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宋曉穎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北京 100070)
論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聯動機制的建立
王楊,宋曉穎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北京 100070)
在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體系雖相對獨立,但二者有較多的工作交叉,也或多或少存在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相脫節的情況。當前要建立二級學院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聯動的制度,并經過不斷探索,完善二級聯動運行的流程。
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學生工作
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與學生工作都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在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體系雖相對獨立,但二者有較多的工作交叉,也或多或少存在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相脫節的情況。教學管理工作與學生工作聯動機制的建立,對于高校二級學院管理的順利運行及育人目標的實現有積極的意義。因此要研究探索二者聯動機制建立的具體途徑和措施。
(一)各自獨立但有工作交叉
從目前各高校的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普遍地來說,高校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系統大多分屬于兩個不同的工作系統,從工作機構到工作隊伍都各自獨立。機構設置上,一般高校在學校層面設置教務處,在二級學院設置教學管理辦公室,作為校院兩級的教學管理部門;在學校層面設置學生處(學生工作部)、校團委、心理指導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在二級學院設置學生工作辦公室或分團委,作為校院兩級的學生工作部門。從工作隊伍和系統來看,教學管理系統主要由學校主管教學校領導、教務處干部、二級學院主管領導和教學秘書組成;學生工作系統主要由學校主管領導、學生處干部、校團委干部、心理指導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干部、二級學院主管領導、分團委干部、專職輔導員等組成。
因此,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與學生工作系統是各自獨立的,目前高校普遍實行校院兩級管理,管理重心下移。在二級學院的具體工作實施中,由于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的工作對象都是學生,因此在很多方面是存在工作交叉的。例如,學籍管理工作,按照工作歸口,應當歸口于教學管理,但是學籍管理的對象是學生,與學生入學教育、學生班級管理等學生工作密不可分,存在交叉。又如,學風建設通常是歸口學生工作,但是學風建設的實施實際上與教學檢查與督導、考試管理等教學管理工作也是密切相關的。
(二)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存在一定的脫節情況
由于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未能得到統籌安排,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各唱各的戲,二級學院(系部)的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好像平行線,工作模式刻板,使得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存在一定的脫節情況。
在二級學院(系部)層面,由于是基層機構且工作內容繁雜,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信息溝通不夠通暢和信息反饋不夠及時,得不到很好的統籌協調,使得很多工作存在脫節的情況。例如,畢業生就業工作,如果不與學籍管理、教學管理工作聯動的話,就無法準確了解學生能否如期畢業等信息,難以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又如,教學運行管理工作,包括組織參加各種考試、選課、畢業論文、實踐教學、學生實習、轉專業、違紀處理等教學管理工作,在具體落實時如果沒有學生工作部門和學生工作干部的支持,這些工作很難順利開展。如果在這些工作中,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未能建立聯動機制,往往會使二者之間容易產生工作職責模糊、互相推脫責任的現象,導致師生之間溝通不暢,同事之間傷和氣,工作執行不力等情況,這些因素影響二級學院及學校的整體工作和和諧氛圍,容易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一)高校二級學院管理順利運行的需要
規范管理是新時期高校管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要求。近些年,隨著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給高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二級學院作為學校各項任務的具體管理和直接執行單位,處于學校管理工作的前沿位置,是學校與教師、學生溝通的重要橋梁,承擔著重要的管理工作任務,二級學院的整體管理水平與運行效果也將直接影響高校整體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在二級學院的管理中,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分屬于不同的管理體系,但在實際運行中,無論是組織結構、工作對象、資源配置、職責分工,都會或多或少地發生交叉、重疊、脫節等不協調的現象,這些都會影響到二級學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從二級學院管理和運行的角度來看,人才培養的目標、工作協同的需要、組織職能的交融要求我們用更廣泛的視野去審視和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打破傳統的學校教育教學觀念,要求學校各“子系統”和各類成員在工作中保持最大的一致性,進而達到總體的最佳效能,要求管理部門通過有效的組織分工和組織整合,使組織結構發揮分工和協調的功能,各司其職,彼此聯系,互相依存。將教育教學的目標和戰略轉化成一定的體系和制度,運用整體性方法和手段,構建教學與學生工作整合型管理體系[1],促使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形成聯動工作系統,完成二級學院工作任務,促進二級學院工作順利運行。
(二)育人目標實現的必然要求
高等學校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務和使命。對于高校二級學院來說,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工作,雖然主體不同,工作內容也相對獨立,但是二者的工作客體都是學生,都是和學生有關的事務,工作目標都是通過管理和服務來幫助學生學習和發展,都是圍繞培養高素質人才這一共同目標來開展各項工作的。
所以,教學管理工作與學生工作在總體目標的一致性、工作對象的同一性以及二者最終績效的關聯性,在主觀和客觀上都要求這兩個工作系統在工作上要形成積極的互動關系[2]。教學管理工作與學生工作的聯動,可以使教學管理工作與學生工作緊密結合,構建立體管理結構,克服“兩張皮”現象,使教學管理工作于學生工作達到雙贏,提高管理效率,使人才培養管理體系更加科學、細致、完善,可以使學生得到系統的管理和指導,更好地完成學校整體的育人目標。
(一)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聯動制度建立
為實現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聯動,更好地完成管理運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首先應當建立和完善各種相關的制度,以保障聯動機制的建立和順利執行。鑒于當前高校二級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可以建立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制度。
學生管理工作聯席制度。定期召開學生管理聯席工作會議,二級學院教學管理系統和學生工作系統共同參加,相互通報近期主要工作,交流在學生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和問題,互相通氣,交換意見,溝通一致。在工作交叉、重疊和脫節的問題,協商分工和合作方法,協調工作方法和工作步調,實現對學生管理和學生培養工作的協調一致推進,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學生培養督導制度。對于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整體表現實行督導制,定期由輔導員、班主任、教學秘書對學生的各方面表現進行溝通和反饋,形成對學生一定時期的基本評價,對學生進行督促,必要的時候與家長進行聯系,通報情況,得到家長的支持。從學生的表現出發,要求教學管理干部與學生工作干部通過溝通和合作,共同了解學生情況,共同努力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學生評價管理干部制度。設立學生對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干部的評價制度,由學生在每個學期對管理干部進行匿名評價,評價內容為對于學生管理相關工作的工作態度、解決方法、工作能力、指導性、親和力等。對于工作推諉、扯皮等現象進行批評和懲戒,鼓勵協同、聯動、積極地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將學生對管理干部的評價與管理干部的獎金、評優、晉職晉升等相掛鉤。
日常工作聯動制度。主要通過各種信息技術,建立日常工作聯動系統,如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聯動信息平臺,學生信息管理和反饋平臺、qq群、微信群、OA系統等,有效促進日常工作信息的及時溝通和工作措施的相互聯動,協調日常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中的一些工作交叉和工作空白。
(二)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聯動運行流程
結合對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聯動制度建立的設想,根據目前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運行實際,各高校二級學院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應當建立學生管理合作辦公平臺,設置教學管理與學生工作聯動的工作運行流程。
針對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相關聯的專項工作,如學籍管理、學風管理、成績管理、學生就業、獎懲工作、思想教育等工作,應當以前期學生管理工作聯席會議溝通研討,明確具體分工和合作形式,而后由教學管理干部和學生工作干部具體落實,在落實時在合作辦公平臺公示過程和工作結果的運行流程。
針對在學生具體辦理事項時,涉及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相關聯事項時,可以試行學生管理平臺聯動辦公的模式,有條件的情況下,由學生在辦事前先在管理系統預約相關辦理事項,教學管理部門及學生工作部門在平臺內通過溝通交流、請示相關主管領導意見后,做出分工及合作工作安排,而后答復學生辦理時間及辦理方式,最后,將同類事項的處理方法和處理結果提請學生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形成慣常化的工作規則,并在學生管理合作辦公平臺公示。
[1]周霞,陳鴻,王永利。構建教學與學生工作整合型管理體系的探析[J].教育管理,2007,(12).
[2]孔偉.論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的互動關系[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責任編輯:馬銀華)
G647
A
1008—6153(2013)05—0136—02
2013-08-23
王楊(1981-),女,遼寧丹東人,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宋曉穎(1979-),女,山東臨沂人,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