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始終是教師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作為教學實踐者,選擇什么樣的方法,要看是否適合這個學科,是否適合教師的個性,是否適合學生的特點,是否適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這個資源豐富的時代,選擇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教師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的過程,是提升教師判斷能力、辨析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過程,也就是提高自己整體素養的過程。
[關鍵詞]課堂效率;教學方法 ;堂堂清
任教十幾年,總有一些教學問題常繞不解,前段時間興起學習洋思“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每堂課只講8分鐘;還有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模式。但無論是哪一種模式,總覺得有些夸張作秀的成分在里面。很顯然,沒有一種模式是萬能的,任何一種模式都不可能成為教師的“操作手冊”,要不然早就推廣了,因為教學既是技術,更是藝術,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是不可復制的,這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終點。任何方法都必須落地生根,任何方法都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符合學生的天性和認知發展規律這一理念。一堂課45分鐘,如何處理好這45分鐘是每個負責任的教師課前必須思考的問題,然而,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要做什么,教師要做什么,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已經習慣于把課堂抓在自己手里的我們,每節課都要面對這個問題,如何提高課堂效果?
一、教學設計重點應放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與學的互動上
教與學是不可分割的,一堂課既不能單純地“教”,也不能純粹地“學”,而是“教與學如何在課堂上互動生成”,是在教師和學生雙邊互動中生成的。課堂是動態的,必然會生成很多我們在教案中無法預設的問題、答案和各種意外的事件,所以教師備課不要局限于教什么、怎么教和學生學什么、怎么學,而是應多考慮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教與學如何互動生成,這是一個整體,任何一堂把教與學分開的課,都不應是一堂優質課。
二、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
堅持學生已經會的、學生能自學的、講了學生都聽不懂的三不講原則,充分相信學生就要堅信學生潛力無窮,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學生能夠完成的事讓學生自己做;學生不能夠完成的事設置臺階指導幫助學生自己做。如果教師講課只顧自己津津有味,不顧來自于學生一方的反饋信息,教師與學生的思維不能同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毫無思考理解的余地,這樣不是聽不懂,便是囫圇吞棗。要把提問權、質疑權、評價權和總結權還給學生。
三、小組合作學習不要流于形式
和周圍的同事交流,大家都有一種體會,其實絕大部分教師只有在上公開課的時候再會用到小組合作學習,且都是流于行式,因為課堂評價中往往要求要有這一環節,真正有質量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并不多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于細節上有諸多的缺失。
1.小組合作既是合作意識的培養,更是合作能力和合作習慣的訓練,所以各小組要有合作前的分工和規則,做到小組成員中人人都要有事干,弱者先說,強者補充概括小結。
2.小組代表發言時應該是代表整個小組的觀點,而不是個人意見,個人觀點無需小組合作,隨時隨地可以表達。
3.小組搭配既可以按學習能力強的在一組,弱的放在一組,也可以強弱搭配。關鍵是教師要充分利用差異資源,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的情況對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根據分組的原則對不同的小組提不同層次的問題。同時可以讓成功的小組在全班介紹成功的合作經驗,使人人受益。
四、要精選典型課堂練習題目,不要搞題海戰術
課堂教學應注意講練結合,通過恰當的課堂練習,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這也是訓練學生解題的規范性和實施教學反饋的一種好方法。在課堂練習的選用上一定要注意練習題的分量,要有針對性、啟發性。判斷練習量是否恰當,不要簡單地看學生做了多少道題,對了多少道題;而是要看他們學到了什么方法,會解決什么問題,多少問題??捎锌蔁o的機械重復練習,以及盲目的大量練習,是浪費學習時間,徒耗學生精力的無效勞動。
五、 真正做到堂堂清
有些鄉村教師的周課時多,或一些城鎮教師喜歡占用其他綜合科目的課來上他們認為的語、數、英主要科目,長期以來,形成了每堂課都完成不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造成堤內損失堤外補的現象,使課堂教學效率大打折扣。這通常是沒有認真備課、不了解學生、不了解教材、不了解教學內容上下間的聯系和教師課堂組織能力差等因素造成的。教師要堅決克服課堂效率觀念淡薄,上課不計算時間成本,課堂時間浪費,通過擠占大量課外時間提高質量的做法。
六、教師要及時批改課堂作業
不要只布置不檢查反饋,每次作業,尤其是測驗考試,教師都必須事先做過,教師的用時應是優生的40%-60%,題目要精選,作業量要嚴格控制。教師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要有記錄和分析,每個學生一本賬,指導學生每次測驗的試卷不要丟掉,每人準備好一本錯題集,從中了解對知識點掌握情況和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及時講評并有針對性地采取補救措施。要求重做的作業,也必須給予批改。不要光打雷不下雨,每堂課前可以花5分鐘左右的時間講授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