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物理課程標準》滲透著情感目標的教學與研究,關注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物理的影響。因此,教師要關注情感目標的教學,分析探討初中物理情感目標教學的層次性,把握學生的情感發展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中學物理;情感目標教學;研究與探索
初中物理數學目標,包括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兩方面。相對而言,對認知目標的研究,已經較為深刻,而對情感目標的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即便如此,很多物理教學工作者,已經很關注情感目標的重要意義,很關注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物理的影響:情感目標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它的層次性。
一、教育目標的情感層次分析
《教育目標分類學》(克拉斯沃爾、布盧姆和馬西亞編著)把教育目標情感領域內化層次分為接受、反應、估價、組織、性格化五個層次,其中性格化是組織的系統化形成科學系統人生觀,它是個較長期的目標。作為中學教育來說,情感目標只需也只能達到前面五個層次。結合中學物理學科教學分析,中學物理情感目標可分為興趣、愛好、追求、思想四個層次。這里只擇興趣和思想兩個層次作簡要探索。
1.興趣。初中生學習物理,首先要培養的一種情感就是學生愿意接受物理知識,即我們常說的對物理知識有興趣。興趣是最初的情感,須有外界的刺激后才會產生,這就要求通過物理實驗、物理知識講授等進行刺激。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行為中判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程度。一是當教師演示實驗時是否會集中精力去觀察。二是如果桌面上有幾本自然科學的課外書籍,是否首先會挑選有關物理知識的書籍。
2.思想。初中生追求物理知識活動中,會產生一些零散的價值觀念,如講究實際、開拓創新、唯物辯證等。這些零散的價值觀念,逐漸集合成一種穩定的概念化了的觀念,學生將會根據這些價值觀念,去判斷其他(包括與物理無關)的活動、事件的價值,進而去執行。
二、情感目標教學的對應分析
《教育目標分類學》指出:“每個情感行為都有著某性質的認識行為與其對應,反過來也是如此。一個領域的某一目標可以在對應領域內找到其對應者……每個領域有時都可以作為達到另一領域的手段。”這個結論可以稱之為“目標對應原理”。根據對應原理,中學物理教學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可以相互對應。
1.情感目標教學的第一層次是興趣。分析識別教學的特點,要達到比較好的記憶效果,教學方法上是讓學生對識記內容感興趣,對物理知識產生興趣,對知識內容表現出關心、注意和愿意接受。所以,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在認知方面達到識記目標,同時在情感方面,學生應該是愉快的,對物理知識表現出興趣,而不是單調乏味的。
2.情感目標教學的另一個層次是思想。(1)收斂思維的第一表現情感上在于,培養學生具有“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自然辯證法思想,也包括“以事實為根據”的思想;第二表現情感上在于,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主義”“熱愛美好生活”的思想;第三表現情感上在于,培養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要有嚴謹作風”的思想。(2)發散思維的第一表現情感上在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要勇于探索,開拓進取”的思想;第二表現情感上在于,培養學生具有“事物的對立統一性”的思想;第三表現情感上在于,培養學生具有“事物是互相聯系”“事物有規律”的思想;第四表現情感上在于,培養學生具有“現代社會集體協作精神很重要”“為他人服務,他人為我服務”的思想。
初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認識水平上升到綜合能力,情感上則升華到具有較成熟的思想性,這種成熟的思想將指導他們的學習、生活與工作。
初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活動中,情感的發展過程是:在物理知識的刺激下,產生興趣;在對物理知識感興趣的基礎上,愿意得到更多的物理知識,產生愛好;愛好的穩定和堅定,表現出追求;追求物理知識過程中形成對物理和其他事物思想觀念。弄清學生情感的發展層次,能較有針對性地實施情感教育,這是中學物理教學工作的責任和使命。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