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晶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丹東 118009)
《企業文化》課程教學中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探究
戚晶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丹東 118009)
職業核心能力作為取得成功的關鍵能力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通過企業文化課程內容的合理設計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小組討論、模擬體驗、雙語教學等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實現企業文化課程中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通過多種形式考核、師生共同參與等考核檢驗方法能充分保證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企業文化;課程教學;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職業崗位變動的增加,企業對職業人才的要求標準也在不斷提升。然而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長期在以學習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主的校園生活,對職業能力的認識非常淺薄,對企業的用人標準不甚了解,畢業時也還不具備能夠支撐其職業發展的核心能力。這就導致在職業適應期頻繁“跳槽”的大學生員工越來越多。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管理方式,對營造企業績效和滿意度方面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镀髽I文化》作為國內普通高校管理類專業普遍開設的課程,同時被許多高職院校開設為選修課,其課程內容中涉及職業素質、職業能力教育培養的內容很多。在《企業文化》的課堂上如果能有效的進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不僅使學生在崗位上能夠得到可持續的發展,也能促進《企業文化》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可謂相得益彰。
職業核心能力又稱為關鍵能力,是人們工作和生活中除專業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讓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如何應用。職業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基礎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延伸核心能力三部分。其中基礎核心能力包括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自我管理。拓展核心能力包括解決問題、創新創業、信息處理?。延伸核心能力包括運用禮儀、演講與口才、營銷能力、領導力、執行力、外語應用等。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院校認識到職業核心能力對學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性。于是更多的學校加入到將第一、第二課堂作為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陣地的隊伍中來。實踐證明,經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訓練出來的畢業生在社會上更加具有競爭力,更加受到企業的認可。
2.1 在教學內容上保證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2.1.1 教學模塊的選擇
為了在企業文化課程中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性,需要在基本教學內容上就進行合理安排,以便盡可能實現這一目標。因此,教學模塊上除包括企業文化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外,還要包括某某企業CIS(形象識別系統)設計、某某企業文化建設分析等課程實踐任務,以及社會調查周、企業經營者講座、企業實地參觀實習等社會實踐內容。而上述實踐教學內容對學生各項職業核心能力方面有較高的要求,比如對企業形象識別系統設計就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共同完成,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溝通、團隊合作”等能力。再比如對于社會調查這樣的項目,也需要“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信息處理”等綜合能力才能較好的完成。而設置類似這樣的教學內容就可以保證核心能力訓練的可能性。
2.1.2 案例的選擇
為了更好的實現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在企業文化課程教學的案例選擇中,要盡可能選擇體現職業人職業操守、職業理念、職業能力的典型案例。例如在講到“企業家與企業文化”這一內容時可以重點闡述企業家的核心能力對成就其事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講到“企業精神”時,可以選取“勇于進取、敢于創新”的企業或個人案例。在這里就可以強調“解決問題、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總之,可以在案例選擇中有所側重,達到使學生理解職業核心能力對于取得成功重要性的目的。
2.2 在教學方法上強化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2.2.1 小組討論法
在企業文化的課堂上,教師經常要拋出一些現實案例供學生討論。教學中,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為每個小組選出領袖,并取名,訂立小組口號,然后在小組內部對問題進行討論,最后再由各小組將自己的觀點進行有效闡述,并與其他小組進行觀點辯論。例如在課程內容上教師設置“企業文化造就職工素質還是職工素質造就企業文化”這樣一個題目,討論職工素質在企業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要求各小組完成材料的搜集整理、擊敗對手的策略選擇、全程的指揮實施等工作,而教師只做必要的指導和輔助作用。這樣的課堂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企業文化知識的理解,更能有效鍛煉學生的領導力、執行力、溝通力、團隊合作力、演講與口才、信息處理等職業核心能力。課堂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進行點評,以及與學生討論,總結發現整個活動過程中在能力運用上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
2.2.2 模擬體驗法
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各項職業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但要動“口”,也要用心,還要運用多種感官。在企業文化課堂上,經常加入現實案例會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基本知識理論,加深對企業文化現象與實踐的認識。而在案例教學中,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將某個具體的情境模擬到課堂上,則更加符合現代教學理念思想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要求。例如在講到“典型企業工作流程”時,模擬一個“業務員拜訪一位曾經向企業退貨的客戶,要向其推薦新產品”的情景就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訓練學生職業能力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練習職業溝通、自我管理、解決問題、運用禮儀、營銷能力、演講與口才等多項核心能力。
再例如在教師的指導下模擬創建一個公司這樣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安排學生參與公司組建、章程寫作、人員機構安排、部門規章、設施設備建立、業務談判、業務開展、賬務處理、績效評價、指標分析等工作,使學生不僅可以從中體會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建立,還可以鍛煉創新創業能力、執行力、溝通力、團隊合作力、營銷力等各種職業能力。
2.2.3 雙語教學法
采用雙語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專業英語閱讀能力,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能力。雙語教學本身為實現核心能力中“外語應用”能力提供了可能。如果學生畢業后需要到外企工作,雙語教學就可以幫助他們很好的適應工作環境,盡快走向成功。即使學生畢業后不需要到外企工作,較好的外語溝通能力同樣能為其成功增添一件利器。
2.3 在考核檢驗中實現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提高
2.3.1 多種形式檢驗法
傳統教學中,對教學效果的考核方式多以書面作業、試卷等簡單的形式出現。而這樣的考核往往不利于充分的鍛煉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企業文化課程教學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包括“小組作業”、“演講會”、“實踐報告”、“問題解決方案”等。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如在講述“物質文化”這一知識時就可以將考核作業設置為“請各小組為某某企業設計企業文化墻,并且將該設計的組織策劃情況寫成報告,同時在課堂上進行設計理念闡述。”的任務。在這一例子中,通過多種檢驗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的檢驗學生對習得知識的理解,還能鍛煉其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演講與口才、領導力、執行力等多種職業核心能力。
2.3.2 師生共同參與檢驗法
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的成績都是由教師一人決定,不但容易有失公允,也不利于學生進行能力的鍛煉。如果采用師生共同參與的檢驗方法,就不但可以增強檢驗的有效性,還能促進師生的交流。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設計一張考評單。在進行每個教學項目考察時,小組之間的互評和教師給出的評定共同決定學生個體的成績。同時,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口述評價。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職業溝通、團隊合作、演講與口才等能力,還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真正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氛圍。
企業文化課堂教學中,在講授基本知識點的同時通過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案例可以使學生更多的理解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而通過小組討論、模擬體驗、雙語教學等方法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訓練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而通過“多種形式檢驗”和“師生共同參與檢驗”的方法就可以使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也體現核心能力的培養。總之,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理解掌握企業文化這一管理方式,也有效鍛煉了職業核心能力。為將來很好的適應企業、更早的走向成功作好了最充分的準備。
[1]崔健.企業文化課程的教學體會與啟示[J].現代企業教育,2007,(9).
[2]陳慕鴻,韓建軍,覃偉,等.高職院校開設企業文化課的思考[J].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3]蔣曉娜.淺談體驗式教學法在企業文化課程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24).
[4]魯曉蘭.角色扮演法在汽車4S企業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2,(8).
責任編輯:張隆輝
G714
A
1672-2094(2013)05-0123-03
2013-08-30
本文為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2012年度職業教育課題“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測評及培養研究”(編號:ZJJX12ZY 010)以及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研項目“《企業文化》課程開發”(編號:JYLX2012055)以及2013年科研基金項目“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編號:2013020)的階段性成果。
戚晶(1980-),女,遼寧丹東人,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素質課程組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素質教育、職業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