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影視藝術是多種藝術的綜合性體現,它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和詮釋現實生活,激發了觀眾欣賞的欲望,帶給觀眾視覺上的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好影視資源,不僅可以整合教學資源,還能夠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影視資源;意義;運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結合新課改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成為高中語文教師所努力的方向。把影視資源引入教學中,對于促進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影視資源的意義
1.引入影視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新時期,高中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不斷的拓展,僅僅靠教材中的知識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引入影視教學資源使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學內容也更加豐富起來。比如,教師在講蘇東坡的《念怒嬌·赤壁懷古》時,給學生播放一段《蘇東坡》電視劇的視頻,學生更形象地解讀了蘇東坡豪放、曠達的性格,從而更好地理解了這首詞中所蘊含的情感及意境。
2.引入影視資源,培養學習興趣
古人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整合影視資源就體現出了這一道理。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去觀看“百家講壇”等電視欄目,通過聽名家的講解,使學生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培養了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習的有效性。
3.引入影視資源,促進理解生活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現在的高中生似乎更加遠離了現實生活,這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形成了障礙。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影視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社會。
4.引入影視資料,提升綜合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影視資源,不僅僅是讓學生看看熱鬧的畫面而已,真正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欣賞形成自己的評價,提升語文綜合能力,激發內心的正能量,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當幸福來敲門》《風雨哈佛路》等影片,學生通過觀看這些經典的勵志電影,獲得了勇敢面對現實、不畏艱難、勇于進取的精神力量,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影視資源的策略
1.結合教學內容,播放影視作品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課文內容在導入、結課等環節中播放相關的影視作品片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涵。比如,教師在教授《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首先給學生播放了視頻《二泉映月》,同學們聽著這首婉悲涼的曲子,仿佛聽到了瞎子阿炳的凄慘經歷,這樣的導入首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了解了海倫·凱勒不屈服于命運的感人事跡時,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時,再為學生播放有關海倫·凱勒的電影資料,使其形象更加生動、鮮活。
2.結合學生實際,做好觀看指導
學生進入高中后,學習越來越繁重,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經過認真的挑選后,組織學生觀看一場精彩的影視作品,可以使學生心靈的疲憊得到緩解,同時,也使學生在影視作品的欣賞中,提升綜合素質。比如,教師在給學生播放《風雨哈佛路》時,講到一個出身低賤的女孩,在參觀哈佛校園時,說道:“這些人的動作舉止,為什么這么不一樣?……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個世界去。后來她終于成功了,同學們請看看這部電影的主人公為什么能成功?哪些情節讓你感動……”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觀看電影,提升了觀看的效果,之后,教師又和學生一起交流看法,提升了學生對于人生、命運、成功的認識。最后,再讓學生去寫影評和觀后感,又給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訓練機會。
3.聯系學生生活,引入影視資源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影視資源,需要教師關注的是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結合,因為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影視作品,很難使學生產生觀看的興趣,同時還要密切結合課文內容,旨在促進學生理解課文更深刻的內涵,比如,教師在教授《我與地壇》這篇課文后,組織學生觀看了《士兵突圍》,二者主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講述了人應該如何對待逆境和殘酷的現實,通過學生的對比分析,學生在欣賞《我與地壇》中所體現出來的樂觀精神的同時,“不拋棄,不放棄”的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深深感染了學生們,成為了他們學習中的指南。
在目前影視佳作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恰當地引入影視資源,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領域得到擴展,在欣賞的過程中獲取精神的養料,提升審美能力和語文素養,同時,這也是落實新課改理念,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教學策略。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