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成敗和學生自身的發展。高職院校多數學生道德素質的思想主流是較好的,但也存在價值取向趨于功利化、學習動力不足、社會責任感不強、不文明、不誠信等現象。目前應從高職教育的特殊性著手,加強組織領導,創新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做好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關鍵詞]思想道德;問題;對策
思想道德素質是人才素質的核心,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關系到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成敗,也關系到每個高職學生自身的發展。所以如何加強高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就成為了高等職業院校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問題
高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除具有一般大學生的共性外,還有著自己的特點。目前,高職院校多數學生道德素質的思想主流是較好的,不過也要看到,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影響,高職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有部分學生的道德缺失現象出現,這不能不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1.缺乏自信,自卑心理較嚴重。高職學生是高招最后批次錄取的,分數錄取較低。所以學生感到低人一等,對自己缺乏信心。由于用人單位的“不認同”甚至是“歧視”,特別是公務員和大學生村官的錄用,都要求的是本科畢業生。這種做法對高職學生造成了一種心理壓力,使一些學生產生自卑心理。
2.價值取向趨于功利化。一些學生因受社會上的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影響,輕視政治和道德的修養,社會公德意識薄弱;對各種社會思潮缺乏辨別能力;缺乏正確看待問題的態度,容易以偏概全,產生偏激情緒,存在著一些模糊認識和不良的傾向。市場經濟競爭衍生出來的損人利己、惟利是圖、金錢至上以及享樂主義在學生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致使“賺大錢、當大官”成為不少學生的價值取向。
3.社會責任感不強。一部分學生養成了自私、唯我獨尊的性格。在學習生活上,缺乏協作精神,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意識和奉獻精神。
4.學習動力不足。有些學生認為高職生“低人一等”,造成了學習積極性不高。致使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報到率不高,甚至有一些同學中途退學。
5.存在不文明、不誠信現象。當下高職學生上課遲到、考試“作弊率”比較高。造成這一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誠信意識的缺失。另外,一些學生中存在說臟話、抽煙、洶酒等不文明行為。
二、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
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加強和改善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應立足職業教育的特色,堅持以學生為本,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進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努力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要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
我國高職教育是以培養生產一線實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卻忽視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深度,從而弱化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高職院校應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頭等大事,列入到學院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制度,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日常化,以提高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要建立全員、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做到黨、政、工、團多方相互配合,院、系、班三級齊抓共管,把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從而達到“全員育人”的目標,讓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2.要創新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方法
高職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應從高職教育的特殊性著手,要創新教育方法,解決新形勢下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
(1)強化社會實踐教學,用實踐激勵人。實習實訓是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環節,要切實加強學生在實習實訓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與實習實訓單位密切配合,對學生開展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學生實習實訓的重要內容列入實習實訓工作方案,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
(2)強化校園文化建設,讓校園文化陶冶人。高等職業學校要建設體現國家傳統、時代特征和職業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造就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要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技能競賽,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開展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主題教育活動,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校園文化活動之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營造良好育人環境,建設平安、健康、文明、和諧校園。
(3)網絡是提高高職院校德育實效性的一個有效途徑。強化網絡建設,用現代手段培育人。網絡對大學生產生著廣泛且深刻的影響。高職院校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通過方便、快捷的網絡,大力宣傳先進文化與黨的政策,以引導學生思想。要遵循網絡特點和網上信息傳播規律,加強網上正面宣傳,為廣大高職學生創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要密切關注網上動態,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時性、針對性。
3.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高職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水平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好的師風師德就是一本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師德不僅是對教職員工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因此,加強教職員工師德修養也應該成為高職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隊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和專業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要加強教職員工德育課培訓,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教育教學能力,尤其是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他們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處于核心位置。他們對學生的情況最為熟悉,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直接關系到班風與學風的好壞。要選拔、培養高素質的班主任、輔導員,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4.努力營造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良好社會環境
高職院校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讓枯燥、空乏的思想道德教育回歸社會,全社會共同做好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學校要與當地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創建好社區文化環境,經常開展“掃黃打非”工作,整治網絡淫穢色情等違法有害信息,建設健康、文明和諧新社區。學校當地的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對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免費開放,充分發揮德育基地的育人作用。通過組織參觀革命根據地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法,讓革命傳統滲入學生的心靈,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學校還要加強同學生家長的溝通,與家長一道開展學生思想道德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佚 名.《論高職高專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2008中國教育論文網.
[2]白 霞.高職院校心理素質教育芻議[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8.
[3]郭英華.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科技資訊,2008.
責任編輯 藍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