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正值青春發育期,有其獨特的心理、生理特征,常表現為: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緒的波動性較大、意志力與自信心不夠穩定等,這些因素都會抑制機體潛能的發揮。作為體育訓練隊,要學好體育運動技能,充分發揮運動水平,取得優良的比賽成績,不僅要有運動技術訓練,而且要有適應技術訓練和比賽的心理訓練。教師在對學生身體訓練的同時并輔之以有效的心理訓練,正確地引導、教育他們克服困難,保持良好心態,自覺積極地投入體育訓練、競賽中,以全面提高田徑運動員的運動技術、戰術心理水平和運動成績。
[關鍵詞]體育特長生;田徑運動;心理訓練
心理訓練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來使運動員或學生形成良好心理狀態的過程。美國一位游泳教練認為:作為一個現代教練員,必須同時是一個心理學家、生理學家和生物力學家,但首先應是一個心理學家。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旨在幫助學生在體育訓練中能集中精神、穩定情緒、樹立信心,達到提高運動成績為目的。
一、引導學生從積極角度來認知遇到的問題
心理學中的認知療法是根據人的認知過程,影響其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對象的不良認知,從而矯正并適應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在訓練中,作為教練,當發現學生出現訓練時不投入、懈怠、懶散等現象,或在組織比賽時察覺學生出現賽前的不自信,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時,我們經常會通過主動找學生交流,通過認知調整的方式,使學生明確訓練比賽的動機。培養和激勵學生正確的訓練、比賽動機,充分調動他們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教練員與學生接觸較多,交流也方便,故應起到主導作用。在日常訓練學習工作中,教練員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通過言傳身教,啟發誘導來激發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和思想,樹立遠大目標和崇高的理想和為學校、班級爭光的意識和精神,從而產生訓練動力,樹立自信心。
二、 訓練中加強心理表象訓練
學者研究指出:應當重視學生或運動員的運動智能發展問題,特別是運動員的操作思維的發展問題,為提高運動員的智力活動水平,加強運動知覺、表象和思維在運動技能形成中作用。運動技術的學習,不單是對肌肉活動的訓練,而且是對大腦活動,包括對大腦的心理機能的訓練,人的心理活動對運動技術的形成起著調節的作用,越是高級運動員,技術動作越是復雜,這種作用越大。目前國內外的體育訓練運動隊廣泛采用回憶技術動作的心理訓練方法,回憶運動技術動作,形成清楚的運動形象和概念,從而提高運動技術動作的質量。
三、指導學生學會心理放松技術
放松訓練是以一定的暗示語集中注意,調節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從而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的方法。放松訓練可以有效地緩解運動員精神的過度緊張和焦慮狀態,調節情緒,穩定心理過程,以保證技術水平的正常發揮。放松訓練可以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的調節支配機能,提高人的內部感覺的敏銳性和內在表象的清晰度,放松訓練有利于更快地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同時放松訓練對于運動訓練的恢復過程也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研究證明,在大運動量訓練后,做5分鐘的放松訓練,對生理、心理功能的恢復效果,幾乎和1小時的自然睡眠或傳統的恢復手段相同。
四、加強賽前的模擬訓練
模擬訓練是針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進行模擬實踐練習,其目的是為了運動員參加比賽做好適應性準備。這種訓練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運動員對比賽的適應能力,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定型結構,以便使技術、戰術在千變萬化的情況下得以正常發揮。研究證明,這樣能促進學生比賽期間的心理協調能力。模擬訓練分為實景模擬和語言圖像模擬。實景模擬是設置比賽的情景和條件對運動員進行訓練,包括模擬對手的技術、戰術、模擬比賽天氣場地、模擬觀眾行為或裁判處罰等;語言圖像模擬是利用語言或圖像描述比賽的情景,想象比賽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和自己的策略,以便使運動員對比賽情景形成先期適應。
五、增強學生信心的訓練技術
信心是學生進行訓練、比賽的內部力量,信心的大小直接關系到訓練、比賽的結果,也關系著運動員訓練、比賽的整個精神狀態。一個能正確估計形勢和自身技術力量的運動員,總是對每次的訓練持積極的態度,對取得比賽的勝利始終充滿信心。雖然信心的大小不是取得比賽勝利的唯一心理因素,但它是決定性的因素,是推動比賽進行和調動自身各種潛在力量的心理基礎。因此,建立運動員的信心就成為心理訓練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在運動訓練采用下列方法來培養學生和運動員的信心:第一,進行訓練前的賽前動員,通過分析使運動員認識訓練、比賽的意義、動機和有利條件,從而確立勝利的信心。第二,增強信心的自我回憶訓練。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