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開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越來越受到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教師可以從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創設寬松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美好情感;充分利用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情緒體驗三方面來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成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關鍵詞]高中美術;情感;體驗;能力
一、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學生審美能力,針對一幅作品,學生要理解它,領悟其中的意蘊,才能深深體味其中所蘊涵的豐富情感。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發現美術作品中最突出、最感人的美之所在,并能夠對美術作品做出生動、深刻的分析,激發學生對作品的興趣,通過對作品的欣賞產生豐富的想象,在對作品的深入解讀中與作品對話,產生情感的交流,打動心靈,提升美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在欣賞著名現代美術家的作品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領悟作品的精神世界和審美內涵,例如,中國畫大師齊白石筆下的花鳥草蟲及山水人物,無不傳達出一種生命的智慧及生活的哲理。徐悲鴻筆下千姿百態的馬最能表達出他的個性及思想感情……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了,才能張開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美、欣賞美、理解美,形成強烈的審美情感,激發創作的激情。
二、創設寬松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美好情感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展開自由的想象,感受美術學習的愉悅,增強美好的情感,實現高中美術教學的目標。學生在這種自己喜歡的學習氛圍中,可以暢所欲言,與教師實現有效的互動,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感體驗給予充分的理解、肯定與鼓勵,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思維。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關鍵是教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學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在教學中通過學生喜歡的態度和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美好的情感。
例如,在欣賞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時,教師可以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多種方式去搜集和整理與《蒙娜麗莎》有關的資料,從中去感受其藝術特點和藝術風格,并形成自己的認識,然后教師創設一個民主、公平、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就這幅畫作出講評,開展小組討論讓學生在一個自由的空間中,以放松的心態來解讀美術之美,汲取美術的養料。
三、充分利用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情緒體驗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場合下產生,因此,在高中美術教育中通過真實、生動的情景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實現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目的。教師要充分運用好與學生最接近的校園生活,并由此拓展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在校園生活中,大型的校慶活動宣傳欄、各種晚會等,都可以作為教師教學情景,從中挖掘出情感教育的題材。作為美術教師,要具有一雙發現生活中的“教材”的眼睛,善于引導學生關注國事、天下事,抓住具有正面教育意義的內容,喚起學生的情感,在美術教學中由此滲透情感教育。
例如,莫言于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引起了舉世關注,諾貝爾委員會給其的頒獎詞為: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泵鎸@樣一件具有強烈轟動效應的事件,可以動員學生為莫言獲獎創作一幅海報,為莫言某一部作品畫一幅插圖,這樣的教學形式將美術教育和情感教育很好地聯系到一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可以充分運用祖國的傳統節日,讓學生參與美術實踐活動,在提升美術綜合能力的同時,獲得情感教育。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很多,如何提升其有效性,有待于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靈活的運用和把握。在高中階段,學生要面臨高考的到來,學習壓力加大,美術教學能否實現教學目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責任編輯 王凌燕