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倩
(青島大學,山東青島266100)
論德育在《新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與實施
寧小倩
(青島大學,山東青島266100)
《新編大學英語》教材中的課文,絕大多數有很強的思想性,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滲透提供了豐富生動的素材。通過《新編大學英語》的講授,重點培養學生對社會、家庭的責任感及高尚的情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追求真知的使命感;培養學生熱愛和平、抵制戰爭的意識;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
新編大學英語;德育滲透;與時俱進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教改時代,加強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界改革與發展的一個熱點。素質是一個人的思想和道德、知識與文化、創造與能力、身體與心理等品質和要素的綜合。在“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文件中,二十一世紀不僅要求年青一代要有廣闊的胸襟,知天下事,有較高的道德水準,而且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有較高素質。在加強素質教育過程中,德育是首位。作為傳授英語知識的大學英語教師,完全有責任和義務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發揮其德育功能,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新編大學英語》教材中的課文,絕大多數有很強的思想性,內容也翔實生動,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滲透提供了豐富生動的素材。在教學中把握其精髓,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大量德育因素并加以分析和總結,再對學生適時加以引導,使學生們在獲得語言技能的同時,在道德品質方面也受到良好的教育。《新編大學英語》對德育的滲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面向未來社會的培養目標,首要方面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每個正常的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應有其社會及家庭的責任感,盡管我們的學生還沒有建立家庭,但在社會家庭道德情操方面的培養和熏陶是十分必要的。《新編大學英語》中有不少課文內容涉及家庭生活,內容生動,不乏引人入勝之處,教師如能適時適度地給學生加以指點,必能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引起共鳴,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良好的情操。《A Good Heart To Lean On》即《善心可依》一文,從一個兒子的角度講述了一位身有殘疾的父親,勇敢樂觀地面對生活的事跡,生動地描述了父親一瘸一拐堅持上班的情景和積極樂觀、從不怨天尤人的生活態度。作者在長大以后,刻骨銘心地感受到,是瘸腿的父親幫“我”保持平衡,那是精神的平衡、人格的平衡、人生的平衡。學到此處,教師可讓學生談一談各自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之情、榜樣作用和父母的艱辛,以及自己今后該如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學生們會感到,文中的父親不僅僅是作者的父親,而是普天下所有父親的縮影。這種人性的升華,會引起學生十分強烈的共鳴,使學生們在學習英語語言、練習口語交際的同時,心靈也得到凈化,由此,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在學生們心中得到了深層次的強化。《Knock,Knock IsAnybody at Home》即《掛鑰匙的孩子》一文中,作者描述了由于家庭經濟所需或實現自我的緣由,婦女開始走出家門工作,從而社會上出現了掛鑰匙的孩子的現象,并對此進行了剖析。對于獨自在家的孩子們,作者從情感和生活態度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讓掛鑰匙的孩子感受到父母家庭和社會群體的關心和愛護。家庭成員之間要多交談、多溝通,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消除代溝、緩解矛盾,促進家庭和睦。的確,和諧穩定的社會需要每個家庭的和諧與穩定,而家庭的興旺為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編大學英語》課程所設內容,除了涉及語言知識,也揭露了西方社會一些黑暗丑陋的現象。課文《Thief》即《賊》一文,描述了一位外貌美麗無比但內心叵測的女竊賊,讀后使人感受到美國社會犯罪猖獗、人情淡漠的社會現象。課文《It’s AMugger’s Game in Manhattan》即《曼哈頓的搶劫的游戲》,向我們展示了美國社會的爾虞我詐和徹頭徹尾的“拜金主義”。資本主義的“金錢至上觀”致使貧富不均衡,導致社會犯罪現象層出不窮,人心思危。“馬丁”這位平日里安分守己的小市民,卻在整日擔心“曼哈頓下一個很可能遭搶劫的人,就是我了”。就是這樣一位無辜的人,最終淪為“資本主義拜金主義”的犧牲品,因為害怕遭搶劫,而淪為一個專門向人兜售毒品的毒販子。這是對殘酷的社會現實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無情批判和揭露。在講授這些文章時,應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對大學生中乃至社會上流行的崇洋媚外思想進行有力的鞭撻,呼吁人們在對外開放的同時,注意“揚棄”,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使學生們理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真正含義,深刻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知識經濟在興起,作為我國未來棟梁的大學生應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使命,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增強學生追求知識的動力。《新編大學英語》教材中有不少科普文章,雖然風格不盡相同,卻同樣有催人奮進的力量。《Is there A Doctor In The Body》即《人體內有醫生嗎?》一文告訴人們,人的心理對于人的疾病的治療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真正的健康是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人的心理因素及來自人體的精神力量在戰勝困難乃至疾病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內容在使學生們感到驚訝的同時,更提醒他們在保持身體健康的同時注意調節自己的心理,從而使學生在健康心理的引導下,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磨煉自己的意志,為迎接未來的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Con?sumer Behavior O f The Youth》即《年輕人的消費行為》一文分析了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這對于引導當今大學生如何理性消費,提高生活能力和參與市場經濟運作的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Aggression In HumansAnd Animals》即《人和動物的好斗性》一文,雖沒有描寫硝煙彌漫、槍林彈雨的戰爭場面,但文章指出,“在國際上敵對情緒的積累,最終會以大規模的、沒有人性的戰爭爆發出來。一個不愿意對他面前的人拔拳相向的人可能會從飛機上扔下一枚炸彈而導致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對于他來說,這些人太遙遠了已經不是人了,僅僅是數字而已。”這不僅使人回想起戰爭給無數人帶來的災難,更提醒人們,只要世界上還存在著戰爭的陰影,人們就有被戰爭的硝煙吞噬的危險。從而喚起人們對和平、自由的熱愛和向往。在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把所學內容和當前的國際形勢相聯系,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樹立全人類和平共處、反對暴力、抵制戰爭意識的必要性。
教材的內容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特征,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而詞匯則是體現這些縮影和特征的基本因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科技發展推波助瀾。新科技、新產品層出不窮,直接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新編大學英語》里,隨處可見與現實生活非常貼近的詞,如placebo安慰劑,credit card信用卡,bank card通匯通兌卡,ex?am-itis考試恐懼癥,communication network通訊網,compulsive spender購物成癖的人,conspicuous consumption炫耀性消費,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道瓊斯工業指數等,接觸這些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詞匯,使學生們不會感到與生活脫節,反而會產生更強烈的求知欲和求新欲。也更能激發學生對課外學習的興趣,加速知識的更新,從而培養他們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
綜上所述,在《新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小到例句的選擇、詞匯的運用,大到英語的專題演講,只要我們做有心人,都可以滲透德育的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育人功能。有人曾擔心德育是否會占用本已緊張的課堂時間,其實不然。學生們對此曾這樣反映,老師對課文內容的思想性分析最能吸引他們,這使他們感覺到老師的用心而沒有理由不認真學習。由此可見,利用教材除了對學生進行英語專業教學外,德育熏陶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使學生既能廣泛獲取知識,又能培養良好的社會道德、職業道德及人生觀、價值觀,促使他們成為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且身心健康的高素質人才。
(責任編輯:閆麗君)
G642.4;H319
A
1008—6153(2013)04—0157—02
2013-05-29
寧小倩(1963-),女,山東青島人,大學學歷,青島大學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公室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