是極其重要的。唯有認真教學,才能發現教學中的薄弱部分,由此找到研究課題,通過深入研究,才能有所發現,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為了講好課,編好教材,首先根據教學需要開展研究,這是極為重要的。

研究必須充分占有資料,但羅列很多資料并不能最后確定自己的觀點。而是要不斷排比資料,消化資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探尋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判斷其價值。通過邏輯思維,理論分析,才能正確的觀點……理論與資料對于研究工作來說,都是不可偏廢的。

至于我個人與老師之間的師生情分,也是有著若干珍貴回憶的。

(二)

記得是在1982年下學期聽朱老師講授的《中文工具書檢索》課期間,偶然聽他說起蘇州大學中文系老師潘樹廣先生(1940-2003年),編寫有一部《社會科學文獻檢索百例》的書,我便大感興趣,課下便湊到講臺前仔細打聽起來。朱老師說,你要真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向潘老師請教,也許他還會贈送你一冊呢,因為這是江蘇省圖書館學會的內部印行本,外間書店里是買不到的。因了這一層關系,我隨后便與潘老師建立了通信聯系,并得到了我所入藏的第一本作者簽贈本書籍。次年暑假,我即在北大進修的蘇大中文系資料室教師黃鎮偉兄的引導下,到時住在蘇州十梓街1號蘇大校園里六宅頭的潘府專程拜謝,從此訂下忘年之交,不時請益,過從甚密。當然這是后話。

因此之故,與朱老師也日益親近了起來,尤其是當他知曉我有志于中國古代藏書家研究,且系江蘇同鄉(朱師于1930年出生在江蘇如皋,我在1963年出生于江蘇吳縣)之后。1982年秋,我與1980級的同窗邱明斤、陳國鋒和姚伯岳同學,以及1979級的王余光、邢永川學長等,開始籌組當時北大校園內第一個全校性的學生學術社團——學海社時,朱老師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我們首批聘請的學術顧問,他為社員們開設了有關推薦書目、有關文史工具書使用方面的專題講座。

還記得,在1983年冬天放寒假前,朱老師獲得了喬遷新居的待遇。他高興地來到我們宿舍,說是要請幾位同學星期天去幫忙搬個家。主要是把什物從蔚秀園的老屋樓上搬到樓下卡車上,再把它們轉移到中關園47樓509室的新屋去。與我同屋的張勇、徐健、林振峰、姚伯岳等聞訊無不踴躍,依約摩拳擦掌而去。其實,搬家的活計根本不多,因為那時北大還在百廢待興的過程中,整個社會也在步履維艱地試圖走出二十年“向左轉”,尤其是十年“文革”浩劫的陰影,因此老師家并無多少長物,家藏書刊更不多,但師母還是熱情地招待大家吃了預先備好的午飯。在搬家車開動前,應是同住蔚秀園的陳鴻舜先生忽然端來了滿滿一鍋“肉絲燉爛糊大白菜”,說是為朱家送行。其感人情誼,令我們印象十分深刻。就著這一鍋滋味醇厚、湯汁盡美的“江蘇菜”吃饅頭,同學們無不食指大動。有一個安徽同學事后還念念不忘地說:“要是每個禮拜都有系里老師叫去搬家,該有多好啊!”

自1983年起,國家教育部所屬全國高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在肖自力大學長的努力下,開始推動和加強全國高校文獻檢索師資培訓工作。次年元月,經潘樹廣老師大力促成,全國高校首屆文獻檢索師訓班假址蘇州大學召開,時任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趙國璋先生(1923-2004)與朱老師、潘老師共同負責了教學工作。與此同時,朱老師為之作序的《書海求知——文科文獻檢索方法釋例》(潘樹廣編著,知識出版社1984年版)也問世了。朱老師在1983年3月寫于北大蔚秀園家中的序文中說:

兩年前看到了內部印行的《社會科學文獻檢索百例》一書,當時就引起我的注意,因為編者開辟了一條講解工具書使用法的新途徑,從書名到體例,都給人以新鮮之感。現經編者重新增補、修訂,定名為《書海求知——文科文獻檢索方法釋例》,公開出版,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歷來人們習慣從介紹工具書使用法去講述文科文獻檢索。雖然此類著作不只介紹工具書,有些著作還講解一些相關的知識,但以“文科文獻檢索”為題的著作還沒有出版過。本書書名醒目,是一部具有鮮明個性的著作……本書問世,為今后文科文獻檢索知識的傳播,提供一條重要的渠道。它與現有工具書使用法一類著作相配合,互相補充,必然會大大推動文科文獻檢索知識的進一步普及。最后還要提到的,文獻檢索是獲取資料與知識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的。我們還要注意平時認真讀書,并在閱讀過程中系統地積累資料與知識。

記得我在1984年大學畢業后的頭幾年,也即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我在國家教育委員會高校文科教材辦公室編審一處工作期間,如在1986年7月出席《社會科學文獻檢索》等書審稿會時,在蘇州大學招待所也聆聽過朱老師有關此類教材編寫的意見。

當年8月,他被聘任為教育部全國高校文獻檢索課系列教材的編審委員后,更把教學之外的重要精力放到了這個領域。其中他與其研究生弟子李國新、南京師范大學友人王長恭先生同編的《社會科學文獻檢索教學參考圖錄》(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則是其中最有創意的一種。朱老師在其主筆的本書前言中指明其編纂宗旨云:

社會科學文獻檢索課程,屬于應用學科,實踐性較強。它所要解決的:一是如何了解與掌握社會科學文獻;二是如何使用文獻檢索工具及工具書,并且能把二者結合起來,有助于解決閱讀與研究中所碰到的各種疑難問題。為了配合教學,我們編輯了這本教學參考圖錄。教員課堂講授時,可以借助于圖錄,向學生指明直觀工具書書影與內容,并結合書中所附練習題,講清某一部工具書的編例、特點、用法等;學生課外自學,閱讀教材時,在工具書有限的情況下,又可借助于圖錄,熟悉有關的工具書,從而鞏固與加深社會科學文獻的檢索知識,提高檢索文獻的能力。

作為一部基于教學實踐創意而來的選題,《社會科學文獻檢索教學參考圖錄》所選入的工具書,不追求版本的名貴,重在實用,而以《辭源》、《辭海》等常見的基本工具書,及《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等有代表性的工具書為對象。編者從這些工具書中選輯出來的材料,大體上包括書的內封、說明文字、編例、目次以及若干正文的樣張和索引等重要附文,以便較全面地反映一種工具書的概貌,可對其書有比較具體真切的了解和掌握。為了充分輔助和指導教學工作,編者還擬設了22個簡易可做的練習題,其答案都可以從本書中獲得解答,目的主要在于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起到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總之,《社會科學文獻檢索教學參考圖錄》這部致用之書,最能體現朱老師求真務實的學風,而《目錄學乃致用之學》,更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寫的一篇代表之作,影響深遠。

還記得聞訊朱老師兼任了副系主任,教務日忙,我便在某個星期五的晚上到老師家中當面致賀。那天晚上,朱老師躊躇滿志,情緒特好,在他那作為書房的小室中,師生二人不斷續著清茶,縱論世事到月明。這也是我入職機關,初涉社會人事的復雜性后,在話題上與老師聊得最為深入而廣泛的一次。此后再見面,師生間的信任感和體己感便大大增加了,彼此間說的客套應酬性的話少了,往往能夠開門見山而直抒己見。即使對問題有所討論和爭辯,老師似亦不以為忤逆了。

八十年代末,為與妻子和剛出生的女兒實現“家庭團圓計劃”,我決定激流勇退,主動離開國家教育行政機關的管理崗位。當1989年9月的一天,我在請調南京大學出版社從事編書業務工作的報告獲準后,便到朱府辭行,他聽說后大加贊賞,勉勵我千萬不要忘記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研究和書評寫作,并執意要師母馬上去買菜留我吃中飯,說是今后再在一起見面談天就不那么容易了。

接下來,便是我在南京大學不斷轉業而又重新創業的所謂“奮斗歷程”:1992年夏被破格評審為南大出版社副編審,1995年春被提拔到本校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擔任副主任,1997年秋晉升為正高級業務職稱,2001年換屆時主動辭去行政職務,次年夏轉任本校信息管理系圖書館學專業教授,同時擔任民革江蘇省委副主任委員,江蘇省政協常委等社會職務。

2001年4月15日下午,在蘇州大學圖書館工作的著名書法家華人德大學長張羅下,我與到南京來從事“全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編寫項目——《社會科學文獻檢索》(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修訂工作的朱老師、潘老師,以及在南京師范大學工作的趙國璋、王長恭先生等,有了一次機會十分難得的雅集。當時家中正好有幾筒家鄉太倉的特產——豬肉松,記得那是我工作以后,第一次給老師們送上這點薄禮,但他們個個笑逐顏開,好像都十分開心的樣子。朱老師當即還表達了他對太倉肉松的數語好評,我聽了當然是這中間最感高興的那一個啦。

(三)

在調動到南京工作的十余年間,我謹記師訓,埋首讀寫,努力做著學問。每當有自感拿得出手的成果,總是不忘回到母校向老師們作個匯報,而朱老師總是我首先想著要邀請到會上來的一位席上嘉賓。

1989年秋,我到南京大學出版社工作后組織編寫的第一個標志性成果是《中國讀書大辭典》(王余光、徐雁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朱老師與鄭逸梅、施蟄存、匡亞明、蕭乾、張舜徽、陳從周、伍杰、彭斐章、沈昌文、金開誠、董健、杜漸、隱地、金恩暉、潘樹廣先生一起并列為十六位學術顧問之一。為倡導書香,鼓勵學風,書中特例收入各位學術顧問的“讀書生活小傳”,其中朱老師一份就是請他本人提供素材后,由我執筆編寫而成的:

童年讀過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愛的教育》等書。青少年時代,閱讀了《三國演義》等古典小說及魯迅、茅盾、巴金、郭沫若、丁玲、曹禺等現代作家的文藝作品。尤其是巴金的《家》,在其心靈深處感到永遠的親切。后來又讀到俄蘇文學作品,如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么辦》,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以及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在感情、思想和性格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1954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后,結合教學,讀了文史、目錄學方面的著作。50年代則重視對經典著作的閱讀。

近10年來,側重閱讀中國文化學術史和文獻目錄學方面的著作。其中如柳詒徵的《中國文化史》、梁啟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余嘉錫的《目錄學發微》等,經常翻閱,總有心得。自述反復讀通這幾部著作后,再看其他相關著作,便常常能從比較、鑒別中博采眾長。對于序跋集、書話書評、訪書藏書一類有關的書,則有著特殊的興趣,并作系統的收藏和閱讀。認為如《朱自清序跋書評集》,唐弢《晦庵書話》、鄭振鐸《西諦書話》、謝國楨《江浙訪書記》等“讀書之書”,均滲透著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深沉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且說理透辟,文筆清新,猶如優美的散文,讀來引人入勝。乃以之為擴大視野、豐富知識的有益途徑。此外,還常常查閱歷代目錄書,如《漢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四庫全書總目》等,以配合研究中國古典目錄學的需要。服膺唐弢關于書話、范文瀾關于《七略》、郭沫若關于歷代正史藝文志的論斷。在讀書方法上,則常關注工具書的出版動態,通過對工具書的研究,比較異同,并加以系統化,聯系文獻和學術把握其各自的特點與功用,收效較為顯著。

當年5月4日,是北大95周年的校慶日,我說動南京大學出版社借址北大勺園的友愛亭舉辦了一場“《中國讀書大辭典》新書品評會”。朱老師不僅早早地到了場,而且還發表了對此書的好評。

2005年5月,我撰著的《中國舊書業百年》(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問世。這是我到南京大學工作后致力的又一個重要成果。當月21日上午,在古色古香的北京大學三院會議室舉辦了一場小型的“《中國舊書業百年》品評會”,由于樣書到得晚,朱老師便連夜閱讀,并仔細擬寫好了一份發言文稿,揣在上衣口袋里。在會上,他中肯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顯示了一位既敬重學術,又愛護學生的老教授風范。

朱老師說,拿到這部厚重的書時非常高興,徐雁20多年前從北大畢業后,在學術上非常勤奮。他說寫這部書用了三年多的時間,“我覺得這部書是他關于書文化研究的一個成果的總結。說是三年完成,其實積累豈止是這幾年呢?”“徐雁在北大讀書的時候,我就看出他有立志為學的志趣和決心,他畢業后寫了不少文章,出版了十幾本書,策劃并主編了多套與書有關的叢書、文庫,最后終于以古舊書業為切入點,完成了這部涉及范圍廣、內容宏富的著作”。他指出:

(《中國舊書業百年》)記述了百年來古舊書業的滄桑,寫下了北京、江南舊書業的盛衰,留下了不少文人學者愛書、淘書的史實,對近現代古籍善本遭到毀滅,或者流失海外的史實,特別是對“文革”燒書毀書的史實,給予了無情揭露。雖然我們對“文革”這段歷史早已從原則上加以否定了,但是到現在為止,從具體的事情上去深思反省和批判,還是遠遠不夠的。這部書里所做的一些披露,是十分必要的。更值得提出的是,他借助諸多學者在國外訪書、淘書的記述,使讀者了解到國外古舊書業的情景,在書里還對中國舊書業和世界舊書業進行了比較,思路、眼界都比較廣闊,不是局限地專談中國的古舊書業,我覺得這都是本書的一些長處。

我以為《中國舊書業百年》寫作的目的,還是要向社會呼吁“救救舊書業”,振興當代的古舊書業,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它雖然寫的是舊書業的“百年”,但目的還是為了作用于現實。這反映了作者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寫這部書是做了前輩想做而沒有來得及做的事,寫下了國內第一部系統總結中國舊書業的著作。

此外,本書中的敘述常常以“小”見“大”,從史料的綜述和研究的心得出發,提煉出一些發人深省的見解,最后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舉個例子,他在書中第九單元中提出古舊書在物流上有四大特點:“書因人聚”,“書隨人動”,“人亡書存”,“存書必散”,決定了這一行業長期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我覺得這四大特點很符合客觀實際,相當實事求是。可見他的敏銳視角、精辟思想和原創精神,都融入到這部力作中去了。他還看到了改革開放以來古舊書業的雖有復蘇但并不理想,因此曾經在江蘇省的政協會議上提案呼吁,以引起社會的關注和重視……我認為這部書既有中國文化專門史的意義,也有極其現實的舊書行業指導作用。

正是在廣征師友意見之后,我才雄心又起,開始了以《中國舊書業百年》為基礎的科研再出發,近十年來,一直努力結撰著一部行將定稿的《中國古舊書文化史》(上、下冊)。

(四)

2006年暑假,我特意安排在中華書局編輯部實習的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江少莉、在北京《花生文庫》實習的肖永釤、在《中國圖書評論》雜志社實習的童翠萍、在中國書店出版社編輯部實習的林英一起,攜帶江南綠茶專程登門拜訪朱老師,并期待她們能夠對朱老師做出一個訪談報告來。十分遺憾的是,她們帶去的我的提議,幫助朱老師搜集編選出一部論學單行本文集的想法,卻被他否定了。

據林英同學在8月6日上午的訪問記錄:“今天上午和師姐少莉、翠萍一道去拜訪家住北大中關園45樓的朱天俊先生。朱先生是中國目錄學領域的著名學者,是秋禾師的大學老師,于我們則該稱‘師公’了”,“本來今天就打算要好好采訪下師公的,不巧他老家如皋的親戚也在今日來訪,所以不便展開話題,于是我們也就隨意閑談了一番。說到我是武大畢業的,他高興地跟我說,你們武大有名的法學教授韓德培,就是他表哥呢!”她記述道:

師公今年七十多歲的樣子,本來身體一直很好,但突然有天早上起來感覺兩腿走不動,結果發現是“腦血栓”,現在雖然恢復得很好,但身體狀況還是不如以往,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做不了了,因此,他在談話中,不斷向我們強調健康的重要性,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啊,要是他現在身體狀況很好,還能做多少事情呀,現在秋禾師派江師姐為助手,有意請師公將以往散見于書、報、刊上的文章輯集成書,不知此行能否完成這個任務呢!

師公為人極為親切,談話亦有趣味。他還對我們講了很多他的老師們的故事,種種往事讓他非常感慨老一輩的學者們大半輩子都被時政給愚弄了。確實,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不說他的老師王重民先生等很多學者含冤而去,就是最后走出了“文革”的學者們,也被浪費了多少大好年華啊……不知不覺已是十點半了,與師公聊天還真是愜意,如飲清茶,真是有些不愿離去。臨別時,童師姐說請“師公”要多多保重,有機會一定到南京大學來看看他的“徒兒徒孫們”。朱老師卻約我們說,你們下回再來談。看來還有機會繼續聆聽朱老師的教誨了。

據記錄,19日上午,林英與江少莉、肖永釤同門一行三人依約再次登門拜訪。剛在書房里坐定,朱老師的夫人徐老師就給她們送來了三瓶飲料。于是在親切而愉快的氛圍中,聊了一整個上午。出自林英筆下的記錄是:

師公首先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他的人生經歷:1950年高中畢業,那時候家境不是太好了,所以在如皋中學工作了一年,1951年來到上海報考北大,從此一生都在北大度過。從他們那一屆開始北大圖書館系升為本科,理應讀四年,但三年后就很多單位就來要人,所以最后還是只讀了三年就開始參加工作了。剛開始時是在北大圖書館系做助教,同時兼任系教學秘書。系教學秘書主要是管學生教學方面的,工作繁瑣任務重,所以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干,怕耽誤業務,師公則認為“我不做誰做”,因此愉快勝任地擔任起這份工作來。擔任系教學秘書,他跟學生的關系極好,至今仍保持著同一些老學生之間的聯系。他說前不久還有個叫王永厚的學生出了一本《農業文明史話》(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特意給他送來。還有如李平安的《隨心漫步》(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版)等來自學生的贈書。

1966年“文革”開始后,大學停止了招生,直到1977年才又走上正軌,開始招生。這時師公選擇了目錄學作為教學和科研的領域,后來還兼任了副系主任,主管教學工作。接下來那么多年的工作,他的教學研究方向,是從目錄學到工具書再到文獻檢索,無論在哪個領域都做得相當有成績。雖然從事了多個領域的教學研究,但師公心中最熱愛的還是目錄學,對此他十分關心目錄學傳統在“數字化時代”的繼承和發展問題,思考著“目錄學路在何方”的問題。

我現在剛入徐門,才到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讀碩士研究生,要開始學會如何深入學習和進行研究,積累資料是極為重要的。師公滿架的書,以及書中夾著大大小小的紙條,看著讓我深受啟發,于是起身看了一番師公的書架。架中還真多我所喜歡的書!師公想必對書話類的書也很有興趣,里面有很多這方面的書。師公說他年輕的時候特別向往當編輯,從他書架上的書也可以看出這一點。書架上有很多編輯出版類的書,其中很多其中以前在武大圖書館都不曾見過。一本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代現代出版史學術討論會文集》吸引了我的注意,翻開一看,里面有幾篇關于民國時期教科書的文章,呵呵,為我的中華書局教科書研究的課題又找到有用的參考書了!朱老師聽說我是學編輯出版的,還特意向我推薦了一本《編輯工作二十講》。

江少莉同學的記錄則是,“今天再次拜訪師公,注意到他家客廳里掛著一幅藍布的《清明上河圖》”。她寫道:

談到目錄學,師公贊賞起孫犁在《書林秋草》(三聯書店1983年版)里“關于紀昀的通信”一篇中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評價:“這是一部非常偉大的學術著作……它一直享有聲譽。隨著年代的推移,它的價值,將越來越高,百代以后,它一定會成為中國文化的經典著作。”

師公還向我們談了他對研究與教學關系的看法。他拿出一本《中國當代圖書館界名人成功之路》(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其中有一篇他寫的《回憶飛逝歲月,淺談治學體會》的文章,分三部分講“教學與研究”、“理論與資料”、“繼承與發展”。他一邊指著文章,一邊闡述著他剛才講的教學與研究的辯證關系:作為一名教師,唯有教學認真,才能發現教學中的薄弱部分,由此找到研究課題;然后通過深入研究,才能有所發現,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如他60年代發表的《目錄學與讀書治學》,80年代發表的《目錄學與歷史研究》、《目錄學本是致用之學》,1992年主編的《應用目錄學簡明教程》,1993年發表的《目錄學研究中若干問題的思考》,都是針對教學需要而進行研究寫作成的。師公還給我們看了《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語言文獻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中收錄的他那篇《獨辟蹊徑,開示法門——魯迅與目錄學》文章,以及兩本舒翼翚翻譯的《蘇聯大眾圖書館工作》、《蘇聯的圖書館事業》。

如今正是看了諸生提供的訪談記錄,我才回憶起原來書櫥里收藏的趙國璋、朱天俊、潘樹廣先生主編的《社會科學文獻檢索(增訂本)》和來新夏先生主編的《清代目錄提要》,就是朱老師要她們轉贈給我的書。這中間正寄托著老師他對我的一種學術期待啊。

今年6月24日下午,我一入住中關新園1號賓館,就撥通了朱老師家的電話。當我提著一盒江南新茶很快就出現在老師家的客廳中時,我從他眼中看見了滿溢著的興奮感。一入座,他就看著我的兩鬢忍不住愛憐地說:“徐雁也長出白頭發啦。”我趕緊笑著說,報告老師,學生我今年也將近半百啦,我是屬大白兔的,早就應該長白頭發出來才是啊。老師笑了,話題就此陸續展開,而陪坐一旁的朱彤姐則不時地補充著,說一些她父親日常起居的情況和有關他兒子的好消息。

星光寥落,夜已深沉。我展開朱老師往昔贈送我的《應用目錄學簡明教程》、《社會科學文獻檢索(增訂本)》等題簽之本,見到扉頁上端端正正寫著的數行楷書,于是,一個多月前的晤對,多年前的座談,乃至二、三十年前課上課外的請益……一切歷歷往事,都恍如目前。可是我當年學業上的良師卻已悄然遠逝,從此陰陽兩隔而請益無語了。嗚呼痛哉!惟愿敬愛的朱天俊老師(1930年12月17日—2013年7月29日)從此魂歸故里,學名流芳鄉梓;更愿朱老師教書育人的人文精神,在母校燕園不斷傳承發揚而光大!

〔1〕 王余光,徐雁主編.中國讀書大辭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5

〔2〕 潘樹廣.書海求知——文科文獻檢索方法釋例[M].上海:知識出版社1984.1

〔3〕 朱天俊,李國新,王長恭編.社會科學文獻檢索教學參考圖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6

〔4〕 朱天俊.回憶飛逝歲月,淺談治學體會//俞君立、黃葵、羅武建.中國當代圖書館界名人成功之路[M].南京: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7

〔5〕 朱天俊.回顧與希望.文明的沃土[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12

〔6〕 徐雁.朱天俊:一位遠去的書海導航師[M].北京:光明日報,2004.8.4

猜你喜歡
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思考
“以讀促寫”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聽、看、想、說、動”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對識譜教學的認識與思考
《可以預約的雪》教學探索與思考
中學語文(2015年6期)2015-03-01 03:51:42
對高等數學教學的一些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无码日韩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日韩午夜伦|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无码aaa视频|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香蕉伊思人视频| 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91美女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第一页|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免费毛片|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婷婷六月综合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色偷偷一区|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无码 在线 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亚洲浓毛av|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黄网在线| 免费在线a视频| 狠狠干综合|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国产特级毛片|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伦理一区|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性爱网站|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亚洲91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国产91av在线| 亚洲精品黄| 精品三级网站| 成人在线亚洲|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精品视频第一页| 美女亚洲一区| 久久特级毛片|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亚洲女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